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好奇的目光如何穿越熟悉的现实
[ 2016/5/20 11:27:00 | By: 瓜哥 ]
 

好奇的目光如何穿越熟悉的现实

听张芝老师《共工怒触不周山》

 

    周四下午文科教研活动,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精彩而有内涵的三节课。李宏成老师的课,立足于对高考知识与能力要求的整体理解,对高中生的学习心理的把握,尤其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恰当处理,重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引导,培养,课堂活跃而扎实,重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启发,训练,课堂严谨而有深度,李老师处理得从容自如,不愧是学校教学教研的骨干。刘媛老师,啊,小年轻就这么厉害吗?才走上讲台两年,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就很深刻,她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与练,通过趣味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活泼而有序,快乐而不失严谨。张芝老师,有形象(语文老师还是应该有颜值,呵呵)有亲和力,基本功扎实,那可是我们语文组的中坚。整节课,思路缜密,过程清晰,老师指令简洁,令人赏心悦目。

    我看了她的课前设想,她把一篇仅46字的短文设计成了一堂文学欣赏和写作训练课,围绕着“怒”大做文章,拓开了教学空间。的确,短文如何长教,很考验一个老师的教学智慧与技能,我自忖做不到,估计半节课就完事了,所以对张老师的处理艺术还是很佩服的。再说了,教高中时间长了后,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初一的小屁孩了,当然更无发言的资格。只是,我闲来无事,翻了一下学生课本,发现本单元的编写主题思想是探险,探索未知的世界,又读了前几篇课文后,我才开始认真思考,这篇课文究竟应该如何处理?把它当成文学课是否真的恰当?

    以我粗浅的理解,这则短文,故事并非主体,解释自然现象才是目的,因此,坐实形象理解,在形象挖掘上花大气力,恐离神话已远。我们都知道,神话是先民对无法理解的现实的理解,对遥远的梦想的追求。其实这也是一种普遍人性,即对未知、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恐惧,正基于此,我们才迫切需要对我们现实进行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只不过我们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理性,或实证或推衍,而先民们则只能仰仗奇幻的想象,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英雄崇拜。比如这则短文,明显是在大禹治水后,先民的生存空间和思维视野大大拓展,因此他们才见识到这块土地西高东低的神奇,于是才有了这则“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神话。往开处拓展,“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诗句,“牛郎织女”的故事,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的传说,甚至包括有巢氏燧人氏伏羲神农氏的崇拜,不都是为求心安而作出的一种“合理”解释吗?当然,也不要小瞧了神话,它毕竟是我们的先民对现实生活之外的关注,是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是我们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从哲学的角度讲,他们关注的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一些形而上的问题,难能可贵。正是得益于他们蹒跚而笨拙的步履,我们才越来越坚定沉着,绵延生息,至今不绝。因此,对这则短文,我设想的问题是,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神话?好奇的目光如何穿越现实的局限?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日常生活现象似乎都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未来呢,还有从前呢?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比如人工智能的前景,包括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科幻小说,比如刘慈欣的《三体》……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书学习,既是为现实存在的一切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更是为超越生活视野局限探索未知准备良好的工具,为想象插上瑰丽的翅膀!

    借用一个名词“顶层设计”,我觉得,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把握,才决定一堂课的教学走向和重难点,决定了老师究竟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然,人各有体,教学当然各有匠心,本无法强求一致,百花齐放,才有满园春色,我罗嗦了这么多,丝毫不影响我欣赏张老师的教学,尊重张老师的处理。我甚至还很忐忑,如果按我的理解去上这一课,可能真的会完蛋。

 
 
  • 标签:听课 教学 思想 
  •  
    Re:好奇的目光如何穿越熟悉的现实
    [ 2016/5/27 10:37:00 | By: guaguagua(游客) ]
     
    guaguagua(游客)龙校点评 tb.asp?id=30685&TBcode=201605251426I41Pht6GFb2D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