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21/1/18 18:40:00
>>揭开学校生涯辅导教育的面纱

揭开学校生涯辅导教育的面纱

——青少年生涯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学习心得

                                 

     一连四天浸泡在青少年生涯辅导教师高级班课程里,老师们的精湛授课技艺和深厚理论知识功底让我印象深刻。回看自己写满的12页笔记,每一页都值得仔细琢磨和理解消化。

结合笔记我给自己的四天学习历程进行了有如看电影般的情节回溯,发现老师们每个主题内容设置合乎我们现时工作需求,对实操上的重点提示也切中我们的工作盲点,对正从事心理-生涯教育专职工作的我,如同一场及时雨露,浇灌至心田,润泽了心灵。下面谈谈几点学习心得。

     一、生涯教育课程设计的要点,提醒我全面考虑初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特色运用。

设计一节生涯教育课程主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内容次序。青少年生涯课程设计的三部曲是探索认识自我、了解学校和职业环境,以及培养目标与决策能力。我们可以随着对象不同有所侧重地开展教学主题,但先后次序不能改变。2、自我探索板块必做主题是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因为这几个自我信息与未来方向定位、目前学习动力等紧密相关。3、依对象决定教学深度。因小学生单线思维,拉升点适应放在外延(让他从爱好兴趣交友等方面喜欢自己),初中生14岁以后认知能力具象化发展,教学开始要向内拉伸。所以初二以前,用梦想和爱好代替学科职业话题; 但初二以后的生涯教育课程教师一定要讲职业兴趣,与密切学科关联起来 。4、体验式学习重在教师解说。课前5分钟如何激发学生好奇心?何种分组策略最适宜当下群体?选用音乐、故事还是视频营造情景?体验式学习的游戏活动如何选取?教师怎么开场,如何解说是最考验技巧的部分。由于我在工作中一直开展的心育课程就以体验式学习为主,非常认可盛老师强调的重要性,但现场活动展示过后,我从老师的解说里学习到,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验式学习重在引导与解说的步骤,我还需要在课堂放慢脚步,在同学分享上稍作停留,留给学生足够时间阐释自己的想法,发现不同点通过解说引导大家观察反思自身——这才是课堂上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时刻。

 

     二、新高考的政策与报考知识:全面而细致,让我手握一把实用的教学板斧。

新高考政策、中国大学和专业全方位解读,以及学生志愿填报流程和咨询的体验,数据、名词、逻辑、理性一拥而上,让长期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我又再一次重温了还没有同化的旧知,更新了脑回路同时增加了关于高考志愿填报和大学/专业信息的相关神经突触。以专业教师的心态,我在杨伟力老师严谨细致耐心的讲授中,不断联结现实初中教学和学生需求,多次出现“如何将课堂知识灵活运用到师生生涯教育、宣传活动上”的点子。尤其是现场模拟高考志愿填报和高考志愿一对一咨询,通过亲身扮演志愿填报咨询师,结合心理咨询的经验给对方学员指导她当的初高考志愿填报,提示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给出学员连连认可的建议。经过亲身示范的活动体验后,我们都高度认同高考志愿填报前接受专业人员一对一咨询辅导的价值与意义。所以,高级班的课程设计真的是针对性强、实操性强,如果学员有一线相关工作的积累,那在课堂上的收益将是翻倍的。

 

     三、生涯发展辅导理念: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温暖而有力的工作信念,支持我们坚信推广中学生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光辉使命,让工作更有动力和愿景。

     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做生涯发展辅导?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当初那只能跳身高一百倍高的跳蚤,但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被贴上了各种标签(那些影响我们积极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念和希望的他我认识,如坏孩子,笨蛋,懒,等),使得他们的生命力和感受性钝化。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类至少有八种不同的智能。而以考定高下、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制度下,学生得以施展自身能力的平台显然不够,自然而然,成长环境限制了他们对自己的客观认识。生涯辅导教师要做的,是把玻璃盖(贴在身上的标签)拿掉,“唤醒”他们内心的“种子”。从事这份工作只需要秉持一个信念:凡有裂缝,必有光照进来——相信总能找到孩子的一种能力,把光带进去。接下来,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每一个学生发展性问题的辅导,家庭问题的辅导,当我们着眼于这个工作目标进行深入,发现问题变得没有那么难了,理解就是问题解决的曙光。所以生涯发展教师无论是做个体辅导,团体辅导,还是从事课堂教学,只要理念正确,学生就会因你的工作而被带出希望,带出光。生涯教育,本质上可以说就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看待学生的发展。正如赵老师所说,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教育,一定不会把学生教坏。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我们采用的工作手法是正确的,安全的和适宜的。在这里,我又会想到学校教师的后续教育培训上。如果每一位班主任教师,对待学生的问题,都能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待,看到学生的问题-裂缝,恰是可以带进光的地方。当学校的在读学生,不再因学习成绩或品格表现被分为三六五等,学生将充满幸福感。

     知识在手中,践行在前方。四天的学习充电虽有限,但若能给到一个学校心理、生涯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的机会,那将是有价值的学习。希望我们能让学习效果从课堂继续延伸下去,回馈自身工作与发展。

sukisand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生涯规划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sukisand/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