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搜索
请正确填写你要搜索的日志:
一篇"优秀作文"及其点评的背后 
2010/9/13 11:35:00

  一篇“优秀作文”及其点评的背后

 

        某市高二语文<教学信息>刊登了一篇某生高考优秀作文及某老师的评议,现部分刊录如下:

 

考生作文片断:      突破思维定势的围挡

常识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总结而成的经验,很多时候常识有助于我们“诗意地栖居”,但有时,常识也可能会欺骗我们。

亚里斯多德看见飘落的叶子,提出“物体质量越大,下降速度越快”这一论断看似符合常理,却被伽利略用铁球实验推翻了。可见,常识有时只是虚渺的烟,绕过去,便会发现真理。

因为常识,我们劈开了许多弯路;也因为常识,我们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突破这一重围挡,自有康庄大道……

科学家告诉我们,打破常识的壳,突破思维定势,我们便能发现深藏其中的道理;艺术家告诉我们,摆脱常识的锁链,突破思维定势,我们便能跳出更美的舞姿;文学家告诉我们,脱去常识的外衣,突破思维定势,我们便能发现平时的新奇。

常识就像拐杖,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它的辅助,但随着我们的成长和研究思考的不断深入,拐杖有时也会牵绊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此时我们学会超越常识,突破思维定势的围挡,奋勇前行。

对待常识,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去粗取精,突破围挡,追逐梦想

 

某教师评议(节录):

 

而《突破思维定势的围挡》一文,则是紧紧抓住了“常识”中的“常”字来作文章。这个“常”字本身是普通、长久不变的,是寻常可见的,是被大众所接受的一些约定俗成的意思。看起来这个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小作者推陈出新,转换角度思考,拓宽了思维的视野,跳出了常规的思维,选取了常识对人的思维的负面作用:正因为它是寻常可见的,是约定俗成的,才容易使人形成思维定势。

这种巧妙转换视角的与众不同的逆向思考,显然比普通考生更深刻,更具浓厚的思辩色彩,明显起到了“出奇兵制胜”的效果。此外,这篇作文在说理上也非常好地展现出作者思维的辩证性特点……这就避免了多数考生容易出现的片面、偏狭、极端等特点,也使文章在深刻中又呈现出鲜明的辩证色彩。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引述这两个文本,目的是想完整地呈现他们的思维过程,并特别提示注意染红色的字体。

该作文真的如这位教师评议的“紧紧抓住了常识中的常字来作文章的么”?

该文题目是“突破思维定式的围挡”(按:“围挡”一词查《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均不见收录,系生造,姑且不去管它),它本身是一个倡议或判断,因此,它的作用至少应该就是规定了论题,在逻辑上也就是必然预设了该文的逻辑起点:文章应该写突破思维定势的原因(理由)、好处、方法、途径等等。

第一段作者没有顺着上文说下去,而是转换了一个话题,似乎想要论说常识的作用:积极的和消极的或正面的和负面的。很显然,在这里,作者的基本判断就是:常识等于定向思维。作者说“但有时,常识也可能会欺骗我们”,但什么样的常识在什么时候会欺骗我们?常识与思维定式有什么关联?作者没有写下去,在文本中,作者只有观点,没有论证,因此只能算是臆断而已。因此作者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并且继续臆断下去:“常识有时只是虚渺的烟,绕过去,便会发现真理。”“虚渺的烟”似的常识究竟是什么样的常识啊?谁“绕过去”?发现真理有这么便捷么?话语之间实在跳跃得太快了。

到了第三自然段,作者似乎又“绕”回了常识的作用:“避开了许多弯路”、“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本身应该是一个中性的词,比如某君大脑里有科学的思维定势,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否定。不知作者为何要把所有的思维定势一棍子打死。

第四段中“打破常识的壳”更费解,“常识的壳”“常识的外衣”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其中”究竟是什么地方或者部位?“艺术家”只会跳舞么?

