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不懂得尊重穷人是高学历者的耻辱
[ 2011/4/8 19:22:00 | By: 瓜哥 ]
 

不懂得尊重穷人是高学历者的耻辱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4日,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微博声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董教授是这样解释的:培养学生的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

由于粉丝众多,名人的微博并不单纯是私人场合,无论本人意愿如何,其在微博上所发表的言论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公众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先生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此番言论,并解释为是在对学生们进行励志。也许他的学生们会作如是观,但其他人呢?这条微博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就在于很多人从中读出的不是什么“励志”,而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和富人对穷人的歧视。

对此,我想问教授几个问题:

其一,衡量人生价值,惟有金钱吗?那些虽不富有但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就不成功吗?

教育最大的成功不在于将受教育者塑造成某种类型的人,而在于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各种可能性——有人的会成为学者,有的人会成为商人,有的人会成为技术工人——即使是专业教育也是如此。因此,衡量受教育者未来成就的标准,应该是看他们在各自所在的岗位上能否做到最好,有没有做出足够大的成绩——很显然,在这里,财富的多少绝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

其二,高学历者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吗?有太多的高学历者,他们毕业后追寻内心的自由,不为五斗米摧眉折腰,尽管不能暴得大富,但平静而充实,怎么就耻辱和失败了?

    其三,可以简单地将高学历与财富画上等号吗?比尔·盖茨大学肄业,李嘉诚没有上过大学,不妨碍他们富可敌国。

其四,人各有志。学生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完全是他的个人选择,岂能逼迫其汲汲于发家致富,甚至以不发财就不见相威胁?这种暗藏暴力的思维,是为人师者所为?

从董先生的简历来看,他在26岁硕士毕业后直接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当时全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32岁时又晋升为教授,先生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之多也颇令人赞叹,称得上是年轻有为、著作等身。这样的成长经历和成就,相信他的家人、师长、朋友也一定对他赞赏有加,以他为荣吧。可是,如果先生教出来的学生里也出现几个与他一样的在学术上有成就,但在40岁以前却赚不够4000万的人,不知道先生是为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呢,还是感到羞耻?

其五,教授有没有权力要求学生必须在40岁拥有4000万身家?如果不能按北师大校训所说的那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即使学生真有了4000万,也未必会记得激励他们的老师。

    其六,试问董教授现在有多少身家?多少身家才配做这些学生的老师呢?

    其七,董教授为学生定下4000万目标,底气何在?董藩的身份是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这是不是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商现状产生的教育根源?

其八,教授这种思维会不会产生误导?学生受其感染一味向钱看,在情绪忙乱或心理失衡之下,还能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吗?会不会采取不正当手段牟利?虽然教授声称学生多进入商界,但其研究领域毕竟是政府经济学方面,学生一旦进入政府工作,为完成4000万目标,会不会滋生一些贪腐念头?

其九,曾有记者披露,董藩当初为了引起媒体关注,曾在一些记者的博客留言索要邮箱地址,然后将自己撰写的万言书投给很多媒体,终获成名。如果这样的事情存在的话,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怀疑这一次的“4000万理论又是一次自我的炒作呢?

    现实的社会中,最令人忧心的不是穷人仇视富人,而是富人歧视穷人。学历高低与财富多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高学历者的贫穷也不意味着耻辱与失败。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空有高学历,空有千万身家,却没有学会尊重别人,尤其是没有学会尊重穷人,才是教育,不,是全社会最大的耻辱与失败。

 
 
  • 标签:社会 评论 金钱 教育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