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转帖)中国人最缺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 2010/4/22 11:17:00 | By: 瓜哥 ]
 

中国人最缺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中美两国公平正义程度之比较

罗修云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

      温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这话说得很精彩,天下人都会举双手赞成的。须知,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共同的、不懈的向往和价值追求。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内涵,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分开来说,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和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它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正义则是公正的义理,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中国人凡事都喜欢和美国比较,那么,在公平与正义问题上,中美两国谁的公平正义更多一些呢?

“正统学者”的说法有点“谬”

      近日看了一些“正统学者”写的有关公平正义的“正统论文”,在谈到我国的公平正义时,他们几乎都肯定了这一点:我国是以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公平正义。这无非是说,中国拥有最大限度的公平正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国民恐怕不会认同“正统学者”的观点。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这样一个帖子:《国际先驱导报》与新浪网就“2007年中国最缺少什么?”进行了联合调查,截止到同年 22724时,共有8460人参与了在线投票,其中有58.9%的人认为中国“最缺少社会的公正公平”。本次调查还显示,有22.52%的人认为最缺少完善的法制。“正统学者”认为是“最多”的,却被普通公民认为是“最缺”的,究竟是谁说了假话呢?看来,“正统学者”的观点有点“谬”!

令人失望的“最后防线”

      众所周知,法律的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便是公平与正义。换句话说,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各级法院的法官则是这道防线捍卫者和守护者。然而,由于监督机制的缺失,一些法官非但不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反而是公平正义的践踏着和破坏者,大凡打过官司的人,恐怕都不会否认我的这一说法!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连站在中国法律体系“宝塔尖上”的人物——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竟也成了人民的罪人!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法官由于搀杂着私欲,面对人情的干扰和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致公平正义在不同程度上打了折扣,甚至颠倒黑白,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于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该关押的不关押,不该关押的关押;该判刑的不判刑,不该判刑的判刑;该重判的轻判,该重判的轻判,将公平正义抛到了九霄云外!安徽有人鉴于法官徇私枉法,写了一首新《虞美人》:

冤情错案何时了,蹊跷知多少。法官昨日又发疯,判决不堪回首绝望中。法律条文应犹在,只是执行改。问君能有几多仇,恰似一腔悲愤胸中流。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叫孙娟的当事人被安徽省凤台县法院枉法判刑的感受。另有人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沉冤待雪》:

公正何时有?洒泪问苍天。不知今朝衙役,究竟有多贪。我欲驾鹤西去,惟恐仇敌对手,笑我太没胆。百姓要维权,何故如此难?翻律书,问法官,夜无眠。世仇家恨,岂是一时能说完!事有来龙去脉,理有是非曲直,谁人帮呐喊?但愿神开眼,早日雪沉冤。

这两首谈不上有多高艺术水平的诗词,是公平和正义的撕心裂肺的呐喊,是弱势群体几近绝望的呼唤!     
      
毫无疑问,公平正义与法制是紧密联系的。中国不仅缺少完善的法制,更缺少其他社会领域的公平和公正。法制作为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最后保障线,其前提是完善的法制,否则,公民就丧失了追求公平权利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社会首先是司法文明、司法公正和公平。只有建立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慢慢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否则所有的社会公平公正都不可能实现,因为没有救济途径的权利是虚无的。所谓“以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公平正义”,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虚假命题,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相差十万八千里!比如,过去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落实到分配上,在很大程度上就变成了“厂领导所有”、“主管部门领导所有”、“政府官员所有”。尤其是国企改制,牺牲的都是广大职工的利益,昔日忠诚于企业的工人是国企的脊梁,今天,他们在改制中却被当作“包袱”甩出去了。而企业领导、主管领导及参与国企改制并购的外资老板、民企老板等,则在改制中捞足了好处,让自己的腰包涨得鼓鼓的。

