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19/1/10 20:44:00
>>天赋、兴趣和好奇

在国人最关心的前五件事里,一定有教育;在国人最不满意的前五件事里,也一定有教育。在这新的开学季,教育又会成为媒体的热点、全民关注的话题。教育真正成了最大的国计民生------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教育当然关乎国家大计;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教育当然关乎百姓民生。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在使人成为好人、成为有用的人;教学的目的在使人快些成为好人、快些成为有用的人。

人有千面,禀赋各异。郎朗宜于弹琴,姚明适合打球,陈景润天生是研究数学的料。如让他们互换身份,让郎朗去打球,让姚明去弹琴;或者让陈景润去弹琴打球,郎朗姚明去研究数学,我相信他们一定都是平庸之辈。所以教育的第一使命,不论学校还是家庭,皆在发现孩子的天赋。

做一样事情,有天赋者和无天赋者,结果有天壤之别,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秉天所赋施以教育者,很可能成为天才。翻译家傅雷先生,有傅聪、傅敏二子,他让傅聪学钢琴,却不让傅敏学钢琴,理由是他觉得傅聪有艺术天赋而傅敏没有。其后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家正说明傅雷先生有识子的慧眼。大名鼎鼎的胡适先生,1910年留美时本来先入康奈尔大学学农科,开学之后他发现自己太不适合这门学科了:一般同学认识的植物他不认识,上实验课同学们实验做完了、用作实验的苹果都吃了,他的实验还远未结束,为此他很苦恼。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后,情况变得大不一样了,也才有了今天我们大家知道的胡适。可见天赋若被错用或埋没,天才便也平常。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发现孩子的天赋最重要,有天赋方可成为天才。

教育的第二使命,在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对一件事情有兴趣,甚至于痴迷,循着兴趣去发展,即便天赋平常,也可得相当的成功,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

教育的第三使命,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小孩子一点一点的了解世界,了解多少、了解多深,与好奇心有莫大的关系。有了好奇心,就可以产生出兴趣;有了好奇心,就能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世间许多伟大的发现,都得之于对世界好奇。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就出于对苹果落向地面的好奇啊!

而课堂上老师不停地讲题,课后学生没白没夜地做题,能给出标准答案求得高分的训练,早离开真正的教育十万八千里了------学习成了一项沉重的负担、一件痛苦的事情,天赋被标准答案淹没了,求知的乐趣被题海的苦涩取代了,好奇心让严重缺乏睡眠的困顿窒息了!这样的教育教学不是在育人,而是在毁人。

这就是我的教育教学主张。

su666666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感悟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su666666/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