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偶得
——鸡蛋的故事
清朝早朝时间从凌晨5点开始,大臣们为了不迟到,每天起得比鸡还早。有一天,一代英主乾隆皇帝亲切地问候一位大臣:“你天天上班这么早,在家吃早点了吗?”大臣说吃了,乾隆又好奇地问:“早点吃什么呀?”大臣答:“俺家里不富裕,随便吃几个鸡蛋。”乾隆惊讶得倒吸一口气:“天哪!10两银子一枚鸡蛋,我都不敢多吃,你还哭穷!”大臣立即明白是有人搞鬼,但也不好乱说,只好敷衍道:“外面卖的鸡蛋都是残次品,特便宜。质量好的鸡蛋我们哪里吃得起?”乾隆这才释怀,倒过来安慰大臣:“别急别急,咱以后加工资。”
道光皇帝特别节俭,每年个人的全部生活支出,还不及后来他的儿媳妇慈禧的一半,弄得后勤部门清汤寡水,大家都很郁闷,就不断创新贪污思路。时间一长,道光隐约感觉不对,就想搞搞调研。
有一天,道光突然问大军机曹振镛:“你家平常做饭,都是谁买菜?”曹振镛知道皇上最欣赏艰苦奋斗的干部,痛快地回答:“保姆买菜我不放心,下了班俺自己上菜市场。”这是实情,曹振镛不但亲自买菜,还时常因为一颗土豆半根葱跟菜农吵架,一点领导干部的样子也没有。
道光切入主题:“那鸡蛋多少钱一只呢?”曹振镛是个情商超常的老江湖,他一盘算,管后勤的可都是皇帝身边人,岂能瞎掺和,便顺口编了个故事,回避了领导的问题:“我小时候得过一场大病,差点死了,医生嘱咐千万不能吃鸡蛋,一吃就没命,所以我家从来不敢买鸡蛋,真没口福啊!”
到光绪时期,鸡蛋进价已变成30两银子一只,其实市场上才三四个铜板。光绪偏偏喜欢吃鸡蛋,因此每年要“吃”掉上万两白银,弄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
有一天在跟翁同龢闲谈时,光绪问:“鸡蛋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贵了,翁老师你能吃得起吗?”翁同龢也不敢直言:“过年的时候买一两个给孩子们解解馋,平时不敢想。”可怜的光绪皇帝,终生都以为吃鸡蛋属于高档消费。
读这些所谓的笔记轶史,我觉得很有意思,比之正史的一本正经拿腔拿调活泼有趣得多,人物也鲜活许多。像我这种书呆子,圣人书倒是读了不少,圣人情怀没熏染到,呆板迂阔倒是学得十足,以为古人生活中也当如此对话。因此,读野史路遇许多妙人,见到他们如许妙答,揣度他们缜密圆润的心思,进退绵密之技巧,觉得大有收获,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做人的学问才是最大的学问,古人诚不我欺也。
但,呆如我者,仍不免有如此一问:敢问真相何在?做人倒是做得漂亮,圆滑机巧,语带机锋,方寸间自有大丘壑,吾不及也,但如此为官,没有起码的担当,究竟对不对呢?毕竟,皇帝还是不明真相啊!一枚鸡蛋尚且如此,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所谓难得糊涂,当指个人利害得失不必太计较,但绝不可见于国计民生。可想而知,以如此见识去治国,盲人骑瞎马,可不大谬乎!
可能还是我太书生气,喜欢较真,对这类模棱两可圆滑世故的妙人不太欣赏,还是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吧。
慈禧太后当政那些年,是大清历史上腐败分子感觉最爽的时期。这是因为慈禧自己就十分贪财,而纳贿收礼少不了帮手。有一天,后勤部门按照领导指示,出去采购了100只皮箱,每个箱子报销60两银子。军机大臣阎敬铭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还主管过财政部门,知道这里面猫腻不小,便郑重向慈禧提建议:现在市场上的皮箱,每只不会超过6两银子,内务府明显是报花账骗领导,不认真查处不得了。慈禧连连摇头说:“你别听人嚼舌根子,哪能这么便宜。”阎敬铭以为领导不了解行情,说我们家前天刚买了一只,还是名牌呢,就是几两银子,而且,集中采购价格还会降低。慈禧这下不高兴了:“那好吧,给你半个月时间,你帮我买100只皮箱来,办不到你负责。”
第二天阎敬铭兴冲冲地拿着银子上街,不料所有箱包店都不开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箱包店老板,老板压低嗓子说:“昨天宫里来人了,通知箱包店一律停业整顿半个月,如有违反,以后就不能开店了。”阎敬铭心想,少跟我来这一套,我就不信正不压邪!奋笔疾书一封信,派人送给天津道台,请他赶紧代购100只皮箱送来。半个月过去了,天津那边消息全无,送信的也不见踪影,急得阎敬铭差点撞墙。几年后他才知道,当时有人硬塞给送信的1000两银子,让他滚得越远越好,不然小命不保,气得阎敬铭破口大骂:洪洞县里没好人!
这类故事,当然可以借由吴思先生的名作《潜规则》解释其运作机制,证明专制之下腐败无处不在,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做人认真执着却要如此碰壁,那这样的文化这样的社会也着实太混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