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李渊浩
一、 教材分析
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因而本课的承上启下,地位重要。
2.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因而本课与必修一、二联系紧密,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宏观的整合。
3. 本课线索清晰,但“有骨无肉”,不利于学生的深入认知,需要补充有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同时将课时调整为2课时:
第1课时: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形成背景、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第2课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发展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精髓及深远影响)
二、学情分析
1. 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思维意识和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
2. 学生在阶段知识整合方面的能力较弱,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史论结合、专业术语陈述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 目标分析
1. 课标要求: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2. 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概述毛泽东思想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及重要理论成果;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纵向的梳理,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原理来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必然性及它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寻伟人心路,感悟集体智慧,体验革命者的乐观主义情怀和愈挫愈奋的韧性战斗精神和中华民族始终内蕴着那种宝贵且韧性的“使命情怀”。
3. 重难点分析:
(1)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难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必然性;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四、 策略分析
1. 运用毛泽东诗词或重要言论展现伟人心路,让课堂教学更具人文性,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
2. 运用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3. 运用情境—问题教学法,让课堂教学更具逻辑性,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4. 用历史眼光看社会热点,让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5. 运用发展性评价体系,关注和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过程
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步骤1:导入 |
提供材料:《总理遗嘱》
设疑:什么革命尚未成功?谁将肩负起历史使命? |
阅读材料 |
承上启下 |
步骤2:概念
解读 |
提供材料: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引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设疑:要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你认为要解答哪些问题? |
阅读材料
设计问题 |
解构概念是为了建构认知体系 |
步骤3:合作
探究 |
提供表格: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毛泽东及中共的“革命实践—理论探索—革命实践”的过程及成果。
分配任务:约每2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个表格。
方法指导:明确基本原理“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表格《20世纪初的中国和毛泽东》做示范性指导。 |
课前预习完成学案;小组讨论交换意见;修改并形成一定共识 |
培养合作意识 |
步骤4:重点
突破 |
设疑:
1、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毛泽东思想为什么能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补充材料:“当着革命是在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导之下,革命就胜利,就发展;而当着革命是脱离了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导时,革命就失败,就后退。”(刘少奇,《论党》) |
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
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的理解;提升学生史论结合的分析能力 |
步骤5:小结 |
结构图呈现: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阶段特征 |
画结构图 |
知识的体系化 |
步骤6:用历史眼光看社会热点 |
播放视频:电影《建国大业》(片段)
图片:60周年国庆晚会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与群众共舞 |
说出或写下自己的感受。 |
回到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现实价值的思考 |
步骤7:评价 |
提供评价表(见学案)
过程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既有效监控、积极推进学习全进程,又能及时检测反馈学习效果。 |
随堂或课后完成练习及评价 |
巩固提升
时间可控 |
六、板书设计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二、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历史时期 |
内 容 |
阶 段 特 征 |
大革命时期 |
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革命对象等问题 |
发端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革命道路的问题 |
初步形成 |
抗日战争时期 |
中国革命的步骤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
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解放战争时期 |
中国革命的转变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 |
发展,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