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乡思诗鉴赏
[ 2008/10/25 11:44:00 | By: 瓜哥 ]
 

乡思诗鉴赏要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联诗,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沉执着而又殷切之情。2002年全国高考诗词鉴赏问答题所考的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这首绝句,也是属于这一类。要回答好这类诗词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经典之说,用在乡思类诗词的鉴赏上,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不同的是要抓住这类诗词的特有景象。首先要抓住篇中的。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们移情于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的感情,并以之象征人世间的聚散。先以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为例,诗中那皎洁的月亮将清辉洒满庭院,一片白茫茫的,很自然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园、故人之思自然蕴含其中。后两句转为写秋思,这个秋思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故园、故人、情人都可以包含其中。十五的月亮照在庭院,也照在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正举头望明月,在这团圆之夜,我的家人,是否也和我一样,都在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结尾一句很有讲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夜我的秋思最为深长,但在表现形式上却采用了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句式。这种既非自问,也非问人,更非反问,充满伤感的话语,把读者带进了月明人远,思悠怨长的境界中去,显得意韵深邃,回味无穷。尤其是一个字,化虚为实,新颖妥贴,掷地有声,不同凡响。

其次要抓住篇中的。秋去春来的候鸟鸿雁,和月亮一样,也是触动诗人们乡思的重要媒介。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李益的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等等,都是以达乡思的典范之作。我们可用陈均的《九江闻雁》(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出道题:“‘一声新雁九江秋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是否合情?为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回答前可作这样的思索:可把这一句改造为一个复句:正因为有了一声新雁,所以人们才觉得九江秋来了。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闻雁而思乡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然后就能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一声新雁九江秋构成因果关系,看似很不合情,却是顺理成章,因为大雁南飞代表了秋天的到来,而这新雁一声最能触动人的乡思。

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记梦必须写景,这样,抒发乡思之情就有了依托;梦境往往是奇特的,而情奇就不会使人觉得怪。乡思的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在梦中却很容易实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先以武元衡的《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为例做个简要的分析:诗中的第三句写春风吹梦,第四句写梦逐春风,那和煦的春风仿佛正在为天涯漂泊者带来故乡春天的信息,圆了牵肠挂肚的乡思梦,飘飘荡荡,越大山,跨大河,回到了故乡。梦中的春风是那么的多情,又那么善解人意,似乎成了诗人回乡的引路者。这样,无形的梦境就变成了有形的现实,抽象的乡思就被形象化了,这里用的是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阅读顾况《听角思归》(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做简要的分析。解答前应先考虑诗中哪些地方是记梦,哪些地方是写梦醒之后的景象,再和诗题中思归情结联系起来分析,就不难做出这样的回答: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不可能,起看残月,顾影徘徊,复听晓角,更是悲从中来。

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也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柔情万种,一行书信千行泪,说不完,写不尽,其间充满了深厚丰富的感情和难以完全表达的矛盾,又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意味,到带信人要出发了,仍然担心漏掉了什么,觉得还有没写完的,又开封想再添上些,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我们用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出道题进行练习:诗人真的连纸笔都没有吗?这样表达妙在哪里?请从语言和风格上作简要的分析。答前应作这样的思考:诗人说没有纸笔只是个漂亮的借口,而诗人出塞的目的自然是投笔从戎,豪情满怀,想立功边疆,封妻荫子,对故乡和亲人虽有思念之情,但并不太强烈,因此不知从何说起,倒不如不写更好些。然后即可作出以下正确的回答:诗人并非没有纸笔,这样写显得更为含蓄。从语言上看,诗人用的是人人胸臆语,朴素自然,不假雕饰,极平凡而极亲切感人;从风格上看,表现出诗人豪迈的胸襟。

把乡思之情放在节日这一特殊日子里写,可以表达得更为强烈,这也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王维有千古传诵且富有哲理的名句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先看看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在新桃即将换旧符的除夕夜,诗人羁旅天涯,独自一人呆在旅馆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连唯一的一盏油灯也变得冷嗖嗖的,遥想家乡亲人们在灯火通明的大厅上欢聚一堂,自己又怎能睡得着呢?孤独寂寞的清凉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诗人采用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的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人,而说家人思己,把深挚的乡思之情表达得更为婉曲含蓄,其手法与杜甫的名篇《月夜》如出一辙。最后诗人还引发出明朝霜鬓还将增添几缕的无尽感慨,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倘若这首绝句不是放在除夕夜来表现,其效果则要大打折扣。用崔涂的《除夜有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出道练习题以巩固之,题曰:尾联在诗中的作用上什么?诗人把乡思之情放在除夕夜来写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前须明确:尾联往往有篇末点题的作用,再抓住每逢佳节倍思亲,自能得出正确答案:尾联起点题、点眼的作用。表达了岭夜除夕,诗人正在飘泊之中;明日新年,家家喜庆团圆,而自己又那堪如此飘泊,这就把因飘泊而引发出乡思之苦更推进了一层。

懂得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是深入领悟乡思诗词的一大关键。就是诗人把所要表达的感情推到了极点之后,并不就此打住,而是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超过了极点。哲学家认为,真理向前迈进了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而写诗抒情超过极限,可能有悖常规,但因其有特殊的道理,却形成反常合道的妙趣。即以刘皂的《旅次书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上故乡。)为例。诗人十年旅居并州,乡思之情强烈到了极点,然而,回乡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却无端更渡桑干水,离家乡越来越远,其思乡之情则超出了极限,无奈之中只好把并州姑且当作自己的家乡。诗人想回乡却南辕北辙,则情何以堪。至此,乡思之情得到超强的表现,既微妙而又真实,所以成为不朽的名篇。以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来出下面一道题:这首绝句在构思上采用什么方法?并说说此法的妙处。解题前应做如下思考:极远的天涯尚可望到,而故乡却望不到,可见故乡比天涯更遥远;诗人恨极故乡被碧山所阻隔,而碧山又被暮云所遮,可见望乡之难超过了极点。能这样理解即可,至于懂不懂得以超极表至极,倒在其次,做过这道题后也就会了。其答案曰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运用此法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乡思之情变得最为强烈,达到超越极限的地步。

乡思诗词鉴赏还有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必须掌握,如用写声来表达,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 标签:诗歌 欣赏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