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3:物理学习的心理 大人们都有一些做事的经历,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就可以总结出如下感受:练习一项技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举例:会开车的人可对比一下两个时期的心理状态有什么不同,就明白了:“学开车”的时候和后来“会开车”的时候,这两个时期的心理状态。 学开车的时候,教练说加速,你总是不敢,为什么,就是因为速度快心理上对环境的不适应,害怕。会开车以后,车速达到较高速度,你的心态也是很淡定的,没有害怕的感觉。但达到一个你平时不怎么开到的高速,你又会感到紧张或害怕、即心理上不适应环境。这说明,人的心理,只有经历了那个情境、适应了那个情境,那么在那个情境之下,你才能轻松自如地完成一个技能的过程。考试,亦是如此:认为什么都会,就是完成不了,其中有一个不为人们察觉的原因,就是心理上不适应。为什么心理上不适应?那是因为“学的心理过程”跟“考的心理过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也就是说,学得好,不见得考得好。学的心理过程,跟考的心理过程会有什么区别呢?搞清楚这点,可能对娃儿们的学习与考试会有明显的帮助作用: 假如你在一个汽车制造厂干活,在总装车间干活和加工车间干活,心理就是不一样的,“学的心理”就相当于在加工车间干活时的心理,“考的心理”就相当于在总装车间工作时的心理。 学的时候,知识在脑子里是零散的、没有整体感和结构感、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到了高三,虽有了一定的系统感,但很可能这个系统还是乱的,或是达不到“于思维很高效”的结构。 考的时候,眼睛里看题目,一眼看上去对整个知识结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像用X光做胸透、“排骨”清晰地呈现于眼前。有了这个感觉,考试一定很顺利。现实中,很多学生在听过课后总会说“听懂了但不会做题”。这是什么原因?“听懂了不会做”与“听懂了就会做”的区别:前者,听课听得“知道”,即老师讲了一些什么,学生只是“记”下来了,且记的东西侧重于“结果”或“结论”;相当于监控老师的讲课。后者,则不同,老师讲课是在描述自己的思维情景,学生跟着老师的描述,自己在脑子里头建立起一个“活龙活现”的属于自己的“情景”,这叫自己亲自“经历”了那个“知识情境”,这样才叫真的听懂了、真的听理解了,且印象特别深、记忆牢,过后遇到相关题目自然会把课堂学到的东西用到解题中去。前者,我们可以叫“看戏”;后者我们可以叫“演戏”,学生听课必须自己亲自“演戏”,而不是只当一个观众“看戏”。 在高考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明面上可利用的时间已经没有了。时间从哪里找,只能从“听课”过程去找!这是才考试取胜的真正的“法宝”。 其实我们每个人仔细回味一下关于孩子的学习与考试之事,都会发现一个真相:孩子的成绩为什么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那是因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投机的成份:“做选择题排除了三个项选一个项”这是几乎绝大部分考生(极少数学霸除外)最通常不过了的一条应试策略。就是这条“通常到不值得一提”的、天经地义的应试策略,使我们的孩子在学习知识中攒下了无数的“漏洞”。这无数漏洞的存在,眼前使孩子产生不了理想的成绩,未来使孩子的“实力”缺乏竞争力。今天的学习考试“不投机”,是为了将来在人生的战场上打拼时有足够的“实力”去“逮机会”!关于怎样引导孩子的思维,其实老师说得还是较清楚的,家长朋友们不太习惯从老师的话中提取相关信息,家长朋友们可能习惯于接收那种很微观具体的所谓“操作步骤”似的信息,或者干脆觉得那是老师的事,只要哪个老师能够给孩子提分,那就交给老师算了。对于家长朋友的这些倾向性,下面老师再来具体说一说:先谈一下关于“提分”的问题:老师自始至终都强调一个观念:学习成绩(分数),那是孩子的思想(思维)与行为的结果,意思是,孩子取得成绩,那不是某个高明的老师给“提”出来的。在我们群也常有人发出“提分”的信息,难道真有人相信“有那高明的老师,不论学生的具体情况,就能把学生的分数提起来”?或许有家长说“我的孩子送到某老师处分数确实提高了耶”,那么慈航老师告诉大家“真相”,三种情况: 1、这个老师针对“近期的应试内容”而教“应试技巧”(押题或押题型即属于此类),或者干脆“提前”教并自己组织考试内容。相信许多朋友很了解这种“教法”了。这种教法并不能实质性地提高孩子成绩、更提高不了孩子的思维能力。2、是孩子的思维与行为本来也还行,这个老师只是“带领”孩子学习,把孩子的学习行为“在知识层面”的有效性提高了一些,对孩子“实质性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连老师自己都是没有把握的,碰运气的成份更大,这就是为什么一般老师都期望能招到“好”学生的原因,最好能招到“聪明(即思维能力不错)而不太用功”的孩子,这样出成绩的概率比较大,对老师的声誉有明显的好处。还有第3种情形,那是实质性地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即把孩子变聪明)必然取得好成绩的搞法。3、学习的基本规律:好成绩的产生,是“思维系统”与“知识系统”相互作用并达到相应作用程度的结果,并且把握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过程的主动权,在学习的主体(学生)一方。一个老师教学生必然地教出了好成绩,那一定是这个老师抓住了这条“学习的基本规律”,所教出的办法跟这条“学习的基本规律”吻合的程度很好。孩子的“思维系统”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思维达不到“理解和学透知识”所应有的“活动水平”,老师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是要能察觉到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并引导之,然而现实中一般老师们没有太强的意识“要察觉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或者虽然有意识但因自身思维科学的知识不够而观察不到“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自然地老师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成份就不强。老师们一般关注的是“知识系统”方面。产生好成绩,在“知识系统”方面所需要的条件是学习要经历这几个阶段:概念与结论的表述性学习、概念与结论的理解性学习、概念与结论的结构化学习(知识对内作用:建构知识的逻辑体系)、概念与结论的境域化学习(思维对外作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或训练)。一个要取得好成绩的孩子,需要在学习的这几个阶段上充分经历。在各阶段要取得应有的效果,则需要“知识组织的形式与规模大小”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规律。那么老师在“知识系统”方面的作用,就是能够组织起相应的“知识组织的合适形式与规模”。现实中孩子们的思维活动水平往往停留在“知识的表述性学习”这个阶段居多,进入“知识的理解性学习”很难达到“自然产生好成绩”的程度,进入“知识的结构化学习”则难以达到“逻辑清晰简洁从而可在思维对外作用时轻松调用”的地步。达不到相应程度的原因,主要是老师方面的问题,除了前面所说的“引导思维活动的成份不够”以外,一般老师们推出的“知识组织的形式与规模”不能跟上“出好成绩”的要求。教辅书、网课、“一对一辅导”等,只能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外部支持条件,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家长朋友们把期望寄托用在了这些非决定性因素上,这就是关注点偏差,那么就无法获得对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把握感,对所花费的精力与经济代价“值不值”就将信将疑,从而导致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帮助行为就是游移不定的,最后,就真的没有得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