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高三学生集体“打吊瓶”的新闻与比较阅读
[ 2012/5/9 16:29:00 | By: 瓜哥 ]
 

高三学生集体“打吊瓶”的新闻

 

这个时代,谁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焦点,用业内权威人士的话来说,就是谁都是主角。这一次,是高考大省湖北,一所普通的高中,不是省重点孝感高中,通过微博图片,我们发现孩子们直接就把课室变成了医院输液室,只有桌子上一堆堆的书本资料告诉我们他们是学生,全世界最辛苦的学生,高三冲刺学生。

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事,这种场景,我一点都不陌生,甚至还有些残忍的麻木。只是微博这么一宣传,不禁让我感慨唏嘘,十多年过去了,情况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有改变。白岩松说过,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官二代吗?是的,高考就是一切,尤其对于出生在农村或者平民家庭的孩子。在社会越来越板结化的今天,为搏一个名校,我们耗费的岂止青春,甚至还有生命!我们的生存状况永远只能这么惨烈吗?

只是我担心,这件事网上一热,高考制度什么的估计一点动摇也不会有,但是考试的氨基酸补贴估计就没了。这不,湖北省已经开始调查了……

 

附:比较阅读三篇

教育“出栏数”催生的怪胎

 

   远看像医院,近看似课堂,这情景发生在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据《武汉晚报》报道,在50多人的教室里,近半数的学生打着吊瓶上晚自习!

    专家告诉我们,打氨基酸是愚蠢的,因为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随意注射氨基酸可能造成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脏、肾脏负担,绝对有害无益。此外,静脉注射本身也有风险,可能会出现发冷、寒战、发热,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学校将这种可能对人身健康有影响的注射液当做能增强体质、补充能量的营养液,给学生注射,本身是不尊重科学的愚蠢做法。

    更愚蠢的是,学校是将学生当做正在出栏的猪,为了达到能考上大学、提高升学率这个出栏数,他们不惜用一切手段,让学生催长,所谓的增强体质、补充能量,换个说法不过是,让学生能更有精力甚至是透支去参加高考,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升学率。

    令人诧异的是,不仅是学校,甚至家长也充当了让学生尽快出栏而注射氨基酸的帮凶。报道说,注射氨基酸,前提必须是学生和家长自愿。这话的题外之义是,为了能让孩子考到大学,能在起跑线上超过其他人,家长也愿意借助药物来增强体质、补充能量,不惜拔苗助长。正是学校与家长的合谋,才上演了一场在教室打吊瓶的大戏。

    为了帮助猪尽快生长,我们不惜搞瘦肉精、不惜注射营养素;为了让大米尽快生长,我们过度使用农药;为了让学生能精力更充沛地完成升学率,我们不惜注射氨基酸。至于吃了瘦肉精、过度使用农药的大米会给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注射了氨基酸的学生考上大学后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都不是某些人考虑范围。

    当人本身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时,将会有多么可怕。在一些地方,不惜践踏人权去进行所谓的打黑,为了城市的光鲜,不惜蹂躏升斗小民的生存权,为了官员政绩,不惜野蛮强拆,让公民自焚。而在学校,不尊重人,不以学生为本位,不改变升学率的指挥棒,类似吊瓶班的荒诞戏将不断地上演。

 

 

 

最该“打吊瓶”的是高考制度

日前,一组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同学集体在教室打吊瓶的图片引发关注。图片显示,教室内吊瓶林立,场面颇为壮观。孝感一中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也省得学生们在医务室和教室之间来回跑,所以学校就安排学生在教室内打氨基酸。  
  “吊瓶森林”进教室,学生边翻书页边输液,此情此景,诡谲怪诞,匪夷所思。可是,不要骂校方冷酷无情,不要怪学生急功近利,一切光怪陆离的背后,是道不尽的无奈心酸。  
  说起类似的高考怪谈,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人大概都有些段子:有人大把大把地买补脑保健品,有人因为补药吃得太多常常流鼻血,有女学生为避开高考期间来月经而吃避孕药……众多的雷人雷事伴随了一茬又一茬,一代又一代的高三学子。说起来,现在的学生已经够幸福了,至少不必在遭受身心压力的同时还为物质贫瘠而犯愁,独生子女居多的现状让父母能为之投入更多的财力,种类日益丰富的保健品让人有了更多选择,医学的发展也提供了更科学的补充精力方法。孝感一中高考班的学子们就在享受着这种幸福,氨基酸能促进大脑发育,提高人体免疫力,学校让学生按照自愿原则打氨基酸,以应对天气炎热出现的身体不适,未尝不是一个好举措。  
  然而,幸福总是相对的,尤其是前几代高考学子与这一代高考学子的幸福对比,不过是“矮子里拔高”而已。换言之,这是一种痛苦之下的幸福,即便随着经济发展能够越来越好,也是不正常的。学习,本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教育,本该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为目的。然而,当一排排吊瓶悬挂在教室内,学生左手插着针头右手算着习题,眉头紧皱一脸苦相时;当当千军万马为挤独木桥而争得头破血流,从而催生出一连复读两三年乃至五六年的大龄学生时;当这些魔咒在一代代学子身上作怪,几无看到解脱的前景时,人们不得不重提呼唤了千百遍的高考制度改革。  
  就在本月4日,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西南大学演讲时表示,初三和高三,都在重复强化前两年的学习成果,为的是应付难度很大的考试,浪费了很多时间。他认为,要取消全国高考。公允地看,取消高考的建议显然有点过激,偌大一个中国,千千万万学子,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想想都很难,而高考仍不失为目前最公平的选拔机制。但高考制度确实又存在许多违背人性的缺陷,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一考定终身、一分定终身、内容太难且基本没用,这些都是没法不正视的硬伤。  
  输液的是学生,可最该输液的是高考制度,是教育体制。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当荒诞离奇的故事一再上演时,教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真的该有所行动了。不管怎样,让学生从“文明的监狱”中解放出来,是文明社会的职责。

