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之好嘴杨巴》教学设计
(初二年级语文组 王锋)
【教学目标】
1.理解“好嘴”好在何处。
2.品味“津”味十足的语言,感受天津方言的特色。
3.品味本文传神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并试着仿写。
4.挖掘本文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感受小人物的困境并思考其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好嘴”好在何处。
2.品味本文传神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并试着仿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157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好嘴杨巴》。(投影课文标题,注意“骥”字读音,了解作者冯骥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我问问大家,何谓“好嘴”?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好嘴”?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主人公杨巴有一张怎样的“好嘴”?
二、基础识记
早读时间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来检测大家预习的效果,请大家给生字注音。
三、感受方言
1、方言理解
2、读出“津”腔“津”味
学生在文中找出能体现“津”腔“津”味的地方,有感情的读出来。
教师总结:“嘛”字的读法。
四、重点研读
1、说杨巴有张“好嘴”,其实就写了一句话,请问是哪句话?
全班齐读第11段
一起来分析这句话“好”在何处?
(研究这个“好”字,既可以从说话的难度看,从这句话本身看,也可以从说话的效果看。)
全班讨论:
①从说话的难度看。
品味第8段,看看哪些词语传神的表现了当时怎样的情景?
一是李中堂无名之火来得突然,来得猛烈,众官员都“吓懵了”,情势紧急,千钧一发,这需要“敢说”。
二是左右为难:挑明了说,等于骂中堂大人孤陋寡闻;不说,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这需要“巧说”。
三是时间紧迫:必须赶在中堂大人说话之前说,这需要“快说”。
②杨巴的回答本身有两大妙处:
明明知道却说“不知道”,明明是李中堂错把芝麻当脏土,却说是李大人“不爱吃”,这就给李大人留足了面子。
③从说话的效果看。它不但使所有人转危为安,而且使李中堂对杨巴“心生欢喜”“赏银百两”,从而使杨巴“威名大振”。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的问题。
五、拓展写作
展示俄罗斯工人向总理普京要手表一事,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等,来一段精彩的描写。
六、深度思考
为什么杨巴不敢当面指出李中堂的错误?
为什么明明自己没有错还要抢着跪地求饶?
为什么俄国工人敢向普京要手表?
为什么普京非但不生气,还大方的满足了工人的愿望?
同样是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的故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