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信仰的理解
10班 赵一燃
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选自海伦·凯勒的名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的是莎莉文老师教会海伦拼写单词的故事。初读这个故事,觉得很没劲,就是一个家庭教师,或者一对一的上门家教,但在深入了解了海伦·凯勒的身世后,我的感觉改变了。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她一生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客观地说,与正常人相比,她能做到的还是很有限的,但在她身上,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和神性的光辉,那就是不被任何困难磨难击倒。
莎莉文老师单单是教会海伦拼写单词,包括巧妙地借用了各种条件和时机吗?不,莎莉文老师还教会了她“爱”。课文里有这样一个片段:“莎莉文小组把可怜的玩具娃娃的碎片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在社会中, 像海伦·凯勒这样失明又失聪(肯定也失语)、如此不幸的人很少,而像莎莉文小姐这样耐心、宽容的老师恐怕更少。莎莉文老师对于爱的理解和信仰,让她谅解、包容了海伦·凯勒的暴躁和无助,并在师生相处的岁月里将这些追求传递给了海伦·凯勒,让她也受到了光明,希望,自由和快乐,让她重新审视感受这个世界,像一个正常人一样。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其中假定自己获得视力后第一天凝视莎莉文的情节就充分表现了她的感念和尊敬。她说:
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印记,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的。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是的,海伦之所以能取得后来的成就,当然少不了个人的努力上进,自强不息,但也离不开莎莉文老师的悉心陪伴和耐心教导。莎莉文老师的举动令她感受到了光明与希望,让海伦成为了一个会追求爱、光明与美好的人,而不是永远在寂静与黑暗中,根本不懂得温柔和同情。莎莉文老师后来也说:“谢谢上帝让我将生命赠予了海伦,使她拥有了一个光明的世界,上帝啊!请你让海伦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也能快乐地生活!”
再次读完课文后,我对莎莉文老师同样充满了敬意,也开始思考关于信仰关于爱的问题。“信仰”的释义为:对某种宗数或主张极度相信、崇拜而奉为言行的准则。那对爱,光明,美好的追求也应该算一种信仰吧。我以前对“信仰”一词接触不多,觉得是很神圣伟大但也离我很遥远、以自己的思考能力还不足以拥有的东西,但看了海伦·凯勒的故事,我发现每个人其实都有信仰,也应该有信仰。信仰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指引你前行,带给你希望。就像莎莉文老师那样。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是一段非常著名的话,也足以成为莎莉文老师一切行为的注脚。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明确自己的信仰,最起码要追求爱、光明与美好。如果大多数人始终坚定信仰,那么社会中肯定会出现更多像莎莉文老师那样的人,会多了些爱、光明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