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长期以来,我们都有这样一种误解,能培养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高等教育的确牛X,但中国的基础教育仍然是世界第一,因此最好的教育是集两家之长,那就可以批量生产爱因斯坦和爱迪生了。在我的印象中,这大概是二十世纪教育界最酷的笑话了。
中国人崇拜神童,中国人也最热衷制造神童。从“早期教育”到“0岁方案”“胎教”,我们在幼儿智力开发的探索路上孜孜不倦。孩子出世后,就不停地把他往识字路上引,买来什么看图识字、拼音字母、加减乘除等,耐心细致地把自己的亲骨肉往什么里推。不信,你只要赞一下一个孩子早慧聪明,他的家长一定乐得跟什么似的。也不用你不信,你看,那个广告语都是,所有小孩子的理想都是“个子高,学习好,身体棒”。等到孩子上学了,更多的作业又来了,课后辅导班强化班提高班,课外兴趣班如潮水般涌来。一到周末,打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旗号的特长班纷纷登场,音乐班美术班英语口语班全都轮番上阵,孩子的生活全给占满了。沉重的书包压得孩子们透不过气来,难怪有个小孩在叫苦:“我要提前退休。”尽管有识之士提出了减负的口号,但在家长的心里,一定是最好别的孩子都减,只有我的孩子不减,这样他就可以脱颖而出了。你说在这种疯狂的理念下,孩子不发疯才真是神经坚强。这种无休止的强化教育消耗的是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张张因沉重而麻木的脸,一个个因憔悴而受伤的心灵,更看到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未来。为什么?早熟就意味着早衰,如同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一样,孩子成熟太早,在成长期就耗光了精力与最可贵的想象力,成人后不厌恶学习、不变平庸才怪。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处罚,的确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前不久读到黄全愈博士的《天赋教育在美国》,真的是哑然失笑。黄博士的儿子在国内数学(美国佬固执地称我们的数学为“算术”)成绩就不错,在美国更是鹤立鸡群,在他的同龄人还在扳着指头数数时,他就能用四则混合运算回答老师的问题,把老师都给绕进去了。美国的数学老师建议他不要跳级,免得伤害他的数学热情,可黄博士没听。结果真如他们所料,到了高中以后,他儿子对数学产生了厌倦,不想再学下去了,进大学就跟数学完全不沾边了。
儿童时期该干什么?那还用问吗?当然是玩呗。可我们看到的不是“玩的就是心跳”,而是“竞争无时不在”,我们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偷跑,提前出发了。有人说,美国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如果能算出6÷10=0.6,就会被人惊呼为天才,可是美国的高科技远远领先世界又作何解释呢?总不至于所有的高科技人才都出身移民或者来自火星吧。
意味深长的是,黄博士的儿子一向眼高于顶,很少服人,他的一句话不光让他老子震惊,也让我这个局外人震惊:“我们哪里是比别人聪明,只不过是比别人学得早。”换言之,我们只是偷跑了,在美国的少年儿童快乐地玩耍时,我们在超负荷地学习,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是这样领先的!中国的学生可以拿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金奖,其实就是这种偷跑的结果,没有什么可以自豪的。
原先读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时,只是佩服这种执着精神,现在我才大致明白,是他们更尊重人的心智发展规律,明确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所以在心智与体力不成熟时,他们放手让孩子玩,让他们“胡闹”,而到了成熟时,教育就走向了正轨,这样水到渠成的教育更能出成果,并且能使人对生活对知识保持更旺盛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当然在探索的路上越走越远,成果也越来越多,这恐怕才是我们渴望诺贝尔奖而不得的真正原因吧。
也许有人说,在中国僧多粥少这种现实的生存处境中,竞争如此惨烈,你如何能保持从容的心态呢?是啊,我们太渴望成为精英了,庸常人的快乐我们是不屑一顾的。这使得我们一路行色匆匆,永远奔波在求索的途中,而忘了生活的本质就是寻求幸福本身。我也无法给出一个答案,我的孩子也一样要在这种生活中挣扎,不管她愿不愿意。但尊重教育规律,使孩子对幸福始终保持一种存在感,却是我,一个普通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老师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