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可能我还是放不开,不知道学生会读成什么样子,所以我选择了现在的课堂模式,四平八稳,不会出大问题,但也出不了彩。我想,也许是人上了年纪,没有了锐气,也或许是人看淡了名利,只关心这一堂课学生能学到什么,不在乎它是否优秀。呵呵,是不是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课后,罗主任找到我,不用开口,我就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掩饰不住的是失望:相比前一段时间听过的初中老师的课,你的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手段不丰富,学生参与面不足,没有形成高潮,很难入得了评委老师的法眼。
意见当然是中肯的,也一针见血。我能理解罗主任的苦心,他也希望多一些优秀课例,蒙他这么看得起我,真是有点惭愧。
其实,我在上课进行到一大半的时候,我已经隐隐感到了不对劲,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不错,在课堂上学生有参与,有互动,但本文毕竟是“体验情感”活动单元的一部分,如果他们只是沉在课文的学习中,只把它当作文章来学习,而没有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课堂没有情感的共鸣,学生没有情感表达的冲动,就不能说是成功!也许我从一开始的设想就有问题,我应该以情感体验为中心来设计教学的环节,一切都要围绕这个重点,比如前面导入还可简化,母亲形象的分析还可精练一点,把课堂的主要时间放在“我”的情感表达上。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读相关片段,反复阅读,从而真正进入到“我”的内心深处,感受“我”的愧疚与深切缅怀之情。只有这个准备工作做足做够了,学生的情感才会调动起来,才会有课堂的高潮,学生才会有表达的冲动,文本才会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他们的心中激起共鸣。这一点,从学生寻找文本抒情句就可以看出,他们只能找出那些显性的直抒胸臆的句子,而对那些饱含了作者深情的文字却视而不见,非得要老师提示甚至点出。学生的情感体验仍处于浅层次,没有在灵魂深处回响,这是本节课我最失败的地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都比较关注文本本身,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关注他们学到了什么表达的技法与规范,但这个单元的文章也许应该例外,还是让学生多体验,感受他人的亲情体验,并联系自己的生活,所谓得意而忘言是也。
另外,从课堂的反馈来看,我的备课还不够充分,没有充分估计到学生对“细节”这一概念的理解仍然似是而非。其实这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与写作中,我们总是强调学生要写出感动人的细节,而学生却总是写不出,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问题总会是横亘在学生面前的大山,其实问题就在于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细节的内涵与意义,还不理解细节其实就是那些表面简单而实则蕴含丰富内在情感的动作或事件。鉴于课堂的生成性,我可能无法预知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但这一问题本就是平时存在的,应该借助于这一契机,把这一问题的解决当作教学难点,力争突破,也许这样也可以成就“一课一得”,但在课堂上仍囿于“完成教学任务”这一框框,匆匆带过去了。这也是一大缺憾。平时老以为自己对课文都很熟,任何时候都可以提锅上灶,所以准备工作不是很充分,对学情不是很熟,结果就出了洋相。
活到老,学到老。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用30年的时间来备一堂课,才会让自己不断进步。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