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擎起北京二中的声誉
孙武臣 发布时间: 2008-01-11 08:40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学,始建于1724年。从有历史记载到现在,二中已有283年的历史。学校处在北京市的中心区域,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灯市东口内务部街。学校是高中示范校,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2006年9月启用了新建的教学楼、报告厅、体育馆、科技楼,以及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和心理咨询、舞蹈、管乐排练厅和各种专用教室,还有大型图书阅览室、教师博物馆、学生博物馆、国粹馆、美术馆、古籍查阅收藏室、电子阅览室、小影院,并开辟了视听墙、棋艺活动区、专业演播室、先进的计算机房,配有数码信息港。
我在北京第二中学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六年时光。56年过去,我仍怀有几分自豪感地说起二中那些永久的记忆。
二中与时偕行,久而弥新,但她始终秉持着“素质教育”这一变中的“不变”。我怀念当年的蔡公期校长(他的哥哥蔡公时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后为日寇所害,牺牲得非常惨烈),他常变换角度地解说“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他有一个重点句:“素质决定最后”。这话与当今所说“未来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相吻合。他反对中学就文理分科和偏科,他说,中学所学知识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基础素质。我欣赏现任校长钮小桦的话:“我们不刻意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上去了,升学率自然高了。”2006年我们几个二中毕业的作家朋友从维熙、韩少华、尹世霖、关登瀛、施亮,还有代表故去的刘绍棠而来的他的夫人,回到了原风格新校舍的二中,谈起母校高升学率、多高考状元时,钮校长如是说。我感佩二中在半个多世纪里对素质教育的坚守。
德育为先是二中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那时学校每月安排一次“时事课”,培养学生心怀天下,变“小我”为“大我”的情怀。那位研究时事的政治老师能把形势讲得颇有理趣,让我们总是期待着下一次。那时学生会组织许多既有教育意义又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先于社会放映,在校园观看电影《以革命名义》,并请到了影片中扮演青年流浪诗人的演员(二中校友)给同学们讲述影片中的意趣。那时的亲切感和兴味感至今犹存。“诗人”的名字忘记了,但他在剧中演唱的那首向往革命的歌,我仍能唱起,唱给二中校友们听,“哪怕是翻过高山,哪怕是越过大海,我要找到你的方向……”
二中的德育也融合在平时的教学中,从而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积淀、感召、感悟的育人任务。我整理过各科老师讲课时那些闪光的语句,直到成人后仍常翻看,它们是我的座右铭。遗憾的是那个并不起眼的本子毁于“文革”,想来心痛,好在格言常不被岁月洗去,所以至今仍能记起许多。比如,物理老师讲支点时说:“人的一生,找到支点最重要也最难。”这是能受用一辈子的警句。
德育就是这样:一首歌、一个故事、一句格言都能在学生心里培育出真善美的花朵,成为有“魂”有“根”的青年。我的一生命途多舛,唯做人心里平静踏实,无愧无悔,真的得益于中学德育基石的坚实。
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二中有许多能将知识讲得温暖的老师。这些老师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做到先储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来自自己的学习,不是来自教学大纲。我怀念语文老师刘明明,她的语文概念不单是语言的工具功能,还凸显它承载思想感情的文学功能。她讲课常联系到许多经典的和现实的文学作品,她是我阅读经典的启蒙老师。我在经典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找到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道理成为我人生的坐标。刘老师的备课笔记和教案至今展览在校荣誉室里,那是二中教师付出心血和严谨治学的精神见证。知识的温暖使我们的学习呈现出“我要学”的主动自觉快乐状态,全无“应试教育”下那种“要我学”的被动无奈痛苦状态。人生最美丽的是学习!只有知识的力量才能启迪人生、激发智慧。
那时候,我们留恋学校的快乐生活,不像现在学生一放学就往家跑,而是投入各自喜爱的课外活动。初中时我是校口琴队员,我们曾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过一台节目,正如今天二中的舞蹈队去过法国演出一样,遐迩闻名。高中时我是校鲁迅文学社成员。我的一篇看印度电影《流浪者》,质疑“血统论”的作文曾获校年度作文比赛一等奖,由此被推为社长,开始忙碌三件事:主编油印社刊《朝花》;组织同学作品讨论会;请名家讲课。荣幸的是,张天翼、严文井、刘厚明、谢添等大家都曾为我们讲过课,著名文艺理论家萧殷还为我们评点作品。最自豪的是我们去邀请老舍先生,就在他的散文《养花》里所写的那个小院,他幽默地说:“鲁迅文学社请我,不敢不去呀!”校领导得知,就扩大为全校师生聆听老舍讲课了。那时二中只有一片露天空地作为会场,我在五月的阳光下,记住了大师两句使我终生受益的箴言:“即使不走文学之路,也要爱文学,因为文学使人性走向完美;要是走文学之路,就要追习经典,否则走不远。”我的文学梦从这里起飞。我至今坚信文学无论怎样变,美的本质特征是永远的不变;为了美而批判鞭挞破坏美的丑,也是永远的不变。美在心中是爱,而爱是文学创作的内驱力。
在没有课外活动的日子里,下了课我们会自觉地做一套操,从校门口跑到二中所在的内务部街西口,再折回,大约1千米。(初一时我们班组织了“跑长征”锻炼活动,我们坚持了近两个学期,累计2万5千里。)跑完后,我们或留在操场为本班篮球队的比赛加油,或回到校园参与和观看露天乒乓球赛。特别是蔡公期校长常带头参加锻炼,他英姿勃勃,球技高超,很少有同学能赢他,他是我们心中的偶像。近两个小时里,我们如同一个个欢腾的音符,汇成一曲“活力颂”。直到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同学们才欢快地离开学校,那青春的潮声才渐渐弥散开去……
实力带来影响力,素质擎起北京二中的声誉。感谢二中的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留给我的无尽的青春记忆。二中仍阔步行进在路上,我祝福我的母校未来——春光尽十分!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曾任《文艺报》文学评论部主任、文学评论家。著有《长篇小说发展论》、《文学经纬论》等理论批评专集,发表《新时期小说创作思潮与现象》、《小说美学》、《现代主义在中国》、《创作主体论》、《散文散论》等140万字的长篇论文。近年来写作随笔、散文约60万字,多篇获报刊征文奖。北京二中1957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