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纪念戴安娜逝世十周年
2007/8/30 17:08:00

戴安娜简介

· 英文名:Diana Spencer
· 中文译名:戴安娜·斯宾赛
· 生日:1961年7月1日
   出生于英国诺福克,
   是爱德华斯宾塞伯爵的小女儿
· 忌日:1997年8月31日
· 结婚:1981年7月29日
   与威尔士亲王查理斯结婚
· 离婚:1996年8月28日
   双方解除婚约,戴安娜获准保留
   “威尔斯王妃”头衔
· 逝世:1997年8月31日
   因车祸死于法国巴黎
· 葬礼:1997年9月6日
   葬礼,安葬在她父亲的家族墓地,
   北安普敦郡的奥尔索普

难忘戴安娜:
- 许多人难以忘怀,因为他们曾是16年前那场“世纪婚礼”的见证人。1981年2月29日,同样的万人空巷,迥然的气氛情绪,伦敦是欢乐的海洋。那一天,戴安娜披着7米多长的婚纱,在圣保罗教堂与英国王储查尔斯立下永生相爱的誓言,那情景恍如昨日,白金汉宫阳台上的“世纪之吻”仍历历在目。如今曲终人去,天上人间……

戴安娜王妃的悲喜人生

童话般美妙的婚姻最终破裂

 

  1997年8月31日,当戴安娜王妃于巴黎车祸中香消玉殒的死讯传出时,世界仿佛陷入了刹那间的寂静。

  如同玛丽莲-梦露猫王之死,戴妃之死也被渲染出神秘离奇的色彩。是为摆脱传媒而致罹难,是司机酒后开车所致,或是被英国情报机构谋杀,令戴妃与男友法耶兹的双双遇难变得扑朔迷离……

  传媒将她推上了储妃宝座

  当戴安娜穿上那件象牙色婚纱,成为童话故事中的幸运灰姑娘,在近百万国民的狂热欢呼声与全球7.5亿电视观众的瞩目下,如愿以偿地与查尔斯王于深情相吻之际,无疑还来不及深想传媒在她的生活当中已经扮演和将要扮演的角色。当时,她已深深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爱情的幸福之中。而查尔斯王子,也并非对这盛大的时刻无动于衷。他站在窗边,俯看万民欢天喜地的场面,感动得差点流下了眼泪。那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甚至露宿街头,只为一睹这场世纪婚礼。事实上,戴安娜并不是他选择的王妃。戴安娜是英国王室和英国报刊共同选择出来的王妃。甚至可以毫不夸张他说,戴安娜能有机会成为威尔士王妃,完全是拜英国传媒之赐。在她成为王妃之前,她与传媒的微妙关系便已开始了。

  查尔斯王子一直不乏门当户对的追求者,却迟迟未能成婚,这与传媒有着莫大的干系。从那时开始,传媒已表现出对王室新闻尤其是绯闻的异常兴趣,倒处搜罗王子身边所有女性的有关资料(据说他们对王子身边1米之内的女士都会进行调查),从而对不少恋情起到毁灭性的打击。

  捷克美女、女伯爵安杰卡·拉成斯基本来是极有希望的一位。王室邀请她北上接受著名的“巴尔莫勒考验”(凡初步被王室接受者,必须通过此一考验),被新闻界探知后,无孔不入地找到安杰卡采访。结果安杰卡因犯与新闻界谈论此事之大忌,被毫不留情地逐出情网。

  惠灵顿第八世公爵的女儿简·韦尔斯利小姐,据说是查尔斯第一爱上的女子。她与查尔斯青梅竹马,两情相洽。虽然她本人是新闻工作者,但她憎恨新闻界的追踪;当她和王子恋爱的传闻达到高潮时,她发现有半打记者在她门前的台阶上“安营扎寨”。这令她对“威尔士王妃”这个位置退避三舍。

  达维娜·谢菲尔德差点成为美丽的威尔士王妃。这位有贵族血统的女子几乎通过了所有考验,离储妃宝座只一步之遥了。这时,她的一位前情人却在报纸上披露了他与达维娜如何在玫瑰

