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没有看错,也没有近视,更没有眼花。我没有写错,也没有发癫,更没有抽风。 李刚,很荣幸的进入我这个太监系列,他是本系列第一位出场的太监,也是一百零八太监排行的最后一位,我不怕李刚李局长来找我麻烦,有本事你们跨省我啊,我哥是春哥! 珍爱生命,远离我爸是李刚,我这里要介绍的当然不是保定府六扇门的李刚捕头,而是东汉时期被汉顺帝封为枝江侯的李刚公公,很巧,他们名字刚好一样,枝江侯李刚是拥立过汉顺帝刘保为皇帝的十九名宦官的其中一名成员,他们的集体合称为“十九候”,李刚还不算拥立皇帝的始作俑者,只是其中的一名小龙套。 言归正传,李刚公公虽然是一名小龙套,但他跟着他老大孙程做出的一番事儿还是有那么点耐人寻味的,这究竟是一些什么故事呢?这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让我们进行本系列的第一次穿越,本次穿越的目的地是东汉王朝的叶县。在叶县的路上,有一行车队,正浩浩荡荡的开往京城洛阳。这支车队走的很急,为什么呢?因为东汉帝国的第七位皇帝汉安帝刘祜不久前在叶县驾崩了!有一人,悠悠的坐在车驾中,静静沉思着,这个人就是刘祜的老婆,皇后阎姬。阎姬在回忆汉安帝临死前发生的事,那天汉安帝心血来潮,携同阎姬南下游山玩水,一路上开开心心,小两口恩恩爱爱,却不料行抵宛城,汉安帝忽然就得病了,时冷时热,病势沉重,只好下令立刻回京治疗。就在返回途中到达叶县的时候,汉安帝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安帝想嘱咐后事,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睁着眼盯视着阎姬,慢慢死于车中……根据以往的规定,皇帝没有遗诏,那么立皇帝的权利,就在阎姬手里了,阎姬知道,安帝的那个眼神,是想让自己唯一的儿子刘保继承大统,可是,阎姬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因为阎姬特别想效仿她的前辈邓绥邓太后一样临朝听政,做一代女王(邓太后的故事,我们在蔡伦的传记里详说)如果立了刘保为皇帝,那么她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了。于是她发了发狠,决心废了安帝唯一的儿子刘保,改立安帝兄长的一个幼子刘懿为皇帝。她秘不发丧,伪称皇帝病重,每天照常送饭菜,一行人昼夜兼程,终于在四天后赶回京都洛阳。当晚发丧后,阎姬立即把幼小的刘懿抱上了皇位,然后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一切似乎都进行的很顺利,阎姬也终于满足了她的私欲。 然而,阎姬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致使她一失足成千古恨。 虽然阎姬想效仿邓绥,而且每一步都按照邓太后的脚印走,她立年幼的刘懿为皇帝当自己的傀儡,自己就能以太后之姿临朝听政。这点是绝无争议的,只要你立刘姓为皇帝,别人都没话说,而太后临朝,有了先例别人也不好怎么多嘴了。但是阎姬学邓绥,就好像东施效颦,学到了样子却没学到精髓,她没有看到邓太后之所以能没有阻力的临朝,是因为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能立外戚。 阎姬当权后,她就操控小皇帝,令自己哥哥阎显为车骑将军,共同执掌大权,这下就闯祸了。 你作为太后临朝,只要不在朝中安排自己的亲戚,别跟大臣们抢饭碗,大臣们就可以忍,毕竟谁当皇帝不都是一回事儿吗?但是你要是安排自己的人做官,就势必要挤出一部分出去,这部分人就得丢饭碗,这大臣们能忍吗?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我们也不可一日没饭吃! 阎姬失败就失败在,她励志要当太后,却立刻安排了阎氏家族的人和当朝大臣抢饭碗,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别人能不眼红吗? 