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松绑后的奇迹 
2008/6/27 17:11:00

      

松绑后的奇迹

——参加2008届高三毕典礼的感动

李建辉 

      上午九点举行2008高三毕业典礼,这我是知道的。但心想,不就那么一回事:感恩,励志,叮嘱,展望等;仅仅是过一遍程序而已。2005届,作为颇受毕业生认同的班主任,我很希望能在毕业典礼上收获更多的感动,可是,偏偏轮到了我们这一届,学校一改先前在中山大学影剧院举行毕业散学典礼的惯例,让大家颇费心血准备的节目,窝囊地在阶梯教室那小小的舞台上,太浪费表情了。再说,这一届自己又不是班主任,也就没有必须那样故作多情。因此,九点已过,我还赖在办公室,直到年级组长来催。

    走进阶梯教室,发现前台居然连毕业典礼的横幅都没有,只在屏幕上打出了几个红色的大字,心想,这一届也没戏。可是学校的“三巨头”(校长、书记、主管副校长)却在前排就座,多少让我有些意外,我自然不好意思,再矫情地躲到后排去表现“谦虚”了,便主动地也到前排入座了。

    毕业典礼是两个男女毕业生主持的,他们的台词很诗意,随着悠扬的配乐,很快就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气氛。这段诗意的开场白之后,便是校长致词。校长本来就坐在我左手边,刚才入座时,看到他前面还摊放着讲稿,不是打印的,看来也是急就篇。面对讲稿,校长那样的凝神定气,似乎还在寻找更恰当的词语;这说明他对此次毕业典礼还是蛮重视的,另一方面也说明近日费神劳心的初中招生工作,也没有给他准备这份重要的讲稿留出更从容的时间。

    但校长毕竟是当年名牌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虽然拿了两张比较潦草的讲稿上讲台,但十来分钟的致词却没有看过讲稿,而且热情洋溢而又情真意切,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不过,在我听来,这样的致词,明年到此再用一遍,同样还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因此,我的兴致仍不高涨。让我兴致高涨的,是这次毕业典礼,台上台下的毕业生“阴谋”的那个模仿中央台“感动中国”节目而设计的颁奖仪式。

    按照主持人的说法,此次颁奖邀请了十二位嘉宾,而获奖的就是本届高三的十二位任课教师,颁奖嘉宾其实也就是毕业生代表。先是颁奖嘉宾宣讲获奖者的“教书育人的精彩故事”,接着宣读颁奖词,屏幕上同时展示那很有诗意的文字,随后,任课教师接受获奖证书和一捧鲜花,最后,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第一获奖的是文科二班的班主任李渊浩老师。颁奖嘉宾的开始宣讲,制造悬念,只描述获奖者的形象特点和教学风格,我们只在最后展示的颁奖词,才能看出获奖者名字。颁奖词写极富文采,既很准确地概括了授奖者的特点,又把获奖者名字恰到好处地嵌入其中,让我一下就兴奋起来。平时还暗中抱怨他们语言干瘪生硬,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谁料想,此时,他们的表达却如此的生动形象,那种运用文字的技巧,令我喜欢卖弄文字的老家伙也不得服啊。看来,先前他们的灵气很可能是被我们应试性的语文教学给窒息了。

    接下来的颁奖嘉宾是理科班的刘宝生,他是理科班的尖子,不但有灵气,有思想,而且更富有正义感。他一上台,我就对身边的蒋老师说,这下该轮到你了。因为蒋老师是这位颁奖嘉宾的班主任。没想到,颁奖嘉宾宣讲的居然是我,那“敬畏”,那“最具个性”的用词,说得当然就是我。我不否定宣讲的故事和宣读的颁奖词都包含着孩子们对我真诚的赞美之情,但我却感到,如此地用词,也含有对我的善意批评和提醒:一个让学生“畏惧”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而所谓“个性”那是更值得警惕的,因为一味地张扬“个性”,很可能会妨碍“共性”的成长,甚至可能有意无意地对具有不同“个性”的孩子造成伤害。

    就在如此胡思乱想之际,我被热情邀请上台,去接受那特制获奖证书和那捧艳丽的鲜花,随即颁奖嘉宾要我发表获奖感言。第一次捧着那么艳丽的鲜花和那么特别的证书,我一时激动(应该说慌乱)得找不到词语;我的语无伦次,简直让一个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遭遇了最无情的嘲讽。最后我只好拿今年的高考广东省的作文题说事,我说:

    此时,我只能送给大家一句话,这就是——不要轻易说“不”。说“不”,表现了凡事怀疑批判的个性,而“不要轻易”则是前提,它强调的是,怀疑批判,一定要有理性思考在先。我希望大家带着怀疑批判的目光去寻找自己的世界,而用理性思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接下来,不同的颁奖嘉宾,宣讲了不同获奖者的精彩故事,这群平时不显山也不露水的孩子,总能根据每个教师的身材、容貌、嗜好等个性特征,加以发挥,穷尽赞词,善善从长,让每一个获奖者都意外惊喜。而我在惊喜之中,又夹杂着些内疚,因为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些平时在自己眼里显得有些麻木的孩子,居然对自己的老师倾注了如此的热心;平时作文或课堂发言他们似乎总在搜索枯肠,无病呻吟,而此时,无论事先写就的颁奖词,还是当场即兴的言说,都是那样的妙言连珠,催人泪下。