别墅里共度36个月的时光。查尔斯曾很现实他说过,他并不要求未来的王后一定是处女,但他无法容忍被公众谈论妻子的贞洁问题。这段恋情自然告吹。

  戴安娜的姐姐莎拉·斯宾塞也一度有希望成为王妃。然而,没把“蠢笨、肥胖”的戴安娜放在眼里的莎拉却未免太自作聪明了。她接受了某杂志的采访,一番自以为高明的言论极大地伤害了查尔斯的自尊。她说:“查尔斯是一个极好的人,但我并不爱他。……如果他向我求婚,我会拒绝的。我不会嫁一个不爱的人……”

  与王室关系深厚的蒙巴顿将军,一心想把孙女阿曼达·纳奇布嫁给查尔斯。阿曼达被视为正式候选人,宫廷中人认为,他们的联姻已成定局。但不久传媒即爆出阿曼达与某位年轻外交官的“友谊”,令这桩婚事搁浅。蒙巴顿将军被暗杀后,阿曼达完全失去了出线机会。

  于是,幕布拉开,戴安娜在社交舞台上出现了。她尚未了解传媒的力量,但在本能的驱使下,她对每一位记者都展露天真的笑容,赢得了传媒的好感。凭着那副灿烂的笑容,她也获得了王室的首肯。小报记者经过一番深挖苦查,发现她是位“全无过去”的姑娘(即未交过正式男友),从此大局己定。传媒对戴安娜的偏爱煽动了民意:公众希望戴安娜成为他们的王妃。结婚前两个星期,查尔斯曾想反悔,但已无能为力。以大局为重的王室命令他:“闭上眼睛,想想英国!”

  这样,一桩不幸的婚姻就在传媒的推波助澜下走向盛大的那一刻。从此,王子和王妃都必须在公众的瞩目下扮演某个不完全属于自己的角色——不管他们是否愿意。

  如果不是在报刊传媒如此发达、公众好奇心如此强烈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确信,成为王妃的将不会是戴安娜,英国王室的历史也将全然改写。

  可怕的是,传媒本身也是盲目的。他们并非有意识、有计划地去进行一番事业,而是被偶发性的事件所左右。他们不由自主地参与,却无法预知自己的杀伤力。他们并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也不愿对所有的后果负责。驱动他们的,并不是社会责任感或新闻职业道德,而是商业机制:销量。公众想知道关于王室的消息,他们就不顾一切地去发掘,高价收买情报,鼓励任何情况下的偷拍甚至窃听。

  在传媒的追逐下,王子与王妃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高度透明化了。本来可以私下解决的分歧、误解,本来还有转圜余地的婚外情,都由于传媒的参与并随之成为大众话题而失去了调和的可能。

  一半是表演 一半被偷窥

  婚后一年,传媒继续带动公众舆论,对这个还未读完高中、功课属于差生的王妃进行了神化。连戴安娜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会这么快就成为公众心目中的偶像。她的面孔出现在每一本杂志的封面,有关她的鸡毛蒜皮也充斥了大小报刊。起初她怀着极大的喜悦与惊讶,热切地寻找报刊每一段提到自己的文字。这离她用鸡蛋涂别人的汽车、乱按别人门铃的日子才12个月;而这之前,她更只是一个靠给姐姐和女友做清洁工每小时挣1英镑的“灰姑娘”。

  戴安娜不再是一个普通人,而已经成了一种身份、地位,一个符号。这个变化太大了。在传媒前,她必须保持优雅的风度。甜美的笑容;她的发型、服装乃至手势都可能成为人们竞相效仿的对象。她的生活有一半是在传媒面前表演,另一半则被传媒偷窥。

  仪态万方、投身慈善事业的戴安娜王妃被传媒捧到云端。她成为英国众多报纸尤其是小报的主要报道内容;她成了王室最受崇拜、最受欢迎的人。

  英国王室从未有过如此引人瞩目的王妃。他们无法容忍一介平民女子遮掩了王室的光辉。受伤最深的是查尔斯王子,婚前,他备受关注;婚后,他却日益成为陪衬。毕竟,戴安娜是嫁给他才有了今日的地位,他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凡戴安娜所到之处,必定引起巨大的轰动,人们蜂拥而至,夹道欢迎。对查尔斯,人们似乎视而不见;有一次,当他们发现车里走出来的是他时,竟发出了失望的抱怨。对此,任何一个丈夫都很难平衡自己的心态,何况,他还是一名尊贵的王储,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在人前,他们继续扮演恩爱夫妻的角色;在家里,这对没有共同爱好、文化程度相差甚远的夫妻争吵日益增多。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戴安娜在王室的巨大压力和查尔斯王子的冷落下,性格出现分裂:一个永远面带微笑的王妃和一个暴躁易怒的妻子。童年时因父母离婚而埋下的贪食症隐患重新爆发了。这种患者体重往往正常,但她们觉得身体在发胖、变丑而厌恶自己;她们总是面带微笑,但背后却是烦躁和怒气。贪食症令戴安娜与王室的相处更为困难。在公众面前得到越多的掌声和喝彩,在王室她就会得到更多的冷淡。她曾对小报记者莫顿倾诉,她很努力,想做到最好,但无论怎样,王室都不会有一个人夸奖她。她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也越来越依赖传媒。