 

 

 

高考班集体打吊瓶 岂只教育生病

  集体打吊瓶这样的“有意识行动”,却是“无意识行为”的一种表达。究其原因,还是“不能输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社会心态在作怪。

  日前,微博上一组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同学集体在复习时打吊瓶的图片引起广泛关注。孝感一中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也省得学生们在医务室和教室之间来回跑,所以学校就安排学生在教室内打氨基酸。

  “吊瓶班”的盛况,很容易成为舆论指向教育现状的靶心,并将之归于应试教育的过错,甚至得出“教育生病,学生输液”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教育的方向和方式出现了偏差,给学生输再多的营养品,也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导致“病情变重”,这样的结论在理论上成立。

  但教育本身却没有原罪,甚至其现在承受的过多指责,都是给各种社会问题和群体观念买单。事实上,无论是“精英教育”的过去,还是“大众教育”的当下,高考的模式在主体上没有发生变化,反倒是其他途径日益丰富,比如自主招生、职业教育。在高校不断扩招以及个人成才的渠道更加多元的语境下,何以“一考定终生”还上演得如此疯狂?

  笔者当年参加高考时,没有集体打吊瓶的条件,只能吃上一两个鸡蛋补充营养。相比于时下优越的物质条件,当时的学生其实更加艰难,既要承受“一考定终生”的精神负荷,还要忍受物质贫乏的煎熬。客观地说,现在的学生负担虽然很重,却远超了教育本身的范畴,更多是一种社会功利和个人诉求的裹挟。集体打吊瓶这样的“有意识行动”,却是“无意识行为”的一种表达。究其原因,还是“不能输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社会心态在作怪。

  今天的教育负担以及高考压力,并非教育的本义。相反,学校教育担负了更多的外来压力。一方面,较之于过去的“有书读”,现在已经演变成为“读好大学”。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反倒强化了高考的重要性,以及考试结果的关键性。“读书无用论”的无奈,更多是出于无以企及优质教育的兴叹。在重学历、文凭、专业和学校的社会氛围下,高考的功利性更加凸现,重点与非重点、名校与非名校之间有一道巨大的分水岭;另一方面,关系网、人情网以及“拼爹”等社会风气的蔓延,侵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个人成长和发展空间受制。“自主招生”的异化以及“点招和内部录取”等等不公平现象,使高考的相对公平受到挑战。

  要么在高考后归于平庸,要么“一朝成名天下闻”,对于寒门学子和普通群体来说,要想在权贵和其他阶层中有一个高起点,在群体包围中突围,高考是最现实、最有希望的路径。

  承载了太多的个人理想、家庭希望、社会要求,高考变得更加惨烈,甚至充满着悲情的意味,但这不是教育和高考的过错。事实上,这恰恰暴露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状况。如果每一个人的成长道路都很宽广,升学不再是唯一的方向;如果社会规则极为公平,招生的方式能够更加多元,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实现突破,高考的作用就不会被强化和放大。学校不过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和高考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如果不能解决社会公平与秩序的问题,一味指责高考和教育的症结,实为本末倒置,有失偏频。

 
 
  • 标签:高三 新闻 阅读 
  •  
    Re:高三学生集体“打吊瓶”的新闻与比较阅读
    [ 2012/5/12 21:54:00 | By: c201106 ]
     
    c201106最令人痛心的终归到底还是制度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