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人物评传。在安史之乱中,张巡与许远齐心协力坚守睢阳,最后城破身死,睢阳城内二万多人只剩下区区几千人,其余不是战死即饿死。事后,有人指责许远与张巡不该死守孤城,致使平民遭殃,代价惨烈。对此,韩愈深感愤慨,在文中发了一段感慨:“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学这篇文章,对这一点感受非常强烈。张许两位大人孤力支撑,以百倍的勇气与坚忍,以常人无法承受的牺牲精神坚守睢阳,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如此忠肝义胆,还要被人如此议论指责,真的只有一句感叹“悠悠苍天,彼何人哉”。
应该说,这可能与我们的传统有关。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人的要求标准差异极大,如果你想做好人,那就用“君子”乃至“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你,对人求全责备,苛刻之至。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天甘肃那个中了亿元彩金的人,他(不知是男是女)兑奖时捐了100万,立刻就有人发话了:太少了!为什么不捐1000万?至少也要捐一半吧,或者捐9000万,真是越有钱越抠门。还有人借《圣经》发感慨:富人想上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如此等等。说实在的,100万是少了点,但也是真金白银,总比一毛不拔要好吧,凭什么要为难这位幸运儿呢?要知道,我们老祖先订下的圣人标准,几千年来也只出了一位,那你说这标准有意义吗?相反,如果你是坏人,那很好,只要你不比现在再坏一百倍,那就阿弥陀佛了;即使你更坏了,那又怎么样呢?一样没事,大家会说这人本来就没指望他好,他坏也是正常的,就这样心安理得了。比如课文里那些“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有谁在指责他们?你说,这标准是不是差异到了“天上人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拿这样的标准待己对人:你想做好人,那很好啊,你就帮我把这个活那个事做了,我可是在给你做好人的机会呢;至于我嘛,本来就没打算做圣人,我还想偷会儿懒,让我再坏一阵吧。这样的故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可是不老少,于是我们便怀着这样的心理自甘堕落了。我们曾自诩为道德礼仪之邦,可我们的道德水准一点都不比那些蛮夷之邦强,难怪老外看中国人像怪物,对,一个虚伪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