  戴安娜没有想到的是,传媒这么快就会背叛她。传媒对她的兴趣很快就从亲善活动、发型衣饰转移到绯闻,而且他们很快发现,这会令报纸更畅销。

  传媒最早捕捉戴安娜的绯闻,是在1986年,孤独的王妃常找保镖巴里倾诉心中情感,不久,巴里即被调离。第二年,巴里死于摩托车车祸。小报声称戴安挪和巴里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英国M15安排了这场意外。

  1987年,戴安娜与银行家菲力·邓恩的交往成为各报纸的花边新闻。

  1989年,戴安娜与休伊特传出绯闻。

  1990年《太阳报》发表了戴安娜与意大利司机托尼深情吻别的照片。随后,《太阳报》采访了托尼,以《我将永远珍惜戴安娜的吻》为题刊登了这篇报道。

  1992年8月,《太阳报》又爆出戴安娜与吉尔比谈情说爱的电话录音,并特别设立电话热线,凡接听整段录音收费11英镑,结果当天傍晚,收听录音的人数已逾两万。

  这一切令查尔斯王子更为激怒,也令王室脸面无光。可以说,查尔斯与王室对戴安娜不仅仅是冷落,还有憎恨,还有厌恶。

  水能载舟 水也覆舟

  戴安娜决心报复。她决定利用传媒的力量去打击查尔斯并击败卡米拉这位令她如鲠在喉的情敌。1992年,她授意莫顿写了一本《戴安娜:她的真实故事》,首次披露戴安娜因为备受王子冷落,几度自杀的悲情,并谴责卡米拉是他们中的第三者。果然,全世界都同情她了,卡米拉被传媒指为破坏王储婚姻的“元凶”。

就在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不幸逝世3周年前夕,英国媒体又传出了一段关于她与一位普通心脏外科医生之间的“真挚爱情故事”。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在戴安娜1997年5月访问巴基斯坦时,曾和巴基斯坦著名板球手伊姆兰-汗有过一次私人谈话。伊姆兰说,戴安娜希望他扮演“月下老人”的角色,为她和一位心脏外科医生牵线搭桥。这位名叫哈斯纳特-汗的医生是巴基斯坦裔,在伦敦的一家公立医院工作。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戴安娜在3个月后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星期日电讯报》说,伊姆兰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说,他确信戴安娜与哈斯纳特-汗陷入了深深的爱情之中,并且这段恋情长达两年之久。戴安娜还曾表示,希望与哈斯纳特-汗结婚。

  另据报道,1990年,哈斯纳特-汗在医院与出席一个慈善活动的戴安娜相识。之后,他们开始了朋友之间的交往。戴安娜曾经前往哈斯纳特-汗在切尔西的公寓探望。1995年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姻正式破裂后,哈斯纳特-汗向戴安娜伸出了有力的大手。但世俗的偏见以及金钱、地位和流言蜚语等等,将这段深沉的爱情埋葬了起来。

  哈斯纳特-汗本人从未向外界透露过他与戴安娜之间的恋情,但他出席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戴安娜举行的葬礼。哈斯纳特-汗的一位亲戚说,他可以肯定,哈斯纳特-汗与戴安娜之间有着真挚的恋情,“哈斯纳特是被戴安娜的人格所折服,不是因为她的美丽,而是她的博爱。”

  斯人已逝,唯真情永恒。虽然戴安娜总被个人感情的传闻围绕,但她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风中之烛”般令人神伤的美丽。只愿戴安娜的悲剧不再上演,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对于英国人来说,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的去世,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此后的10年里,英国人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们懂得了集体形式的情感宣泄。10年过去,戴妃的存在带来几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她动摇了英国君主政体并加速了它的现代化;她帮世人消除了对艾滋病的偏见;她坚决支持反对地雷的运动……

