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 谨防起步即步入误区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自200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试行)的通知》之后,已渐成气候。就本人所见所闻,城乡各高中已普遍行动起来,学校安排课时,排进课表,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验室、工厂、街道、农田时常可以见到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中学生。与过去学生固守书山题海相比,现状本身就是一大进步。然而,也有某些高中的研究性学习从一开始就似乎有些变味,场面轰轰烈烈,花样不断翻新,“干葫芦在水上漂”,序幕刚刚拉开,总结会已在筹备之中,如此等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为了使研究性学习健康发展,务必从一开始就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一 重实效而不是“作秀”
研究性学习是刚起步的新的学习方式,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既有旧的教育观念的阻力,社会舆论方面的阻力,也有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组织形式、常规管理等方面的艰苦探索。切忌仅把研究性学习当作应试教育的佐料、应付上级检查的时髦、提供媒体宣传的包装。有的课题探究浮光掠影,用某些片段经验代替科学论证,人为拔高,匆忙得出结论;或把网站上下载的资料当作自己的研究成果,东拼西凑,冠之以时髦的题目。有的学校热衷于媒体体炒作,墙内花开星星几朵,墙外飘香阵阵吹拂,如此香花显然是墙上芦苇、无根之花。
二 重结果,更重过程
传统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口耳相传,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带着学生走,学生得到的是经过老师筛选后的间接知识。而研究性学习与之重要区别在于学生获得的是直接的体验。虽然也有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但主要不是获取一流的科研成果,而是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他们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体验本身就是收获,而这种过程体验是几乎无法靠教师传授而替代的,也是学生可受用一辈子的。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逐渐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因此,学校不应该过分注重其结果的研究水准,少开展评等评奖活动。
三 全员参与,勿只重尖子
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即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舍弃多数,面向少数尖子生。人为造成办学条件不平等,生源不均衡,师资不平等,管理力量不平等,学生水平差异很大,所以说应试教育是缺乏社会公平的教育。而当今某些学校为了显示其研究性学习的高水准,也是重点抓住一些优秀学生,创设课题,提供经费支撑、资料帮助和相关平台,老师围着学生转,有似师傅带徒弟,尖子学生舞台广阔,兴趣盎然,如鱼得水,作品颇显水平。而大多数学生只是看客和陪衬,如此研究性学习实乃应试教育的翻版。
四 教师与学生,谁是主角?
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三为主: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状态,这种学习方式显然不适应今天知识飞速增长的时代。而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变过去那种等级式的学习为平等式学习,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是学习研究的主人,老师是配角——既是指导者、促进者,又是参与者、同行者,甚至是旁观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成为真正的现实。最忌讳老师越俎代庖,喧“宾”夺“主”——老师不满意学生的“研究水平”和“进步速度”,自己从后台走上前台。
五 走向开放 勿重规范化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范围广泛,学科交叉,形式多样,与旧的教和学的模式差异很大。某些学校怕研究性学习出乱子,担心学生学无所获,仍把研究性学习看作传统教学法的延伸,关注学生背了多少、记了多少、理解多少,对高考有多大帮助;有的学校对学生的限制条款太多——没有老师的带领不准出校门,不准进网吧,不准到风景点游览,不准男女生2人同行,如此等等。有的在管理中制定一些繁琐的考核程序,要求学生选题与学科知识相关,动辄与师生的考核挂钩,到处可以见到旧的管理模式痕迹。研究性学习的新就新在开放性,开放首先是“放手”,给学生以时间、空间和自由,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允许他们出现一些偏差和挫折,在摸索中慢慢走向成熟,起步阶段不应追求规范化、科学化。
六 它不是大竹筐,啥都可以装
某些学校为了拉伸本校“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把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郊游远足、烈士陵园扫墓、田径运动会、团队活动、艺术节活动都冠之以“研究性学习”的美名,这是不恰当的。虽然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主题,但这并不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带着课题进行探究的主动学习活动。没有特征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能称之为创新。
综上所述,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在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既重知识的接受,又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既重学习结果,更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既重知识的积累,还应重情感的发展;重老师的主导地位,更重学生主体地位。抛弃旧套套,敢走创新路。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必然越来越具生命力。
200305发表于《素质教育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