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18,一个敏感而特殊的日子,班上倒是没什么大事。常规嘛,无事就是幸,就是福啊!
往年,在这一天都要和学生一起回忆历史,搞得一班同学心事沉重,愁云惨雾,今天就免了他们了。望着学生天真稚气的脸,一脸阳光,真的不忍心啊。贴一个文章吧。
别总是把自己放在受辱者的位置上
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76周年纪念日,这次是济南婚庆庆典协会在网上发出倡议,呼吁新人婚礼避开“9·18”这一天,同时呼吁全市的婚庆庆典行业不在这天举办、承办喜庆活动。赤子之心,令人感动。
但这个倡议的理由我看很成问题。按照该协会负责人的说法,这天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日子,所以是我们的“国耻日”,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个日子。这个理由实在是不够好,因为他弄颠倒了耻辱者的关系。
说起耻辱,只有强权本身才是耻辱的,被强权伤害的人有什么耻辱可言?难道无缘无故被别人欺负与侵略,倒成了我们身上耻辱的标志不成?作为受害者,我们的先辈前赴后继为了国家与民族之兴亡而战,曾经为了打通滇缅公路而参加远征军到缅甸打仗,一个团的兄弟只回来了17个人。我不相信他老人家会认为这个日子是国人的耻辱之日,对于他来说,这是“国难日”。国家有难,扛枪上战场也就是了。受害而奋起反抗者永远不是耻辱者,只有把这种伤害强加于人的那些人才应该觉得耻辱。
即使退一万步来说,当时国家积贫积弱,因为自己不争气而启人觊觎之心,该感到耻辱的依然不是我等普通民众。当国者不能把自己的野心所造成的伤害,强加在所有人的记忆里,让大众分担他应该感到的耻辱。所以,这个日子可以有各种意义,但于我来说,其中从来都没有“耻辱”这个涵义。以此推论而言,我也不是很明白在这个日子不能结婚办喜事,到底能体现一种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在我看来,这种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受辱者位置上的思考方式,甚至比当年那场战争对我们的伤害还要严重。战争我们虽然是惨胜,毕竟是胜利了,但这种受辱者的心态,是自从人家用坚船利炮打开我们闭关锁国的大门以后才产生的,更多的是一种对古老帝国辉煌的记忆与现实落差的不适应而产生的关于落后的屈辱感,而不是对于“受害者不应该感到耻辱”的正常逻辑的一种推论。
我们如果只是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就会发现对于我们来说,任何一次别人对我们的伤害,最后都演化成我们自己的耻辱。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云:自1840年以来……那么,在这上百年的历史中,我们被伤害了多少次,就有多少个“国耻日”,要是真较真算起来,一年到头别说能够结婚的日子无多,就连正常生活的时间都没有了。
而最重要的伤害,是我们等于永远在潜意识里怀念过去大帝国的荣光、一切的伤害都是对于这场梦的一种冒犯,从而永远没有机会站起来告诉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现在已经从伤害里走了出来,已经不把这种伤害当作耻辱了,而是要记住并开始正常的生活。
回到这个倡议来说,婚姻是我们这个民族与国家生生不息的象征,在一个国家蒙难的纪念日里,倒更需要用这种方式宣告自己的国家与民族有延续下去的能力。用默哀来纪念固然是一种纪念,用彩带与鲜花何尝又不是?在我看来,后一种方式更有纪念意义,更能告慰当年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