  对戴妃的形象,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使得戴妃至今仍然逗留在英国人的生活中:那就是戴妃总是和蔼可亲的样子。10年来,对于大多数英国人来说,她依然活着。

  促使君主制走向现代化

  本报综合报道 英国王室与民众间的距离感,让王室本身也感到落后于时代。在英国历史上,要求平民化和现代化的微型改革也曾不断出现。但戴妃的加入开始让王室的“现代化”加速。

  王室的一股“清风”

  英国王室是悠久历史以及尊严与权力的象征。即便是在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英国王室也总是过着与赛马、森林和威尔士小狗有关的19世纪田园生活。在戴妃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英国君主制的民意支持率跌到低谷,仅有66%的英国人认为应保留英国王室。

  1902年,爱德华七世开放了国家议会仪式;1932年,乔治五世通过传媒把圣诞祝辞送到千家万户;1969年,一部纪录片把王室的“神奇世界”展示在平民面前。以灰姑娘姿态成为王妃的戴安娜,更加速着英国王室现代化的进程。对英国王室来说,“应运而生”的戴安娜就像从沉闷中冒出的一股“清风”:亲切的笑容,与普通民众的直接交流,进而掳获了全英国人的心。

  英国女王几乎从不接见普通民众,这使得王室保持着一种神秘感。在很多人看来,女王参加戴安娜葬礼时过于严肃,甚至有些铁石心肠。于是,主张废除君主制的英国人增加了1倍。民意专家罗伯特·伍斯特说:“英国王室也借此意识到,君主政体的存亡取决于民心向背。”事实上,英国君主制正悄然发生变化。英国女王已同意改变长子继承制度,并允许女性后代继承王位时拥有同等权力。她的孙辈们走得更远,与外界的接触正变得越来越广泛。

  在戴妃去世2天后,美国作家卡米尔·帕格里亚曾表示,由于戴妃的存在,英国君主政体获得了现代性。

  慈善事业有成就

  即便如此,英国王室的选择仍然有限。尤其在慈善事业上,戴安娜设立了王室难以逾越的标准。她善于利用自己高贵的地位推动慈善事业,她曾经做过200多个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并且亲躬其事。即使与查尔斯离异后,她也担任了国际红十字会大使等重要职责,还倡导地雷的废除。戴妃不理睬世人对

艾滋病的偏见与畏惧,主动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她以对癌症、艾滋病、酒精中毒、残障病患者付出的巨大同情与支持赢得了世人尊重。

  戴妃对慈善事业的热衷,无疑影响了查尔斯,如今,查尔斯王储基金会已为那些专门救助年轻人的慈善组织募集了大量资金,他还因为对环保事业的热心而赢得普遍尊敬。

  对于王室成员来说,戴安娜的影响也巨大。查尔斯以戴安娜的方式抚养和教育孩子,两个孩子被送到地方的幼儿园,这打破了皇家的传统。查尔斯8岁前,一直都以私人家教的方式学习。戴安娜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普通的英式教育。1989年,哈里王子来到威廉所上的维泽比学校——一所位于伦敦诺丁山的男子学前班。另外,查尔斯还借鉴戴妃的方式,改善卡米拉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如今,卡米拉的民意支持率已从当初的15%上升到38%。但在英国民众心目中,戴安娜勇于追求个人幸福、同情弱者的优点,都是她所憎恨的女人无法比拟的。

  2 建设更富同情心的国家

  本报综合报道 当年下葬时,戴妃被一副炮架(一种支撑枪炮射击或操作的框架结构)抬进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名人墓地)。据布莱尔的媒体顾问坎贝尔透露,之所以选择炮架而舍弃马车之类的工具,是让民众能更清楚地看到他们的王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戴妃去世前还是六个军团的荣誉团长。

  然而,戴妃生前参与的最后一个事业不符合军人身份:提倡废雷。她对公益最杰出的贡献,当数为全球反地雷运动奔走呼告,生前曾多次亲赴安哥拉、波黑等战乱地区,探视当地因触雷而导致伤残的平民。正因为她的影响力,使得这些以往不被关注的弱势群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她的支持下,“国际反地雷运动”蓬勃发展,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非官方组织,在戴妃支持禁雷法案(blog)后名声大振,先后获得60余个国家、上千个团体的加入。到本世纪初,全世界超过135个国家签署禁雷条约。戴妃首倡义举,功不可没。

