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20/7/17 14:45:00
>>《爱莲说》阅读之惑——三种花的形象
《爱莲说》阅读之惑——三种花的形象
《爱莲说》整体读来似乎没什么难度,关于主旨和文本分析的文字在网络上比比皆是。尤其是关于莲花、菊花、牡丹的形象对比,比如这一段:“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们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类似这段的文字在很多关于《爱莲说》的解析中都有提到。然而经过审慎的文本阅读,我不禁生发出两个疑问:1 作者真的厌恶牡丹以至于将它写成反面形象?牡丹身上真的有作者厌恶的东西?2、作者就很喜爱菊花和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吗?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不能从非黑即白的思维出发,把周敦颐的思维简单化,而是要细读文本,从切实的描述中寻找可以回答以上疑问的蛛丝马迹。如果要得出“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反面形象”的结论,就必须知道作者喜欢莲是因为什么,网络俗语说得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从文章中可得,周敦颐对莲的称赞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在污浊的世间保持自我,品德高尚并能影响到周围的人。那文中牡丹的形象有没有和这几点相违拗的呢?很明显并没有,牡丹只是被人寄托了富贵的象征意义,但你要说牡丹就因此变得污浊,实在是欲加之辞了。
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所以不像菊那般逃避现实,也不像牡丹那样现实。这才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虽然整篇文章确实是以花喻人,也不能说牡丹是反面的,作者并不抨击富贵的人,他抨击的是追逐名利的人——即爱牡丹之人。因此说菊花形象是正衬,牡丹形象是反衬未免牵强,曲解了周敦颐的为人。周敦颐不可能因为花被赋予人某些特征就对其加以贬低,何况这种特质也并未与莲的特质冲突。
另外,从作者对莲的描写和予独爱菊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态是要在污世保持清白、单纯。这和陶渊明那种隐逸避世还是不一样的。另外要注意的是周敦儒本人是理学家,儒学作为一门入世哲学非常讲求经世济民的思想。如果稍微对古代儒士的思想有所了解就会明白,即使是落魄的文人,也不会轻易写出“我就是称颂消极避世”这样的文字的,何况是当代大儒周敦颐。
因此从文本的角度来看,网上对于《爱莲说》中的三种花形象解读实在是牵强附会,和文意相悖。如果学生一昧接受这样的阅读答案,也容易养成非黑即白,不深入分析品味的思维,实在是弊处颇多。

euphoria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euphoria/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