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域因素 在中国的版图上,黑龙江省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鹅,哈尔滨市就是在这只天鹅的项,人们赞美她是天鹅项下的珍珠,哈尔滨具有辽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资源,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从事自然经济的生产劳动,必然在哈尔滨人的性格形成上打上强烈的印记。又由于哈尔滨地处内陆,对外的交流和开放程度较沿海地区有一定差异,所以剩余产品不能作为商品对外销售,且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能接触到外人的机会很少,所以在待人接物上形成了大方、好客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另一方面则是粗疏而不精细,贪大求奢,没有成本和商品观念,在能源消耗上过度浪费。所以留下哈尔滨人的那种不精细、浪费的陋习。又如在小农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由于生存环境相对宽松,哈尔滨人不必像其它地区人那样必须付出艰辛劳动才能生存,长此以往,吃苦、拼搏的精神也大为下降,因而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劳务市场被外地人占领了。慢慢的也就养成了懒惰的陋习。 2、移民因素 (1)国内移民 哈尔滨人口移民主要来自山东西部以及华北贫困地区,大量涌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明的同时,也把他们来自不同地区的生活习俗(当然也包括陋习)传到了哈尔滨。这其中尤其是以山东人居多,问起哈尔滨人的祖籍,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山东。山东文化也叫齐鲁文化,哈尔滨市人口中有将近半数是山东移民及后裔。山东文化在哈尔滨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影响很广泛很深远,从哈尔滨人衣食住行到风俗习惯,到处可以看到山东文化的影子。比如说以饮食为例,山东大煎饼、小葱沾大酱都是典型的山东饮食,在早期哈尔滨人的家庭餐桌上到处可见现在也是不少人家所喜欢的。特别是山东人那种豪爽、易冲动的性格,已构成哈尔滨性格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豪爽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这种性格也是有着它自身的负面影响,从文化学角度上讲,它往往可能导致对事物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易受主观情绪影响。这种性格极容易滋生“尚武”这一陋习,如果这种性格表现在生活领域可能会导致“浪费”的陋习;如果表现在行政执法领域可能会出现办事简单、粗暴等陋习。 (2)国外移民 哈尔滨市曾经生活过俄国人、日本人、犹太人,所以哈尔滨人的一些生活习性也无一例外的受到了这些国家、民族的影响。其中对哈尔滨人影响最大的应属俄罗斯人。首先是俄罗斯式的建筑在哈尔滨的城市中随处可见,为此哈尔滨有“东方莫斯科”的称号。其次,语言文化上的影响。比如把面包比做“列巴”、“塞克”,清凉饮料称为“格瓦斯”,水龙头称之为“戈兰”、连衣群称之为“布拉吉”、监狱称之为“巴篱子”,这些都是俄国的外来语。此外一些前苏联时期的歌曲、文学都对哈尔滨市民的文化性格构成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一方面打破哈尔滨原来的封闭性,接受了一些先进的思想,另一方面受俄罗斯人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陋习。比如说,“嗜酒”可以说是哈尔滨市的一大特色,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喝酒。在树阴下、街道边,甚至是下象棋的人群中,你都可以看见几个拎着啤酒瓶子的人。哈尔滨人能喝酒固然和其寒冷的天气有关(喝酒可生热、取暖),但是这更与早期俄国人大量涌入哈尔滨,把俄国人那种能喝酒、喝烈酒的习俗引入哈尔滨息息相关的。所以说,哈尔滨人喝大酒的陋习是与俄罗斯人的影响分不开的。 3、体制因素 由于哈尔滨是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也是最早进入计划经济阵地,最晚退出计划经济模式的大城市,所以,哈尔滨人在思想观念上“左”和“旧”的东西还比较多,现代的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效益意识比较淡薄,体现时代要求的创新精神、敢闯敢冒精神、变革精神等明显不足,这恐怕也是哈尔滨人产生懒惰思想的一个原因。由于我市的市场发育缓慢,对外的商品交流、信息交流、人员交流、思想文化交流相对滞后,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把握,在性格特征上正面因素和反面特征同时并存,所以哈尔滨人的这种粗犷、大气的性格容易引发“浪费”的陋习,而重义则容易引发感情用事,进而导致“尚武”的陋习。凡此等等,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对外形象,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文化因素 这里我们所说的“文化因素”是指影响哈尔滨人文化性格的特质,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哈尔滨作为一个近代城市,其城市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比,谈不上悠久。但也就是这不算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哈尔滨所特有的文化,这文化已溶入了我们的血液,我们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受其影响。哈尔滨人自身的性格是在其自身的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哈尔滨人的陋习行为也理所当然地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陋习”的载体是人,而人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都是受其内在的价值观、道德观所规范的。可以说陋习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从文化这一角度去解决哈尔滨人所特有的陋习行为,就必须了解哈尔滨人的文化特质。那么哈尔滨人的文化特质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黑土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哈尔滨人的文化特质是在哈尔滨这块土地上特有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中形成的。也就是说是由哈尔滨的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决定的,正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以,当前我们的重点就是解决好物质和意识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问题。著名文化学家奥格本在《社会变迁》一书中,把广义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适应文化,后者是指人类运用或适应各种物质文化的方法和方式,包括惯例、风俗、信仰、哲学、法律等等。他认为,在大多数情形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物质文化的变迁总是先于和快于适应文化的变迁。奥格本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应当依据变化速度的不同,对于社会或文化的各部分给与不同的注意力,以求得各部分的协调同步变迁。以哈尔滨为例,哈尔滨的经济近几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一些人口袋里也鼓了起来,人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能否与时俱进,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摒弃原有的“陋习”,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是部分市民缺乏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没有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作为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应有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二是法治观念不强。不少市民不了解、不理解《道路交通法》,认为乱穿马路不构成违法。三是执法管理难度大。有些市民不服管理,认为交警对乱穿马路的执法是小题大做,还有些市民为违法者说情开脱,由此加大了管理成本和难度,影响了执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