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教材拓展:在孩子眼里,生命何以轻若草芥
[ 2013/5/13 16:27:00 | By: 瓜哥 ]
 

在孩子眼里,生命何以轻若草芥

 

五月的阳光,分外的热烈,它常常穿透雾霾,像久违的长者爱抚着每一位生灵。可就在这个常常阳光灿烂的季节,有几条年幼生命的凋零,让人不寒而栗。颤栗不仅在于它们生命的稚嫩,更在于剥夺它们生命的人同样稚嫩。稚嫩的背后却是匪夷所思的残忍与扭曲,难以想象究竟是什么让暴力、兽性与年轻稚嫩结合在一起?


校园暴力不断源于人性泯灭多于生命至上
    一起悲剧发生在广西一个美丽的乡镇,悲剧的两位主角本来和景色一样具有迷人的光彩,可是一位六年级的女孩因为嫉妒她的朋友长得比自己漂亮,竟然像白雪公主里的那位后母,残忍地将自己的朋友杀害。可惜悲剧终究不是童话,没有小矮人会出来拯救无辜的生命。另一起悲剧发生在湖南,同样是两位朋友,才念初三,十六岁的花季灿烂得令人陶醉,可就是因为一条骗子发来的12万中奖短信,使得一个人为了将“大奖”据为己有,杀害了他的知己。两条生命,四位主角,多个家庭,就这样瞬间分崩离析。
    
如花的年龄与血腥的杀戮合为一体,情不自禁地想起吕克·贝松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在影片里,十来岁的小姑娘马蒂达同样处于花季的年龄,可她的身体内却游弋着仇恨与暴力的因子,在她的精神世界里,暴力是她认知这个世界、实现自我的最优工具。电影具有高度浓缩矛盾的象征意义,但发生在少男少女身上的现实悲剧,仍然能够发现他们的共性:幸福各有各的不同,暴力却惊人相似——恨高于爱、人性泯灭多于生命至上、心理扭曲压倒宽容释怀……
    
对于悲剧的根源,几乎所有人看到新闻后,都能轻而易举地说出一二三来,有心理因素,有教育不够因素,有影视游戏暴力影响因素,有家庭教育匮乏因素,不一而足。但所有这些要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杀人”时,不免过于简单,因为在这两起悲剧的背后,是太多太多类似的事件;因为这是21世纪,不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丛林社会,用戕害他人生命来满足自己利益,这是早就被人类社会抛弃的动物规则啊!无论何种短板存在,在最基本的一些人伦底线与常识上,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的社会都不需要再专门去重复和强调,比如生命高于一切,比如爱己及人。就像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这些常识本应该自出生后就在无数的日常生活中沉淀在血液和细胞中,成为固化一生的人类文明标记。类似悲剧的一再发生、普遍存在,其实提出了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在“人”的教育上,我们不是某个方面失守,而是存在普遍性的缺失。


当孩子成为“学习工具”爱与宽容便渐行渐远
    
遥想自己的儿童时代正是激情燃烧、思想解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在记忆里,所谓“人”的教育最刻骨铭心的就是英雄教育,往往都是通过战争、生命或者斗争来体现的,那种模式化的思维让幼小的心灵种下了暴力的种子:喜欢战争片、喜欢看刑场上的死刑犯枪决、喜欢看五花大绑的游街……多少年过去了,尽管自己不断地有意识的清除内心深处的暴力因子,但总有一种拳头握紧的冲动,总有邪恶念头的突然闪现。
    
总以为当时间进入2010年代,孩子们的教育里总该多些普世性的生命无价、尊严至上、爱与宽容的系统教育吧。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儿童开始就只是教育的一种工具,或者是学习的工具,或者是考试的工具,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爱、有自由、有灵魂、有健全人格的公民,人格的塑造、思维的锤炼、快乐的成长永远比“成绩决定一切”重要得多。可是,无论是看自己刚刚入学的孩子,还是耳闻目睹周围亲朋好友的孩子,所有孩子最大的公约数不是“人”的塑造,充斥在他们世界里的是成绩、特长、辅导班、奥数班,看到的孩子更多是埋头写作业,仿佛“黄金屋”、“远大前程”都只能在知识和技能的堆砌中实现。所以,当美国人为恐怖袭击中的外国人默哀悼念时,我们的很多年轻人却在为“敌人的灾难”而幸灾乐祸;当某个城市为了市容整洁而驱逐乞丐流浪汉时,却有很多市民在拍手称快。如果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缺失“人”的教育,那么意味着所有人的人格如同在一个蛮荒的丛林社会生长,成龙成凤还是成狼成虎,则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
    
曾经问过孩子学校的一位小学老师:为何不花时间对孩子进行公民教育、爱的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老师愕然,一句话让人无语:你进这个学校就应该知道这一切。我读懂了她的潜台词:成绩决定一切,其他都是浮云。就如同多少政府的那种思维:GDP决定一切。如果顺着老师这条藤顺藤摸瓜,你很快发现他们其实也是无奈的,当你的工资、你的晋升、你的能力全部靠成绩维系时,你怎么能指望每个老师把孩子当成“人”来培养而不是当成“学习工具”来培养?你怎么能指望一位老师在领导的训斥后依然花大把时间给孩子讲如何做人、如何做公民、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包容与爱?学校也有种无奈,当考核指标把升学率、成绩看作一切时,学校往往选择执行与迎合……一条条链条倒推,我们会发现又回到国家教育体制、理念上面了。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为孩子内心筑一座坚实的信仰大堤
    在伊朗那部著名的小制作大片《一次离别》里,面对金钱、利益和生活的诱惑与压力,普通的女护工瑞茨最终选择了诚实、拒绝说谎,因为在她的心灵深处有一种信仰:不能欺骗真主。无论人与人之间有多大的差别,无论富贵贫贱贤愚,总有一些底线必须兜底,总有一些规则不容突破。这种底线规则,不妨就称之为“信仰”,不是某个人的信仰,而是所有人的信仰、文明的信仰。
    
在“人”的教育里,每个成人都应该是“人”的教育的导师和学生,整个社会都应该是这种教育的课堂:公权机构应当严守权力的边界,尊重和捍卫个人的权利,无论他是公众人物还是贩夫走卒,无论他是德高望重者还是身陷囹圄者;学校应当把“人”的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人”的健康成长、自由发展才是“1,知识的灌输、技能的掌握甚至成绩的高低都是“0,有了“1的存在,所有的“0才有意义;每个家长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人”,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让孩子和自己一样起码具备一个“人”所必备的信仰……
    
自古以来,我们这个国度的绝大部分人缺乏信仰的传统,时至今天,信仰的缺失已经成为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救救孩子,更有价值的做法是从我做起、从每个公民个人做起,为孩子的内心筑起一座坚实的信仰大堤:人是一切的终极目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本、生命至上、人格教育高于知识灌输,还有爱、包容、尊严……或许那样,在更多孩子的心中才会有一道遏制暴力与悲剧的堤坝,让生命成为他们心中最宝贵的东西,学会用布一遍遍的擦拭,而不是用刀一次次的刺入。

 
 
  • 标签:生命 教育 拓展 素材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