  同情弱者的“政治家”

  戴安娜与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向来不和。在撒切尔夫人看来,英国从来不存在“社会”概念。

  1987年,撒切尔夫人对一位女性杂志的记者说:“英国只有一个个男人和女人以及他们组成的家庭。”撒切尔夫人强调个人责任,但戴安娜认为,如果不对社会弱势群体予以重视,他们将变得更弱。戴妃倒认为,英国政治体系中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社会。“我们应注重这个社会,并关爱人民。”

  当撒切尔夫人下台后,接班人梅杰败于布莱尔之手,而布莱尔所在的工党获得戴安娜的支持。大选前夕,布莱尔曾经与戴安娜有过两次秘密会谈。

  据布莱尔媒体顾问坎贝尔回忆,戴安娜表示自己“将力所能及地帮英国工党”。坎贝尔称:“她的皮肤很好,讲话时脸上容光焕发,我常忘记她说了些什么,因为我已迷失在她的美貌中。”

  如今,坎贝尔对戴安娜的评价冷静了许多,他说:“在某种意义上,她是一位政治家。我不确信她是否会最终接受担任工党非正式的职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她试图利用自己的影响和声望促使英国成为一个更趋现代化和更富有同情心的国家。”

  3 带领英国走向自我解放

  本报综合报道 在英国民众看来,戴妃对推动英国人情感的表达,无疑起巨大的示范作用。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些表达方式在英国人看来不再是一件尴尬的事。

  王室的最大“叛逆者”

  戴安娜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她没打算过那种保守的宫廷生活。英国一向主张无条件地忠于王室,这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发展。到戴安娜与查尔斯结婚时,英国的保守气氛已有所动摇。人们的生活逐渐丰富起来,民众对王室宣扬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美德变得越来越不恭顺。即便在英国王室内部,这些美德和顺从也发生了动摇,而戴妃无疑是这些美德和顺从的最大叛逆者。

  英国作家蒂娜·布朗在最近出版的戴妃传记中披露,当她问英国首相布莱尔“戴妃是否找到了一条王室成员生活的新道路”时,布莱尔回答说“不,戴妃找到了一条英国人生活的新道路”。上世纪80年代,英国人普遍具有一种强烈拜金情结。当进入90年代初时,英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寄托,成为一个忏悔的年代。在听到戴妃去世的噩耗前,英国人变得更热衷于寻求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东西。在公众面前拥抱、接吻甚至流泪,戴妃毫无顾忌。她的真诚感动了她所接触的民众,并以她个人独特的魅力获得了民众的信任。分析认为,她常常同情弱者,因为她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

  走出王室流露真情

  1995年11月20日,戴安娜接受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广角镜》访问时,表白了十几年来王室婚姻的恩怨,承认曾饮食紊乱,曾试过伤害自己,曾与希维特交往,曾对丈夫不忠。在全球2000万观众面前,她道出了自己不想离婚,希望主宰个人命运的心声。当观众在电视上看到如此真诚的戴安娜时,她立即获得了大家的同情。她的感情流露,她对压制人的传统教条的抗争,都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与查尔斯离婚后,戴安娜开始着手确立以后的生活目标,她甚至放弃了曾付出心血的慈善机构的领导职务,梦想与新男友结婚。这个人就是在伦敦医院工作的巴基斯坦人哈斯纳特,戴安娜希望与这名医生一起过隐居的生活。然而,她已经不能做回普通人。之后,她有了男友多迪·法耶兹。

  敢于挑战王室传统

  戴安娜选择两位穆斯林男友一事,考验了英国工党的宽容度。这种选择说明,戴安娜不在乎一些英国人的看法。

  戴妃去世后,主持英国平等和人权委员会工作的黑人(blog)政治家特雷弗·菲利浦说:“戴妃毫无保留地拥抱现代化、拥抱多文化、拥抱多种族。”他认为,戴妃是英国有色人种黑夜中的明灯。

  在戴安娜最后的岁月里,她与自己所在阶层的人绝少来往,更多与娱乐界和时尚界的人士打成一片。在交往的人当中,有来自各国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其中甚至包括同性恋者。在英国传统中,这是不可思议的。她试图向人们证明,无论什么人都可成为这个世界的明星。其实,戴妃已经多次这样展示过自己。

