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为一些客观、被动的原因,没有能当上母亲,比如因为意外的流产,错过了女性生理上的最佳育龄期,后来慢慢接纳了这个设定,人生因此也得以重新塑造;也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确定自己不会生育,对当下自由自在的生活非常满意;还有人曾经热切地向往能够生儿育女,但后来恍然领悟到他们在追求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梦,这个梦实际上属于他们的伴侣、家人,世俗意义上的家族文化……
从这十六个故事可以看到,他们在考虑生育问题的时候,也选择坦诚面对了自己的童年创伤,感情困扰、自我价值实现的曲折经历等等,虽然我们和故事叙述者的成长背景、所处的社会文化不同,但还是会在其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身为女性,我们常常处在这样一种文化语境中:生育的重要性超过别的任何事情,生育作为一种个体的选择,却常被看作是公共讨论的对象,很多人都会冲过来讨论女性的身体、女性的选择,一个女人,只要没有在所谓的黄金生育年龄当上妈妈,就会有或熟悉的、或不那么熟悉的人来关心,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你到底为什么不生孩子?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在《最好的决定》这本书里你会读到,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成见的理性讨论,过去二十年里,社会大环境发生巨大变革之后,由此对于普通人的情感生活、家庭结构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具体又体现在哪里。
没有孩子的女人,人生如同虚度?
作家凯特·克里斯滕森在一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没有孩子,也庆幸自己没有”。这句话听起来非常果决,事实上是她经历了漫长的十多年时间后,才真正下决心过上没有孩子的生活,并且真心地享受它、珍惜它所带来的自由。
在她三十多岁时,看到好朋友和妹妹当了妈妈后,她突然也有了母性的冲动,她好像可以真切地感觉到有一个宝宝躺在自己怀里,她甚至幻想,那是个女孩,她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怀孕、生养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样子,想象着如何喂宝宝吃奶,如何哄她睡觉…..
但是那个时候,她的前夫完全没有做父亲的想法,自然也无法体会到她的兴奋,而且无论她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夫都反对生孩子,在那个当下,只想要完成事业上的梦想。
等过了几年,两个人的事业都比较稳定,做好了为人父母的准备,凯特也如愿怀孕了,但因为身体原因,并没有留住这个还未成形的孩子,原本以为她会非常失望,但没想到,她在那一刻发现,自己身体里的母性其实已经在慢慢退去。
比起当妈妈,她更想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生活,从医院里出来后的那个晚上,她就和朋友出去聚会聊天,反而由衷地感到轻松。尽管她不是刻意决定、主动选择不生育,而是水到渠成走到了这个阶段,但从那次怀孕失败的体验之后,她才深切地发现,她并不想放弃自由自在的生活。
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她也没有再给孩子留下任何时间和空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每一天,一鼓作气地完成工作,在事业上保持高产,和同样没有孩子的朋友一起,聊到天荒地老也没人会打断她们,在感情方面呢,离婚后的她,现在有一段幸福、美满的情感关系。
你可能会说,因为她是作家,一名文艺工作者,所以很容易过上这样看起来不合常规,任性自由的生活。这也是我在读这本书之前的一个刻板印象,艺术家、创作者的生活似乎通常会比较自由一些,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形态距离比较遥远。
但仔细读下来后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她曾经也把一个人男人是否喜欢孩子,看起来是不是有潜力成为好爸爸,作为择偶的标准之一,书里面有个细节,在她和前夫约会的时候,有一次发现前夫抱着朋友的孩子,看起来很有耐心、充满慈爱的样子,让当时的她觉得这男人可以嫁。
她也曾经无比狂热地期待做妈妈,因为她的童年“充满了变故和失落”,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母亲独自抚养她们姐妹三人,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所以等到她有能力组建家庭的时候,她出于补偿的心理,希望能够当一个好妈妈,来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的爱。
只是后来这些期待统统落空了,当下所拥有的生活,不是她意料之中的,而且是在十年、十五年之前,她完全没想过的,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快52岁了,她承认自己学习到: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改变。当然,也包含当妈妈这件事。
尽管生活没有朝着内心期待的方向走去,但凯特没有表达出失望、后悔、怨恨,她不断衡量“母性”可能会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改变,在字里行间,会感受到她的勇敢和坦然,我们来听一听她是怎么描述心理变化的:
“很久以前自己狂热地想要孩子,这份回忆始终让我满怀爱意,也深感宽慰。以后见之明,我可以说那似乎只是生物性的、始于荷尔蒙的一时冲动,只要时机成熟,它就不管不顾地发号施令,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果,它也就随时间流逝而消停了……在我看来,没有孩子的生活就好比沙滩上的一个洞,海水很快就会灌进去。只要有空洞,就会有填充。大自然憎恨真空状态。没有孩子,成百上千的别的事就涌入了我生活中空闲的地带,它们占据了我的时间和精力。”
的确,她在生孩子之外,找到了成百上千的事情去探索、去完成。从那次怀孕终止之后的十四年里,那些原本用来抚养、陪伴孩子长大的时间,她用来出版了七本书,手头在写两本新的;还有数不清的散文、采访、书评、博客和电邮。
她还为这样的生活下了个注脚,就是:“忙碌,充实,但我能保持冷静、专注和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