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一颗纯净的心从教
2008年11月04日 作者:李镇西
在帕夫雷什中学参观时,我思考最多的是: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
当然,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有一些技术性的东西,至今还可以拿来就用;还有一些教育观点,也可以在今天赋予新的内涵继续产生指导意义。但今天和上世纪60年代不同,全盘照搬依葫芦画瓢显然是不行的。另外,我隐隐约约地感到,国内一些学校把苏霍姆林斯基当作包装的标签,把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当成炒作,当成了提升学校档次或知名度的招牌。过去我在一所学校任副校长的时候,就跟乌克兰基辅苏霍姆林斯基实验中学签订了建立友好学校的协议。但实际上由于语言不通、交通不便,两校之间很难有真正的交流,所签的协议书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因此,后来到帕夫雷什中学,我就没有签任何协议。我觉得,今天我们学苏霍姆林斯基,不应只有显赫隆重的形式,而在于是不是真正沉下心来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研究他那些可以用于今天中国的教育实践和思想,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本土化。
我认为,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点着手:
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对教育真诚且持之以恒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对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一颗纯真透明的赤诚之心。他对学生没有半点私心,对教育没有功利之心,从没想要通过学生来发财,通过教育谋取教育以外的东西。教育就是他的宗教,学生就是他的上帝。他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教育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
曾经有一位波兰学者在参观帕夫雷什中学后说:“我在这所学校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是不怕校长的!无论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总会有一群学生围上前去,而这个时候,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会呈现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容。”是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纯真的人,面对纯真的学生,纯真的事业,他从没有想过要借教育而名扬天下、流芳千古,但他的名字和事业却因此而不朽。
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独立思考、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品格
苏霍姆林斯基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同时又是真诚的人道主义者,是忠于真理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因此,教育对他来说,不是为了应付上面的差事,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培养有高尚情操且终身幸福的人。他当然要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但他首先忠于的不是上级文件,而是学生的心灵,当两者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他首先选择学生。
他痴情于学生和教育,因此赢得了包括列宁勋章在内的众多荣誉。同样,由于痴情于学生和教育,他多次对违背教育规律,侵犯儿童心灵的指令予以坚决抵制,和一切形式主义的教育作不妥协的斗争,因而也遭到了官方粗暴的批判——在他去世前3年,这种批判达到了高潮。但他毫不屈服,依然我行我素,在远离莫斯科、远离喧嚣的帕夫雷什中学走自己的路。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差点被开除党籍。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几乎成了当今中国每一所学校最响亮的口号。可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这绝不是口号,而是贯穿一生中每一天的具体实践。追求真理、忠于心灵、坚守良知是苏霍姆林斯基作为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格。
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目中有人”的教育观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独特的定义。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不是考试的机器,不是成绩单,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精神的宇宙。
在苏霍姆林斯基从事教育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普遍流行说当今是“科技时代”、“数学时代”,“电子世纪”、“核子世纪”。苏霍姆林斯基则鲜明地提出,当今首先是“人的时代”、“人的世纪”!因此,他所有的教育研究、探索和实践,都是对准人的心灵,都是为了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让每一个从自己学校走出去的人,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这里所说的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当然包括道德因素,即只有给别人以爱和幸福的人,自己才能获得爱和幸福。但同时又不只是道德因素,也有智力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未来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工程师、医生和未来的钳工、车工乃至泥瓦匠、炊事员等都应该具备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智慧和创造性将在劳动中起主导作用,所有人都应当是富有智慧的人,善于创造性地思考。有人曾经质疑: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同他一样赫赫有名的杰出人才?进而怀疑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伟大,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很偏颇的。
一个人能否成为科学家甚至获得诺贝尔奖,更多和他的天赋以及家庭教养、学校教育有关。如果我们只盯着学生是否获得了这样或那样的大奖,是否考上了清华、北大或哈佛、耶鲁,而忽略了培养无数善良、勤劳、富有智慧的普通劳动者,这其实是教育的悲哀!对比当今中国教育的实际,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
现在中国的教育科研不可谓不热闹,应当说,绝大多数都是脚踏实地面对实际的真科研,但为装潢门面脱离实际甚至自欺欺人的假科研也为数不少。我们应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不能把科研的目光老盯在上面的精神上,而应该把教育科研的目光对准具体的学生,对准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育科研不是上面下达的任务,而是教育实践本身提出的课题。今天看来,苏霍姆林斯基有许多教育思想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关于人性的教育、关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关于研究性学习等。但这些观点都是苏霍姆林斯基面对教育实际得出的结论,他的教育科研是真教研,是充满感情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实践。对他来说,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不是两件事而是一回事。教育科研不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的脑力劳动,而同时也是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心心相印的体力付出。
因此,身为校长的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兼任语文教学,几十年不间断地研究这门课的教学问题。他曾试办6岁儿童的预备班,接着又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在10年内跟踪观察和研究了解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各种表现。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他去世后,人们从他的笔记本上看到,他曾先后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我不知道,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还能不能找到第二位这样的教育家!另外,他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现形式更多的是案例,是教育手记。因此,他的著作非常平易近人、可读性强,并且富有文学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告诉我们,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深刻又往往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少年马克思在作文中曾这样写道:“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后世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也可以作为苏霍姆林斯基和他事业的写照,因为苏霍姆林斯基做到了。我想,今天我们最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的是——怀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心,从事纯净朴素的教育!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李镇西)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4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