    我忍不住对身边的书记说,这些孩子确实有灵气,只是平时太压抑了。书记似乎无暇与我深究,他正忙着记录听到的和看到的精美文字,显然,他已被孩子们洋溢在这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动。这时,我注意到了,本来作完致词就要离开的校长,也陶醉在这特殊的颁奖仪式所创造的感动中;仪式刚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走上讲台,拿起话筒,动情而幽默地对毕业生说了一句:这是我参加所有的毕业典礼中最让我感动的一次,你们真是“太有才了”。按照惯例,书记给优秀毕业生颁奖,只宣布获奖者的名单,但此时,书记却激动不已,在颁奖前,即兴发表了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讲话,把本届高三毕业典礼的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

    晚饭之后,我仍沉浸在参加2008届高三毕业典礼的感动中,我要通过自己这些苍白的文字来宣泄这种感动。下午六点钟走出办公室,外面仍下着雨,但我还是坚持把那捧鲜花和获奖证书,小心翼翼地带回家来。我是个很刻板的人,很不浪漫,从不“沾花惹草”,可是今天,一进家门,我便到处寻找多时不用的花瓶,然后盛上水,把那捧鲜花,细细地插到花瓶中,端正地摆放在电视机前的,要让下班回来的家人,也有看到一个奇迹。获奖证书,在办公桌的抽屉也不少,坦率地说,它们没有给带来多少光荣,但今天孩子们颁给我的这本暗红色的证书,却给了我许多的光荣和感动,以至我忍不住要拿到家人面前来炫耀。

    家人确实也被感染了,极力建议我把这证书拍照下来,挂在网上,这确实是不错的建议。此时,夜深了,家人已经入睡了,而我还在鲜花下,端详着这不同寻常的获奖证书。它是孩子们用心血制作的:封面左边,粘贴着一寸来宽的皱褶纸,装饰成很质感的竖条,竖条上端又粘贴了一朵很精致的小花,花下面还有两根灵动的飘絮;封面右边是金粉填满的四个大字“感动08届”;翻开证书,一张皱褶的牛皮纸小心翼翼地粘贴在暗红的底版上,只在四周留下一个暗红色的边框;证书大约八开大的面积,右边竖写着“谢谢您老师”五个字,中间上方,贴了一张不知什么时候孩子们“偷拍”的我坐在讲台阅读的头像;左边上端,粘贴着和封面一样的竖条装饰纸剪成矩形的奖牌,奖牌上有“最具个性奖”的字样,下面是张书写颁奖词的黄纸片,纸片上的文字如下:

    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您给“教书育人”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暖流。您谈吐间燃烧的激情,点亮了多少学生灵魂的灯塔;您在人生的路上真诚行走,洗涤着多少学子赤诚的心灵!

    这样手工制作的证书,确实没有金钱买来的漂亮,但在粗朴的张贴画写中,有一份真情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证书上文字,也许说不上有多“艺术”,但那些显得有些稚嫩的运笔,其间流淌的气韵,却有享受不尽的艺术韵味。当然,颁奖词的赞美,确实是我担载不起的,但真挚言语中的鞭策却够我受用终生。面对这样证书,这样的鲜花,还有那样的毕业典礼,我不能不说:我面对了一个奇迹!

    这奇迹,是孩子的真情创造的。没有任何暗示,也没有任何预演,一切只是他们的“阴谋”,带着孩子的“淘气”甚至“戏弄”,但“阴谋”得那样的自然,“淘气”得那样纯真,“戏弄”得又是那样地让我们如此过瘾!

    这奇迹,更是孩子的善心创造的。善良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这些教师的无声无色,一经这孩子的善心关照,一切都变得那样的美好:肤色黑了些,孩子们说,那是健康;个子矮了些,孩子们说,那是稳重;像我这个老者,刻板呆滞,孩子居然说“最具个性”。这样的奇迹,让我欣喜,也让我惭愧。

    这样的奇迹,为什么产生在这样的时刻?

    平日,考卷是我们与孩子交流的常用平台,而标准答案是我们师生联系最紧的纽带;不,考卷是席卷孩子真情的风暴,而标准答案,就是捆绑孩子天性的绳索。我们都被应试的功利所绑架,教师的真情被考卷屏蔽了,学生的灵气被考分所窒息。而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刻,高考刚结束,而那“几家欢乐几家愁”的考分还没有出来。就在这“升学”压迫的空隙中,压抑多时的蓬勃生命得以展示,于是造就了这松绑之后的奇迹。

这样的奇迹,与我有什么关系?当时我就在主管校长面前“炫耀”:怎么样,我们的语文教学还不错的吗?主管校长笑盈盈地点头称是。其实,我只是玩笑而已;学生如此精彩的“语文活动”,与我们那样的语文教学几乎没有必然联系。倒是这样的奇迹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反思: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经常出现如此精彩的“语文活动”?只有如此深刻地反思,学生们的灵气才情显露,才能成为一种教学常态;这时候,也就无所谓“奇迹”了。

jianhuile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松绑后的奇迹
2008/6/28 9:21:00
zijiren(游客)值得思考。 学生有分析力的。
zijiren(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