“对子”两端的失衡

      列举一些“对子”,也许最容易让人看到公平与正义离我们有多远!在我们国家,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之间、“肥缺”部门和“清水衙门”之间、官员与平民之间、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之间、领导干部子女与普通百姓子女之间、掌权人与非掌权人之间、机关工作人员与企业员工之间、吃公粮的人与吃私粮的人之间、“一把手”和副职及一般成员之间、送礼行贿的人和没有送礼行贿的人之间、有“背景”有“靠山”的人和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人之间、与领导关系“铁”的人和与领导关系一般的人之间等等,无论是哪一个“对子”相比较,也无论是比较待遇的高低、比较财富的多寡、比较生活的质量,还是比较“运气”的好坏或机会的有无大小,抑或是比较获取利益和好处的难易程度,都远离“公平”二字,或者说“对子”两端严重失衡,其天平总是倾向于前者。就说高官子弟吧,他们哪个愁吃愁穿愁就业?哪个没有香车美女豪宅?哪个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个没有待遇优渥的工作或日进斗金的生意?而一般市民和农家子弟能和他们相比吗?即使能混出个人模人样来,那也是全靠自己血汗打拼的结果。公平和正义是一对“孪生兄弟”,通常是没有公平的同时也就没有正义。同样是上面那些“对子”,假如双方发生了是非、利益之争,即使前者占尽了道理,赢家也往往属于前者。就说平民和官员打官司或小官和大官打官司吧,打来打去就是一个权与势的较量,“输(书)记”往往属于后者,哪有“正义”可言?

不受制约的权力:公平正义的最大“杀手”

      如果说体制是导致公平正义缺失的根源,那么不受制约的权力,便是公平正义的最大“杀手”。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但延绵数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在中国形成了权力至上的传统。有学者曾提出“权力场”的概念:权力越大,其“势能”也越大;权力一旦着陆,位子的“势能”就会变成失控的“动能”,使成为极其昂贵的特殊商品和最大的竞争砝码。于是,好好的市场规则遭遇了权力腐败的绑架,最终导致公平正义渐行渐远。权力的能量有多大?权力可以干预司法审判;权力可以攫取非法利益;权力可以独占某种资源;权力可以倒“是”为“非 ”;权力可以压制对立意见;权力可以民众意志;权力可以逃避法纪惩罚和经济制裁......可以说,不公平与不公正的现象随处可见:机会不均等、分配不公平、教育不公平、竞争不公平、判决不公平、待遇不公平、税收不公平奖惩不公平......在我们的国度,可能还有一些与不公平不公正有关的的“世界之最”:上访的人最多、上访被“堵回去”的人最多;受到打击报复的人最多、在法院门前喊冤的人最多、受了冤屈而求告无门的人最多;有理无钱打不起官司的人最多、没有买社会保险的人最多、受工伤的人最多、因矿难而导致死亡的人最多、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愿而又苦于缺少表达平台的人最多......

利益集团和垄断行业:又一大“杀手”

      利益集团和垄断行业,是公平正义的又一大“杀手”。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大环境,成为催生各种利益集团的土壤。而体制上的漏洞和缺陷,则是利益集团的影响力无限膨胀。这些年来,人们已看到了利益集团对制定政策的影响、对制定地方决策的影响;看到了利益集团对话语权的操纵、对城市建设和重大建设项目的操纵;看到了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的掌控、弱势群体的打压;看到了利益集团对公共资源的控制、对逃脱监管的能量、对公平与正义的挑战......特殊利益集团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是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我国目前的垄断行业和垄断部门,有烟草、石油、电信、交通、盐业、矿产等。这些垄断行业和垄断部门,其收入之高、待遇之好,令人羡煞!但你也只有羡慕的份儿,因为这些行业和部门的职位,往往被垄断行业内部那些有关系、有门路的人以“先入者为王”的方式垄断起来,所以垄断行业的特征不仅是高薪,还表现在对高薪岗位的就业垄断。垄断行业的员工与一般行业的员工比较,哪儿又能见到公平公正的影子?一位在部队医院服役的军人在网上发表了这样一通感慨:“今年转业的人不少,奇怪的是本科、研究生、抗击非典荣立二等功的被确定转业了;只有中专、大专学历的、没取得执业医师证的却留下了,当然,他们多数都有‘靠山’,还有花钱的。我有报国之心、报国之能,却没给我机会。更郁闷的是,有个只有中专文凭的人前几天跟我说他会转业,今天听说他花钱送礼又留下了。部队无处讲理,更没有公平正义。我们不是大部队,地处北方,山高皇帝远,告状去北京还得花银子,冤哪”!现今连部队也没有公平和正义,怎么不叫人“一声叹息”哦!还有高房价、高药价、高油价、高学费及不规范的教育、不规范的股市、不规范的罚款、不规范的管理等等,也是公平正义的大敌。它们犹如一具具妖魔,一口一口地吞噬着公平和正义!

