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3:“绽放”你的善意
李镇西老师说:“好话要好好说,好事要把它做好,好心就要让别人体会到你的好意”。又带了一届高中生,这三年每位学生都在成长,都在变化。与他们的关系也在发生多种微妙变化,这过程使我对这句话体会越来越深刻。
情形一:我们的关系是不可调和的,十多年了
高二选科分班后,第一个学期期中考试,女生小A的成绩很不好,我跟她谈话了解到:父母在有了她弟弟后,对她很不耐烦,她也就很反感。她爸爸也很经常对她吼,她生气就一直跟爷爷奶奶住。我觉得有必要请家长来学校问问情况,若是事实真如小A所说,要尽快告知家长要处理问题的方法,改善相处方式。约定好时间,小A的爸爸来了,他见到我首先问了三个问题:1.小A有没有与男生谈恋爱,或是与社会上的人有交往?2.每周六下午学校是否有社团活动?3.小A的学习成绩怎么这么差?我愣了一下,心想:确实我是小A的老师,要为她成绩差付一些责任,但是这种交谈的方式让我觉得谈话有点难以进行下去,由此我想到小A的感受。
我确实能感到家长的焦虑,稍微品味一下,也有对女儿的关心,他是爱自己的女儿的,关心她的生活、情感、学业。我问到他们父女的关系,家长说,自己就是吃了学历低的亏,一直催着女儿要努力学习,看到她玩或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就很着急,会吼她吵她。一次看到小A拿手机发微信,担心交往不好的人,就说不要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人联系,学习搞的那么差。
我问:“孩子懂得你是爱她的吗?”家长说:“应该吧”。我说孩子的真实体会是她觉得你很烦她,所以才会吼她,她没有察觉到你的爱。
父母确实是最无私地爱自己的孩子,内心能接受孩子所有的不好的可能,但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父母知道自己不好的方面,甚至故意做一些父母反对的,让父母伤心。这是矛盾的,其中原因固然有青春期叛逆,但从另一角度思考一下,是否父母的好心没有好好的表达,孩子没有感受到。
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家长来说,我们的教育方式怎么能把我们的爱心绽放,我们就应该怎么做。
情形二:“老师,我错了”,我说:“我也有责任”
高一我就是女生小B的班主任,选科分班后她还在我班上。高一新生入学时心理老师为每位学生做了心理测评,小B因为家庭原因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我平时特别关注她,经常询问她的学习和班级生活情况,也约她妈妈和心理老师一起谈谈相互配合能做的事项。班级中也提议一些女生多关心她,和她做朋友,由于性格原因,和他经常一起的有两位女生。
高二的疫情网课期间,受家庭关系的影响,并少了谈心的同学,她的心理问题更严重了。五月份复学返校后,小B去找心理老师做了咨询,心理老师给我反馈了情况,与此同时德育处老师在校外巡查时,发现小B与一名男生又过于亲密的举动。我找到小B谈话,问了学习生活的情况后,又问与那名男生什么关系。她回答说没有谈恋爱。我还是不放心,叮嘱了有困难要找我,并以学业为重。一周后,中午值班的老师又发现小B和那名男生午休都不在班。因为关系安全问题,我也及时通知了家长。
之后约谈家长,我明确了学校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要求,年级给予了批评警告,鉴于小B的情况,没有多其他学生公开。后面小B对我渐渐疏远,下午放学后帮她答疑也不再来找我。我也有些心寒。
高二的期末考试后,小B找到我说:“老师,我错了”。我说:“我也有责任”。
李镇西老师说:“好老师要自我要求极高,会非常辛苦”。看到小B不专心于学业,逃避去谈恋爱,我虽然没有训她;看到她漠视我的关心,敷衍了事令我心寒,我虽然只是不再关注她,但是我反思:我都没达到好老师。
作为老师,以“好”来自我要求,虽然辛苦,并不痛苦,如果能够看透,甚至能够以苦为乐;而传递到学生那里,也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并不痛苦,刻苦就好。尽力绽放我们的好心,学生会感受到了。
过程三:我不该跟你对着干,现在怪想你的
第一次,女生小C跟我反映**老师,上课总是占用很多时间管理那几个爱说话的学生,讲的内容还很罗嗦。**老师是刚入职的新老师,很担心学生评价。我跟小C说,可以课下给**老师聊一下呀,小C说:“她不听的,还说我上课影响她的情绪”。我知道小C很容易情绪化,并且会把坏的情绪外放,影响别人。就安慰她说,老师是应该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第二次,下课后我刚进班,**老师和小C在争辩:“课堂内容大家都懂的,浪费那么长时间,不懂的,讲的那么快”,“有两位学生爱讲话,我能不管吗?”“这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呀”“我会尽量安排好时间的”。
学期结束**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一起带高三。一次在校园里碰到她,我说:“小C就是那种个性,她妈妈也是对她没有办法,”**老师说:“她其实内心是懂得的,前两天见到我说,‘我不该跟你对着干,现在怪想你的’”。
我作为老师,我要“绽放”我的爱心,让我的学生看到,感受到,尤其是学到。学生总会长大,角色也会转变,我希望他们也能“绽放”他们的善意,为他们周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