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朋友介绍一本书《艺术让人成为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也挺贵的80多块。这本书不错,能够唤醒很多我在高中时期学习的记忆。 中学时期,我们很多人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尽管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胜人一筹,但由于思维不够开阔,心智也未能成熟,其实并没有真的做到主动地去学习。 在书中,作者提到的一个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带着问题去学习。 这是一句人们常挂在口边的话,但要真正做起来,却发现其实很难。 因为我们的提问,常常是一种“正思”,就是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下去,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搞不懂的东西,可能是因为知识水平不够。这样的提问,动机是“不懂”,但是,作者真正想让我们问的,是我们自己本身,去阅读、去摄取知识时的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 我认为,这样的提问,其实是一种本原性的思考。 就像在哲学学科中,我们会去解剖某些哲学家的观点,比如,亚里士多德对于“幸福”的构造,为什么他要认为:沉思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基于亚里士多德对人生的想法是怎样的,基于他对“人”这个存在物的理解是怎样的。 换言之,要想知道我们如何学习才是最好的,或者说,如何让攫取到的知识达到价值最大化,并且更好地坚持下去,就必须向自己提问,而且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提问,问自己选取的学习方向、学习资料还有学习方法,其根本目标是什么,并且通过提问,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更深刻的了解。 书中的很多观点,并非新颖,但它能提醒我们很多忘却了的、简单的技能。 比如写作可以让我们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还存在需要修正的地方。 这一点与我很有共鸣,我总是觉得语言是个奇妙的东西,有的人说,很多东西,自己心里明白,大脑吸收了,可是说出来的时候却会出现各种窘况,无法将自己理解的东西说得一清二楚。许多人将这一问题归结于自己的表达能力不佳,实际上,我认为表达能力不佳只是一些措辞能力的欠佳,说不清的背后,是思维能力的缺乏,以及对该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高而已,所以才会在组织语言的时候出现差错,导致无法说服他人,甚至是说服自己。 所以,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利用与人交流,并通过他人的反馈来检视自己对该知识的了解程度究竟到了哪里。而写作的效果显然更佳,因为为了让文章变得更丰富,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我们会下意识地引用曾经学习到的材料、例子等,当把这些东西整合到文章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完成了一次简单但不粗糙的知识迁移和拓展。 人要对一个领域的知识掌握到融合的程度,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精力积累的。 我始终认为,学习之所以吸引,在于它无止境。 人的一生,15岁到25岁是思维最活跃最有创新意识的阶段;25岁到35岁最有创新能力,斗志、进取心强;35岁到45岁在各个行业都有一定的见识,在各个行业都是骨干;45岁以后大多数人可能因为35岁到45岁阶段的骨干优势会形成一种定势思维,大多头脑开始僵化,容易固守一种权威意识。思维迟缓欠缺新思维。
大多书人在45岁以后经济上完成了资本的积累,认为恬淡宁静的就可以享受生活了,基本上不思进取。但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祈求内心的安宁。自从读了《艺术让人成为人》认为45岁后学习更重要:激发创新意识唤醒进取心,唤醒批判性思维,形成独立思想看法。产生新新思想、新思想、新动力永不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