请稍候,载入中。。。
 
 
拓展的边界
[ 2016/10/26 16:31:00 | By: 瓜哥 ]
 

拓展的边界

评詹老师的公开课

 

詹老师是我拍档多年的好兄弟,他的课一向是我学习观摩的对象。詹老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非常出色,对学生的调动和情绪调控微妙而妥帖。这一节课也充分展现了他的教学风格,即小组合作,师生碰撞,学生主体,气氛热烈。对此,教务处伍建兴老师也是赞赏有加。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勇于且乐于展现自我,民主而宽松,自由而和谐。看似老师没干什么,不怎么出彩,但用心与着力在不经意处,是无招胜有招的大师功力,以我目力所及,至少在海珠区内,少有人比。

昨天,詹老师上的课是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课后有老师有疑惑,这一课其实只要抓住“山中人”的身份,抓住“深趣”这一关键词展开即可,为什么这一节课似乎真正触及文本的机会很少?我理解,像这么短的一篇课文,詹老师安排了两课时,说明上一节课基本就解决了大家关心的文本内容的问题,而我们所听到的第二课时,其实是老师对教材的定位与理解,是老师煞费苦心之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选修教材“唐宋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詹老师没有把它当作普通的文言文来教,而是立足于让学生体会古代散文的特点,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语言魅力,很显然是准确地把握了选修文本的性质。

不过,听课时我还是产生了一些困惑,提出来向詹老师请教,也就教于各位同行。

本课上,詹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王维诗文的特色(似乎漏掉了“写景”二字)是如何形成的?王维该不该邀请正在温习经书的裴秀才?我统计了一下,基本上每个问题耗时20分钟,这个应该是本课的教学任务了吧。但,第一个问题明显有点难度,以单篇窥全豹,本就不科学,君知其难也,即使结合以前所学的《山居秋暝》,即使老师提示要用分解要点的科学思维法,学生仍然难以回答,詹老师提供的答案要点,学生基本上只能略略提及,更何况答案设计欠科学,王维的禅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恐怕连意会都有些困难,更何况精细科学的罗列呢。更何况,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使我们对自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亲近,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总会使我们中国人产生莫名的亲切与温暖,这种文化基因本就无法表达。顺便说一句,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恕我孤陋,我还没见过谁把其中的禅意讲清楚呢!听课时,我反复阅读全文,体会不出,只好老实承认自己并非王维眼中的“天机清妙”,就是一大俗人,无法将实景转化为虚境。学生答不出,实在也没什么。

至于第二个问题,课堂气氛的确活跃,也产生了好多思维的火花,但我对这个问题本身着实不解。教学设计中说:“裴秀才一直没有考中进士,这间接说明他其实也不是真正禄蠹之人,否则早已如愿。”对此,我不敢苟同,逻辑完全不对嘛。其次,这个问题本就超出了语文的范围,是否适合拿来讨论本就存疑。这种价值观的讨论,都对又都不完全对,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陶潜的弃官归隐,不也同样难逃“消极逃避”之议吗?个人选择,本就是社会多元的证明,参差百态,本就是生活魅力的本源,尊重即可。因此,对他人的选择,最好不要妄议是非。最后,詹老师举出席勒“美在游戏”的名言,我倒觉得是一个很有深意的话题,但游戏究竟是什么,意义何在,老师没有展开,反倒留下了遗憾。我觉得对应到王维身上,游戏就是观赏大自然的美丽,感受生命的蓬勃与朝气,并进而充盈我们自己的生命与情感,是对生命纯功利目的的断然否定。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想起李老师曾写过《语文的边界》,提议我们语文老师要有自己的学科尊严,我借来一用。语文课的乐趣之一当然是文本内容的拓展,但拓展亦有边界,要体现我们的学科价值,体现老师的专业精神和教学思想。比如这一课,拓展当然离不开文本,还是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多感受,让来自远古的清新之风荡涤我们的灵魂。即使拓展,还是紧扣“山水之于中国人”这一专题吧,这样更符合学理与逻辑。至于究竟如何拓展,我也不甚了了,更请大家赐教。

 
 
  • 标签:评课 教研 文言文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