不仅外廷如此,在内廷中争斗也不小。皇帝更迭之际,就像富豪之女在门楼上丢绣球的时候,谁能抢到绣球谁就能平步青云啊。同理,谁能拥立一个皇帝,谁就鸡犬升天。内廷的太监们开始动心思了,这就如同一场赌局,有一批太监立即押宝在阎姬身上,还有一批就押宝在了已废太子刘保身上。而跟随着众人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偷偷买下六丅合彩的太监们中,就有我们无名的小太监李刚。 李刚选择了废太子刘保,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他本人并没有什么韬略,更别说什么政治眼光了。在把宝押在废太子刘保身上的太监们当中,只有一个叫孙程的还算得上是个人物,孙程有个太监团伙,一共有十九个人,李刚就是跟着孙程混的,这孙老大每次带着李刚赌博,无论买大买小,李刚都跟着老大一起买,从来没输过。既然现在老大买了刘保,李刚自然也就买刘保了。 李刚撞上了狗屎运。 阎姬立的幼子刘懿没到几个月,这小屁孩就隔屁了,然后朝廷上开始暗流涌动,很多人表示要迎立废太子刘保,大家都要争着做开国功臣啊。 但是谁快也快不过太监,刘懿之死,阎姬对外封锁,想谋立另外个傀儡。但是同样在深宫中的太监们是封闭不到消息的,孙程、李刚却已得知皇帝之死,时不我待,立刻发动政变。一面联系外廷大臣,一面组织着小弟们干掉了阎姬在内宫的其他宦官势力,将太子迎回皇宫。等到尚书刘光、郭镇等人带人剿灭阎氏的时候,孙程、李刚已经站在了即将成为下一任皇帝汉顺帝刘保的身后,迎接着这些为了自己饭碗而努力奋斗的大臣们,孙老大和他的十八个小弟们因拥戴有功被封为侯爵,历史上称他们这个团伙为“十九侯”。 政变很成功,大家齐庆祝。个个有封赏,我爸是李刚。 朝廷同僚大臣们当然表示不满,他们向汉顺帝打小报告,顺帝也看不下去了,昔日小皇帝逐渐长大成人,早已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小毛孩了,他终于开始收拾李刚这伙作奸犯科的社会蛀虫了。 李刚啊,你拥立了朕,朕很感激你,可你也不能这样胡来啊,现在舆论压力太大了,朕保不住你了,看你拥立之功朕不杀你,你回家养老去吧。 不得不说,汉顺帝刘保还是一个好人,心地太善良了,他在位期间多次大赦天下,即便对阎氏一党,也只是“只杀原犯,从者不究”。他在对待李刚等人的事上,只是将他们训斥一顿,没收非法所得,在贬去封地,而且规定他们在封地收的租税必须在平时所收租税的基础上减去四分之一。 李刚就这样落寞的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他表示压力很大,枝江,在当时还是南蛮未化之地,他在那个偏远的地方潦倒一生,相信他的干儿义子们早就不认他了,京城里如果还有人说“我爸是李刚”,别人一定当作笑话来听。李刚是幸运也是凄苦的,因为顺帝没有在找他麻烦,大臣们给的压力也不大,对他这个小太监并不感冒,而民众的声音更是听不到,好像早忘了有他这么个人。想想也是,一个没有背景,没有权力,仅剩点退休工资过贫苦日子的老太监,谁会搭理你啊?他就像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鲁滨逊”一样,注定悲剧的孤老一生。 在枝江的封地里,那位住着草房,吃着糙米,喝着粗茶,喂着蚊子的李刚公公后悔了。想当初,我跟着孙程老大拥戴皇上而“建功立业”,这是何等的威风啊,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却被皇上封为侯爵,这又是何等的光宗耀祖啊。可是,我为什么就腐败成这样了呢,我为什么就不能学着孙老大那样低调的为人处事,清廉做官呢,孙老大得到了善终,病死前还有一大群人围着看望他,而我,却只能一个人在这草房里静静的等死,我真的好后悔啊。 这位枝江侯李刚公公,最后在凄凉的叹息中抑郁而终。 我们在从东汉穿越回到现在,YY下,我们的李刚局长现在的内心写照是否和东汉李刚公公穷困潦倒时的内心写照一样呢?不得而知,这就要问李局长了。 在这我只想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