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18/10/3 7:51:00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提问技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提问技巧

 

学习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提问技巧》后,对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同时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课堂导入及提问技巧的重要性。

如何在英语课堂提问中进行有效教学应该是每个英语教师要掌握的策略。

一、英语课堂提问

英语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 或对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 是英语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 是引导学生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是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其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能有效组织和检查教学,教师通过有效发问, 可以获取教学双方信息、反馈。在课堂发问的情景下,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对旧课的掌握程度和新课的理解程度, 借以衡量授课得失;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出及时调整,从而收到教学实效。学生通过回答老师的发问, 获取学习的信息、反馈, 找出学习的疑点和弱点, 有利于自我调控。其次, 有利于加强课堂互动。课堂氛围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产物。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力创设真实情景, 设计出能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做到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二、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无意义”问题

2、信息性问题过多

3、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4、问题的指向不明

5、将问题作为惩罚的工具

6、不恰当的提问反馈

三、英语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1、问题要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则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语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尽量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 巧妙地利用教材, 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兴奋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

2、问题要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提问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上得到提高,根据这些要求,能够提出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是提问的关键所在。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在所学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较高思维水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尽力避免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同时要注意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避免在学生尚未想好该问题如何做答, 教师就重复该问题, 或请别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不仅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 而且损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减少教师和学生间, 学生与学生间高层次的交流。

3、问题要面向全体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有高有低,接受能力、反应速度有快有慢。教师要按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程度分层设计问题。让比较聪明的和自信的学生回答稍难一些的问题;让缺乏自信的、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回答稍容易的问题。这样,程度好的学生会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认为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程度相对滞后的学生会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提问学生时教师要顾及学生的面,不能每次都叫同样的学生,每次都提问前面的几个学生等等。要考虑到教室每一个角落的学生。同时尽力避免提问有规律,如横向或纵向或从第一个或从最后一个学生问起等,时间久了,学生掌握了规律,能猜出来下一个问题谁回答,这样剩下的学生就不认真听了。所以教师不仅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提问活动。

4、问题表述要清楚明了

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陈述应该严密、详细和清楚, 为学生思考指出明确的焦点和方向, 避免模棱两可。清楚的发问会提高准确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如问学生:What are the important inventions in China?或问学生: What does school start? 学生都会感到茫然,中国的重要发明有很多,到底是问哪一个时期的发明呢?还有第二句学校开学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到底是问哪半年呢?因此不妨把上面两句改为:What are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in the ancient China? What does the new school year start?

5、教师提问态度要和蔼

如果教师提问时用充满责备和威胁、强硬的态度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恐惧心理,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提问时态度和蔼,应该是喜悦、友好、轻松的,在提问时可以尽量使用像“Would you please tell us ...?”“Would you like to…”“May I ask you...?”等委婉而友好的语气。教师提问时尽量多使用体态语言。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教师的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教师鼓励的眼神可以让学生消除恐惧,产生安全感、教师的手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更好地思考答案。若发问时适当变化姿态、面部表情、声音频率及音调, 将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6、问题反馈要及时

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明确、有效的评价,要让学生体会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学生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都应当给予肯定、赞扬,这样对增强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非常有益。学生对问题做出错误的回答, 教师应立即纠正, 纠正速度越快, 越有效。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完善的回答时, 教师可用鼓励性的方式启发学生答题, 也可以叫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可以用“Well done!”“Very good!”“You did a good job!"等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 “I hop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Try it again.”等消除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使学生树立起信心。

7、提问要包含发散性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师可提一些发散性问题, 使学生的思路从一点发散到四面八方, 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 重新组合已有知识经验,找出新的答案。在英语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生动活泼, 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如: When was he born? Where did he live? How many house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Which house will you choose to live in? Why? What kind of invention would you most like? Why? Do you like traveling? Why or why not?

后几个问题的设计更能启发学生的心智, 解答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整合大量已学知识, 想象和设计自己的解答方案, 因而可为学生提供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跳出对教师的依赖, 多说敢言, 主动质疑,y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知识重难点,设计出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能力水平,达到最基本的语言训练目的的问题,又要设计出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对已有认知结构重新组合、编码,提高思维水平的问题。

8、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沟通的双边活动。但事实上提问行为中往往教师是提问话语控制者,掌握着提问的主动权,成为了提问的主体。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有很多的疑难问题,不能够只通过教师的提问来解决。因此如果我们把学生作为提问的主体,把话语权利让给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来,通过学生合作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寻求出正确的答案,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探究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效果。提问主体的改变产生角色的变化,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承认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和对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角色的认同观念,采取鼓励、启发的手段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疑惑或观点提出来。教师在备课时,要留出让学生提问的充足时间,也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为学生提问做出准备。

9.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

教师对自身发问效果详细客观的评估是提高教师发问技巧的有效手段。教师对发问效果的评估, 主要是教师对自己呈现问题的方式、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展示序列、层次的清晰性、时机的选择的自我评价。这有利于提高教师发问技巧, 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还应注意培养自己反思的习惯, 经常问问自己提出何类问题能启发学生的心智? 是否还有别的好的问题? 叫谁回答问题等等。通过这些反思,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通过此次的网络培训,我的确颇感收益,也更加坚信了多培训学习的重要性,我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iverson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huangjun/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