第五段又绕回常识的的作用:“像拐杖”,“会牵绊”脚步,但读者无法得知为什么“会牵绊脚步”,读者也不知如何去超越常识,哪怕是猜测。

最后一句(也是最后一段),“对待常识”要“去粗取精”和“追逐梦想”,更让人莫名其妙,因为我们凭常识无法判定什么是“精”常识、什么是“粗”常识;而“追逐梦想”也不是态度,而是行为或者倡议,因此“追逐梦想”这只“牛头”是无法与“对待常识”那个“马嘴”对接的。

 

综上所述,该作文片段文不对题,观点多多又闪烁不定,逻辑上严重违背同一性等基本规则,不知作者究竟要阐述什么。作者本来的意愿,可能是要阐述常识的负面影响,但由于作者并没有界定常识的负面影响是什么,所以只好信马由缰,用排比句敷衍成文,这种生硬的“组合式”拼凑的文章,实在教人不忍卒读。试想:除了在中学的课堂或考场,我们还能在现实的什么公开场所能够看到这样的学生腔严重的文章?

 

该老师又说此文富有辩证色彩,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这种评说只是从文章的表面看到作者似乎多次强调常识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即所谓“一分为二”看问题(在此文实际上是一种"骑墙"的态度)。其实,任何东西包括概念,我们都可以看出它的两面甚至多面来,这不是辩证,也不是智慧,充其量只是诡辩或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空话,因为它们没有推论的前提,没有分析的出发点。这种凌虚蹈空的“判断”是毫无意义和毫无价值的。

辩证思维要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之上。学者楚渔说:“(辩证法)没有形而上学为根基,辩证思维只能走上歧路。所谓辩证法在我们中国既没有度,也没有量,什么都能往里装,什么都用辩证法所以西方来的辩证法理论和我们古代的辩证思想就这样变来变去,最后变成什么都能变得聚宝盆,变成诡辩术了。”“黑格尔是辩证法大师,他一再强调形式逻辑的基础性,辩证法应有尺度;没有尺度和规定性,辩证法被滥用是必然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第43页)。作者这种建立在臆断基础上的所谓“一分为二”,这位评议的语文教师竟然看不出来,实在让人喟叹!如果再拿这类文章当成优秀作文给中学生作示范,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至于该作文呈现出来的文风,则是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了。

顺手找来《南方都市报》周日刊《城中村落日》(2010.6.13,摘录一段供欣赏比较:

 

杨箕村现在是一座空城。为数不多的收买佬对着巷子口发呆,反而衬托出巷子的幽深和村里的寂静。电信断网的通告、搬家的小广告、房东留给住户的字条、被取走了窗户的豁口、最后的钉子户……这是十多年来杨箕村最安静的时候。空空如也杨箕显得很忧郁,一如荒漠,反而比人流熙攘的杨箕更贴近人间。

类似的反差和感触也会出现在其他城中村。比如,当在康乐村走动时,你和其他流动的人和车没有两样,也没有人会注意你,人或车避让你完全出于下意识。可是你一旦停下脚步,立刻会有人盯着你看,眼神中透着提防,似乎你的静止对他们构成了某种威胁。为了缓和没来由的对峙,你只好再次动起来,让自己隐身在因流动而失去区别的人流中。这可能难以理解。

……

瞧瞧当下部分媒体鲜活冷峻的文风、流畅锐利的文笔,再比照少年中学生故作姿态总幻想着憋出某种哲理来“教育读者”的“优秀作文”以及某老师自以为到位的点评,我们可以看出:媒体对中学生作文造假、语文教师帮助学生造假现象的讨论批评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学生不会作文不奇怪,而把学生编造组合的不讲论证、不讲逻辑、不讲理性的假、大、空套话或口号视为佳作,语文教师的基本水准、基本判断力是不是令人忧心忡忡啊?

longfeipeng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