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教学反思:训练学生逻辑思维
[ 2019/9/27 10:09:00 | By: 瓜哥 ]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

《套中人》教学后记

 

《套中人》是契诃夫名篇,也是教材常客,精心设计众多。上课时,我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读完小说,你觉得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结果,五花八门的答案把我雷倒了。某班十多个答案:墨守成规,小心谨慎,固执倔强,胆小怯懦,古板乏味,慎重多疑,多管闲事,封建,自卑,规矩大,唉声叹气,甚至还有曰“人缘差”,全都不在要点上。

我告诉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总有一些规律,比如紧扣核心词,直击关键,而不在枝节问题上迷失方向。本课中就体现为“套子”,我们就应该分析“套子”的含义,或表层深层,或比喻象征,或对不同对象不同处境它的不同含义,反之就是只见皮毛不得要领。按照这样的思维规律,以上答案中唯一比较贴合核心词的大概就是“墨守成规”,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写在黑板上的这些词全都串起来,联词造句呢?学生兴致一下子来了,通过各种造句,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思维局限。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追问,你觉得这个词足以概括其形象特点吗?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人物的典型语言和典型思维,用更精准的词来形容。通过讨论,同学们才总结出,别里科夫的根本特点是思想僵化和教条,不管是开除学生,还是对全城人的辖制,或是恋爱中的表现,他都僵化得厉害,所谓古板其实只是内心思想僵化的表象。我启发学生,概括形象时,尽可能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关注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是他的外在特征,或者类似“千万别出什么乱子”的口头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他最真实的样子。

还没完,我又追问,思想僵化和教条的人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比如我们熟知的刻舟求剑,纸上谈兵,那么,别里科夫的僵化具体体现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他的僵化的本质究竟体现为什么?通过思考,同学们明确了,一切惟命是从,听上级指令,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不要闹出什么乱子,这一切表象的背后是深入骨髓的奴性。所以奴性才是别里科夫的“套子”的精准界定。我稍微拓展了一下,所谓奴性,指的是在专制极权的土壤里失去自我人格与个人独立意志,失去思考意识和能力,只能听命于权力,并自觉维护权力体制,为权力背书。因此,“套子”的另外一层意思是专制极权的无情压制,对人们行为与思想的全方位钳制和禁锢,它们是一体之两面,不可分割。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究竟是奴性催生了暴君还是暴君训练出了奴性,这个不重要,但对立面的思维模式非常重要,这种相关联想也是思维能力拓展的重要途径。

概念界定一直是我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抓手,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到此,“套子”的准确含义出来了,而更重要的收获则是思维模式,比如由表及里的追问,由此及彼的拓展。

顺便提及上课时的一个小插曲:别里科夫究竟是逃避现实还是讴歌现实?小说第一段结尾处写道,“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有同学提到了这一点。我问大家,他真的是逃避现实吗?他觉得现实中的一切都糟透了吗?经过思考,终于有同学说了,他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觉得现实中的一切都好,最好一成不变,他只是拒绝新的事物,反对不断变化的新的生活,所以,他应该是讴歌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或者说他想逃避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生活,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新的时代,这些让他感到恐慌,所以他才需要一个套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最好有这样一个套子,把这个社会也包裹起来。因此,引述原文时应该加上这样的定语,否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从这一分析案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感悟:多留意多思考,多点思辨性,我们才会有准确理解,发现思维中的误区。

 
 
  • 标签:教学 反思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