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之《陈情表》
此文历来被誉为至情至孝之文,还有苏轼的盛赞加持,“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但我一直不以为然,并且惴惴于自己是否天性凉薄,不忠不孝不友。之前听孟夫子讲这一课,我长舒了一口气,还写了一篇《什么叫做高度》的短文,盛赞孟夫子替我解惑。夫子对李密这种诚惶诚恐、自轻自贱的说话语气非常不满,并深入探究了其中深广的内涵,如专制社会的恐惧基因与奴才人格,并结合自由平等的文明理念,对此文进行了批判,令一帮听课老师大呼过瘾。《什么叫做高度》
这大抵是最后一次教这篇课文了,细读之下,我发现此文还可以有别解。文本细读的要诀就是尽量还原现场,还原彼时彼地彼处境中的人。所谓披文以入情,也是要求能读出人物内心隐秘的世界,读懂那些上不了台面也不能明示的生活潜规则。
先从国家选拔人才说起。晋朝缺人吗?那个太子洗马,真的非李密不可,其他人都没本事做?读历史细节时,我对古人的生活智慧非常佩服,很多时候当事人都非常清楚,大家心照不宣,非常默契地谈着风月,然后把意思表达到了就够了,至于外围围观的其他人,还真的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晋朝之所以要李密出仕,是因为蜀汉覆灭,晋需要展现圣朝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气度,拉拢、安抚蜀汉旧人,需要李密这样的人做出效忠的姿态,所以才有“察臣孝廉”,“举臣秀才”,不断加码。而由于身份尴尬,你还不能拒绝,那就有心念旧恩的嫌疑,是大逆不道,因此如何表态,真的有风险,是门大学问。站在这一角度,我不得不给李密竖个大拇哥儿。
由于司马氏谋逆篡位,以血腥残忍手段夺了曹魏江山,所以“忠”不能提,只能谈“孝”,以孝治天下,这个变成了唯一的政治正确。但鼓励“孝”的最终目的还是得落到“忠”上,得效忠朝廷,效忠皇上,而不是在家侍奉老人。专制文化下,所有人都得异化为权力的工具,异化为庞大机器下的零部件,个人想法和人格尊严其实都是不重要的。于是李密举起了道义的大旗,大肆卖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安全得让你无话可说。呃,我这样说,似乎有点黑化作者的嫌疑,把他说成了一个心机婊,显得我特别小人。
当然,作为仕途中人,李密也知道朝廷姿态的含义,否则他也太不上道了。在大谈孝道的同时,表文也挟带了一点私货,专门写给皇上看的,“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这才是关键的私货:我不是前朝遗老,对新朝我是忠心的,对皇恩浩荡我是感激的,我没有什么名节洁癖,为了功名富贵我也愿意出仕,您不必怀疑。皇帝需要的也正是这种表态,所以才轻轻放过了他。至于他在表中如何自轻自贱,叩首请罪,那都是场面套话,谁也不会当真。
文本细读就是这样,还原真实场境中的细腻幽微的人物心理,还原交际话语规则与生活潜规则,我们才算真正进入了文本的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