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李昌军   博文1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误区和建议

新课改下条件下,历史课堂出现了全新变化。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问题的引领者,学生则应该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在现今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本人结合近年历史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误区一:识记性的问题多,能力型的问题少。
        部分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后,有意识地将原先的“满堂灌”的现象纠正过来,开始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是,在操作的过程当中,他们提的问题大多数是识记性的,学生可以从课本上找到相关的答案。这类问题对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价值不大。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热闹通常在课堂上使用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语言,问题缺乏“含金量”,造成课堂上的“虚假繁荣”,这样不但没有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反而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的错误认识:枯燥无味,看看书就可以了。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看到问题就先翻书,书上找不到就大眼瞪小眼。
        误区之二:从“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随意性问题多,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性不足。部分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研究学情。在课堂上随意设问,想起什么问什么。有些问题对于学生又过于浅显;有些又过于深奥,无从下手。老师对问题没有进行很好的预设,看似问得多,实则什么也没问;各个问题之间缺乏内在联系,问题的整体缺乏布局,没有课堂主线;提问没有一定的深度、难度,价值不大,时间、速度、教师的点拨等控制均处在随意中;而且随意生成一些不太符合课程要求的无效问题。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节课45分钟设置了二十几个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质疑,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也会使问题变的模糊。
        误区之三: 创新教学中追求标新立异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毫无疑问,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一些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在教学中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他们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总想着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前人不曾有过的结论。而事实上你要推翻现有的结论,必须有足够的材料说明,否则很可能犯错误。如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评价慈禧太后,学生根据自己在电视、小说中的所得,说慈禧太后和青年人很“玩得来”,说明她不是保守派;说慈禧太后并不想发动戊戌政变,只是因为荣禄告诉她有关谭嗣同秘访了袁世凯的事,就这一句话才使慈禧太后大肆杀戮。教师对学生的这番阐述中的创新成分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试问,这些结论正确吗?如果学生几番得到如此这般的肯定,他以后会怎样看待历史问题呢?
        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历史教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结合学科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精确的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体现在精心设置问题中,通过课堂教学有计划针对性的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积极思考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老师对教学问题设计、老师对问题提出和引导、老师对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评价。为此,本人总结出了几点策略:
        一、围绕课标,精心设问   提问的内容应是围绕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一节课都有其中心内容,这些中心内容,包括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历史概念和结论等,就是历史学习的重点、难点。如《洋务运动》一节,其重点有洋务派、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是洋务运动与洋务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等的评价,热点是中国军事、企业、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近代化问题。教师就要围绕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趣作问。       所提问题应该贴近学生,这样就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思考。比如:我在讲《百家争鸣》这个问题时,为了便于学生对各学派观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讲了与学生关系很密切的事例: 

 有的同学上课时爱说废话,下课打闹,口说脏话,乱扔纸屑,顶撞老师。班主任召集班干部商讨对策。
        班长说:“我主张以批评教育为主,我们可以制定班规,让每个人去遵守,谁违犯了,我们可以批评他,规劝他,帮助他,让他慢慢地改正过来。”
        纪律委员说:“再这样就不行了,必须采取措施,建议实行重罚,违纪一次,教室外罚站一天,再罚值日一周。”
        卫生委员说:“我们也不用罚,不用管,随他去吧,慢慢地也许就会变好了。”
        学生听了这个事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立刻兴趣大增,然后我趁机提问:“你认为对待这样的事情应采取怎样的管理措施更好呢?(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当然,各组的学生讨论的比较激烈,学生畅所欲言,回答的都很好,通过对儒、道、法主要思想的理解、应用,通过学生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看出,传统智慧精华是可以通过我们后人的发挥而为我们后人所用的,也能够为我们解决现实的问题提出某种启示。古为今用,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去思考,去探究。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设置问题时,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要通俗易懂;在难易程度上,要结合学生具体的知识水平来进行,要具有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就能够着。教师的发问必须照顾到不同的学生,并且设置问题应从易到难。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回答,这样逐渐增加难度,然后再让知识水平好的学生回答。但这个难易程度要把握好,要根据班级的总体水平来提问,问题提得太难,则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问题提得太易,又缺乏思考的余地。“聪明的问题”犹如悬挂在一定高度的桃子,既不可唾手可得,但跳一跳可以够得着。如:针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时,问“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个问题基本上都是对课本知识的整理,所以我是让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这位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我又让中等偏上的学生进行了补充什么叫三公九卿和郡县制。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设疑——释疑——再设疑——再释疑的过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尽可能使历史教学设计的问题科学、合理,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提高教学水平作出更大努力

lichangjun 发表于 2023/7/6 14:11: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日历
请稍候,载入中。。。
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登陆
请稍候,载入中。。。
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留言
请稍候,载入中。。。

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搜索

友情链接
 
DESIGN BY SHANGRILA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