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ysuschool.com/u/nattapol/index.html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23/7/5 17:31:00
恋上一种APP生活

恋上一种APP生活

 

当清晨的大脑意识还未完全恢复时,摸索出床头的手机打开朋友圈挨个点一遍赞已成为很多人一天生活的开始。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无所不包,石斧、书、电话、电视、服饰、房屋,媒介的传情达意的特定方式能改变人的所见、所听、所触、所尝、所嗅,因而能改变人的所知和所为。不得不说,2013年之后的智能移动互联时代,正是这些指甲盖大小的APP重新定义了生活。

人类的传播媒介从上古时代的甲骨文到古登堡发明的能够快速批量复制的印刷术,从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到摩托罗拉发明手机,媒介一直在改变,让内容表现力更加丰富,内容的生产、复制、传播、消费更方便、快捷、廉价、广泛。但是媒介的更新换代从来没有像21世纪那么日新月异。

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台iphone,宣告着手机进入智能时代。当人们以为手机给人们带来移动通讯的方便时,民众或许没有意料到手机有一天会以这样井喷式的“无所不为”地“侵占”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功能机、第一代iphone仿佛已经远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

 

如今,人们已经不敢去想象如果手机不智能了,手机没有互联网了该会是多么地心塞。当手机撞上了互联网,其爆发出来的能量无疑是火星撞上了地球,不过几年时间,中国手机网民就已经占从2008年的37%骤升2012年的74%20087月,苹果公司将APP Store的概念推向市场,如今AppStore中拥有的App已经突破了100万,下载次数则以亿计算。审美与价值观多元化和对内容的需求长尾化促生了各种各样的APP,而每一种APP都有一批拥趸,在APP的江湖里,似乎不再会产生独步江湖的领袖,也正因如此,对于下一代数字原住民的受众来说,传统媒体也许将完全失去话语权。

我们且不去畅想未来人机完全合一时人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的神气和轻松。当下,随时随地在线、多任务运行、丰富的交互体验、越来越大的屏幕、强大的运算与存储能力、触屏及手势、各种sensor与其他服务间的互通能力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彻底颠覆。

APP规划生活不再是GEEK们的专利,而成为普通人的时尚,我们似乎可以很确定地说,人类已经迎来了全民App的时代。

人们曾经戏称出门必带三小件“钥匙手机钱包”,那已经是遥远的过去式了,如今钥匙和钱包都浓缩到手机APP里了。让手机帮我们寻找附近的餐馆,让手机安排一场意外的浪漫邂逅似乎已经成为了手机理所当然的基本配备。旅行、购物、交友、学习、运动、健康管理等等无所不包。

“我是手机监督控,我希望我的手机能帮助我改掉所有的恶习。把自己想要改掉的坏毛病输入到手机里,手机摄像头可以24小时监督我,一旦摄入卡路里超标,手机就会夸张地大喊‘猪!还吃!吃完直接送屠宰场!’减肥时这个应该很好用!”这条评论摘自国内最大的手机互联网门户3G门户举办的“手机梦想家”活动。

根据统计三成的用户希望未来有更多应用能赋予手机24小时智能生活管家的职能,全方位、最大化提供各种生活相关的优化方案,如便捷测试所需营养成分及解决方案、吃饭时间地点、菜式及热量,这些信息都由手机随时给出最优化的方案。

狂热的技术粉丝们往往会把技术的革新看作一切事物的救星。犹记得网络上斥责中国人沉迷网络不热爱阅读的种种传闻,已经习惯人机合一的智能移动互联时代的网民们开始纷纷声援,手机连上了移动互联网,可以充分利用乘车、休息的零碎时间,让阅读变得随时随地。但也不能否认,手机智能化之后,各种APP 也还将社会交往、搜索、消费等行为变得随时随地。时间也被碎片化,不间断的后台朋友圈的呼叫,支离破碎了完整的时间,但是我们还会在这个温柔乡里偶尔对自己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事实上,数据显示,人们在APP上花费的时间分配80%献给了游戏和社交。APP带来的各种便利其实并没有让中国人的阅读量增加多少。与这种虚假的信心相同的是APP时代人们对社交APP的依赖。

杰伦·兰尼尔在那本影响力巨大的小册子《你不是一个插件》中曾如此说:在前fackbooks时代,你必须成为某人,才能与他人分享信息,然而如今,你只有在与其他人分享一切后,你才能成为某人。更糟糕的是,它将所有人之间细微玄妙的社会关系都粗暴地捏合为一种冷冰冰的友谊这似乎也可以用来定义今天中国民众的手机必备APP“微信”。在朋友圈分享内容和点赞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手段,而并不在于其分享的内容是什么,于是也有了“牙疼得肝颤”还攒了一批赞的笑闻。同理,个人分享出去的内容,满怀期冀无限遐想在线好友的关注,事实上很有可能只是孤芳自赏,对于智能移动互联时代缺乏归属感,个人意识高涨的网民们来说,网络不仅放大了个体的孤独感,又利用创造的技术空间使这种孤独感本身成为共同语言,我们基本生活在一个冷漠的时代,却又处于如此庞大的他人信息的包围中,只要想做,就可以轻易地获得这些信息,可就算这样,我们对别人还是一无所知,如此,APP智能运用也许只是便捷我们日常一部分生活方式,但某些核心的生活本质依然顽固地没有改变。所以,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能够更好的重叠在一起恐怕是如今更多手机网民们的期待,当然,这也是一种趋势。

社交APP也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同时也促使了APP的社交化,所谓“臭味相投”、“人以群分”,好友/联系人因其共同品位、兴趣爱好,天然具有过滤器功能。联系人转发文章,意味着他为文章的可读性、可靠性背书。从某种意义上说,线上好友构成了整个外部世界。由此也导致了博客的急速衰落,微博、微信的快速成长。140个字的微博更便于线上好友之间传播,而长篇大论的博客则成为社交APP的禁忌。

在手机和互联网合体的世界里,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APP将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舒适,而我们也在不断地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数字化,这已经是一种事实。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在手机这块巴掌大的自留地里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不能不说仅仅是一种意淫,就如安德鲁·基恩所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nattapol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生活因感动而精彩,理想在创造中放飞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