  1985年,在一个庆祝查尔斯37岁生日的宴会上,戴安娜突然从王室成员的座位席上起身,走到舞池中央,开始翩翩起舞,查尔斯当时惊呆了。戴妃的这一举动,或许并没有真正取悦查尔斯,但却以此解放了英国人。

  灰姑娘

  走向女性主义

  本报综合报道 假使戴妃还活着,她今年已经46岁,或许正与一位新男友生活在纽约曼哈顿,还能像现在这么受欢迎吗?很难说。戴妃英年早逝,赢得了全世界民众的同情与关注。

  身为名人是尴尬的,对名女人来说尤其如此。《英国第一家庭》的作者德国作家汤姆·利文说:“宣扬名人的一个特征就是:媒体刚开始会千方百计地捧他们,接着又写他们的没落之路。如果戴妃还活着,她一样要经历这样一个没落过程。”其实,在她最后一个夏日度假中,戴安娜已经呈现出这种没落的迹象。由于体重轻微增加,很多人怀疑她已有身孕。这种近距离的关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的,但戴安娜不在乎。

  被称为“激进的女人”

  1995年,她公开承认自己饮食紊乱,这使许多原本面临同样问题的人得到安慰。对戴妃来说,她拥有普通女人所拥有的烦恼,担心体形变化、担心情感危机。更重要的是,这种公开承认摧毁了她们的烦恼。在她们看来,王妃也为身材发胖苦恼,美人也会失去丈夫。美国女权主义者诺米·沃尔夫说,许多人批评戴妃“美国式的情感方式。她很激进,激进不仅表现在口头上,而且体现在行动上,但她是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由于她的激进,很多女权主义者预言她与查尔斯的婚姻将最终破裂。在戴安娜与查尔斯结婚当天,英国一本女权主义杂志刊登了封面文章(听歌),题目为《千万别这样》。文章中写道:“从1981年7月29日开始,对于这个脸色惨白的女人来说,这段充满欺诈而又令人沮丧的婚姻就已经结束。她走进了一个古老家庭,她身上的丝绸结婚礼服,看起来就像是一块裹尸布。”

  当戴妃去世时,很多女权主义者终于看到了她对体制的抗争。女权主义者将她称为“令人难以置信的超级明星”。事实上,她对性别的平等不真正感兴趣。美国《时代》认为,戴妃之所以反对英国王室的家长制,只是因为她认为这是一个过时的制度,不是因为其中的男权主义。对于戴妃来说,她追求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爱与被爱。

 

戴安娜王妃逝世10周年
戴妃的珍贵图片--平易近人 戴妃的珍贵图片--高贵的王妃 戴妃的珍贵图片--车祸现场 戴妃的珍贵图片--两人已貌似神离
戴妃的珍贵图片--妈妈的爱 戴妃的珍贵图片--双手合十 戴妃的珍贵图片--一家人的幸福 戴妃的珍贵图片--幸福的生活
戴妃的珍贵图片--幸福的家庭 戴妃的珍贵图片--甜美笑容 戴妃的珍贵图片--头代皇冠 戴妃的珍贵图片--难忘灿烂笑容
戴妃的珍贵图片--高贵的王妃 戴妃的珍贵图片--人们心中的完美的王妃 戴妃的珍贵图片--令人羡慕的婚礼 戴妃的珍贵图片--幸福的全家
戴妃的珍贵图片--满脸倦意的时候 戴妃的珍贵图片--亲密的爱人 戴妃的珍贵图片--人们心中的王妃 戴妃的珍贵图片--曾经甜蜜的生活
戴妃的珍贵图片--红色高贵大方 戴妃的珍贵图片--王室的历史 戴妃的珍贵图片--飒爽英姿 戴妃的珍贵图片--王妃的微笑
戴妃的珍贵图片--陷入沉思 戴妃的珍贵图片--戴妃的婚纱照 戴妃的珍贵图片--戴安娜幼年时 戴妃的珍贵图片--英国民众献给戴安娜的花束
戴妃的珍贵图片--当年与查尔斯结婚的幸福时刻 戴妃的珍贵图片--十几岁时的戴安娜与小马在一起 戴妃的珍贵图片--曾经欢乐的一家人 戴妃的珍贵图片--珍贵的全家福照片
戴妃的珍贵图片--世纪婚礼 戴妃的珍贵图片--气质不凡 资料图片:戴安娜王妃逝世10周年-生前经典照片 戴安娜逝世十周年 多迪-法耶兹之父有话说(图)

Terry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社会新闻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