公平正义:美国人骨髓里的意识

     美国作为全球最典型的民主国家,她所孜孜以求的便是公平正义。由于美国人骨髓里渗透着平等意识,而美国的宪法和法律又保障着每一位美国公民都享有包括身份地位在内的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因而美国社会实现公平正义便具有了良好的价值观念基础和法律基础。比如,在公务员招聘及工程竞标过程中,美国没有来自特权人物的“招呼”、“暗示”、“条子”,每个人都平等地靠自己的实力参与竞争,这就保证了公平和正义。美国从建国以来就致力于建设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政府的功能,在于建立和维持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让个人在这一“游戏规则”中竞争,自己承担竞争的后果。在美国人看来,社会提供机会,个人创造成功。在美国,“成功”二字的前面,大家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事实上,在美国,不管你是谁,你都无需任何“背景”和“靠山”,只需靠着六个字:能力、勤奋、机遇你就一定能够成功。美国过去的富翁和现在的富翁,都无一例外是靠着这六个字走向成功的。这就是说,美国人走向成功的起跑线和创业过程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在这六个字上的区别而导致了结果的不平等。但这种结果的不平等,是每一个美国公民都认同的,没有人会因此而产生心理不平衡,更不会产生仇富的心理。不过,美国人似乎觉得“让大家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仍然不能算是“机会公平”,一位美国的社会学家打了个比方:在同一个起跑点上,如果让一个专业的长跑运动员,与一个有着先天残疾的孩子赛跑,尽管起点公平了,但 “机会并不公平”。所以,真正的机会公平应该充分考虑到先天条件的不平等,然后在比赛规则中体现对弱小者的照顾。也正因如此,在美国流行的“复活节找彩蛋”游戏中,主办者总是“将那些年纪较大、体格较强的孩子有意识在距离或时间上要比年纪较小、体格较弱的孩子安排得靠后一些”(引自布坎南语)。这才是真正的“机会公平”。将这种观念引入到社会竞争方面,美国人所做的努力,便是致力于建立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各种福利制度,让穷人也衣食无忧;让穷人也看得起病;让穷人的孩子也能读得起书。这样,美国人又像公平正义靠近了一步。在没有特权作祟的美国,你要是成不了功,不能怪社会不公,而只能怪自己没能力、欠勤奋或是不善于抓机遇,纯属自己的问题。所以,美国在经济大萧条时被解雇的美国劳工都非常温顺,觉得自己应为自己负责。美国的这种公平的竞争制度无疑为其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机会均等:美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崇尚“机会均等”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凝聚力。在洛杉矶市中心有一条“乞讨街”,那里聚集着众多无家可归者,他们所有的家当就是卷在身上的那堆破布和放在身边的一个破碗。在“乞讨街”的北面,是好莱坞的星光大道,沿着大道向北行进,就是地价昂贵、明星巨富集中居住的比弗利山庄。在那里,鲜花绿树掩映下的豪宅比比皆是,不时会有一辆加长林肯牌轿车驶过。按理说,咫尺之间的贫富强烈反差会给穷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其实不然,那里的穷人和富人能够相安无事,用国人的说法是“井水不犯河水”,没有哪个流浪汉演绎过仇富劫富杀富的悲壮故事。怎样解释这种现象?一位在南加州大学任教的学者说:美国是个机会均等的国家,无论你来自什么家庭,只要有实力,基本上都会得到社会承认。从接受教育的机会讲,虽然富家子弟能得到更多上名牌大学的机会,比如富家子弟能上得起学费昂贵的私立大学,但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进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一流大学,只要出类拔萃,就会得到学校不同方式的资助。根据这位学者进行的一次社会调查,多数美国人认为,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机会在社会上找到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地位和财富。和美国人谈到如何看待财富问题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怕财富不平等,就怕机会不均等”。美国人基本上能对财富保持一种平和心态:我羡慕你富有,但我不会因为你比我有钱而嫉恨你。

 
 
  • 标签:社会 公平 法制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