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古诗鉴赏——形象与意境
[ 2011/12/30 16:41:00 | By: zhanbaoshengli ]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 主要有哪些?
请你来说说!意象类别
1、植物类
2、动物类
3、乐器类
4、自然类
5、送别场所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在古诗中一般是作为表达什么的意象出现的? 本诗中,“乱”“倚”(势)“狂”可以看出诗人对柳的态度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黍离
《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杜鹃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
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孤雁又名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音乐曲调
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五、送别场所
 南浦与长亭(借代)

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凭轩”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
辛弃疾: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问题:分析诗中画眉鸟的意象。
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的飞翔、无拘无束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己的形象写照。

谈谈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2、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 (1)运用什么手法, (2)抓住什么意象(形成和谐画面) (3)营造什么意境(气氛、氛围) (4)表达什么情感。 3、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孤寂、凄凉、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安谧娴静、苍凉雄浑、旷远等。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诗歌题材(下节课学习)
征战戍边诗
离愁别绪诗
山水田园诗
怀古伤今诗
感时伤事诗

(一)山水田园诗
特点:①以描写为主(包括写景、写人、写场景,常用“白描”的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②景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山水田园诗中的思想情感类型:
①对现实不满,寄情山水。(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②流露隐逸避世之情。(烘托渲染,借景抒情)
③寄寓诗人生活的感悟。(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④表明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景致淡雅)
⑤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景物色彩亮丽)
(二)边塞军旅诗
特点:①描写景物(虚实结合,场面宏大,意境开阔)
②借景抒情(往往情感复杂,有豪情,也有怨恨)
思想内容分类:
①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②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和豪情。
③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④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⑤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⑥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三)伤别离情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如怀亲、思乡、念友等。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四)咏怀类/怀古诗
特点: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手法:对比、比兴、象征、联想等。
情感特征:情感上多体现为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身处逆境时的豁达。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书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如李白的《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等等。
讽喻类。
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咏史类。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丈原》等,均为名篇。
咏物类。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
古诗鉴赏形象与意境——詹保胜.ppt

 
 
  • 标签:形象 意象 意境 技巧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