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随笔
快慢相对而言,本无孰优孰劣之分,可不知何故,人们对“快”多有褒义,如快马加鞭、快步流星、眼明手快,连古时衙门捕役也称捕快,这个“快”大约是身手敏捷吧。慢就不大灵光,慢吞吞、慢条斯理、慢性子,再来个急惊风撞着慢郎中,要命吧。不过也有“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 的智语,可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才是正解。
以前有句“多快好省”如雷贯耳,现在再回过头来审视这句话,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还真有点难度,近乎物理学上所讲的永动机。到后来大跃进,脑袋发热,不讲科学,把铁门、铁窗、铁锅都送去大炼钢铁,这“快”就成了灾。
有人讲中国人就是急性子,谬矣。中国文人写诗词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快不了。不过也有快作,如那首《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那只是厚积薄发,没有功底,没有那份才情,纵踱百步也枉然。
中国人喝茶,讲究一个“品”字,潮汕人叫工夫茶,三四步功夫到堂,一点都不能省,据说这也是其中乐趣,急不得。当然也有大口牛饮的,只是那叫喝水,与品茶不搭界的。中国人下象棋,讲究深思熟虑,三思而动。中国古曲典雅精致,轻歌曼舞……
现在今非昔比,有人讲“快”体现了社会的现代化,快件、快客、快餐、快嘴、快车……这一个“快”字好生了得,想慢都难。如今,闪都成快的代名词了,闪婚,闪离。浮澡,急功近利是现代人的通病,小民能为之奈何?
提倡快节奏,高效率本无可厚非,可为了出业绩不被炒鱿鱼,整天价满负荷运转,加班加点,如履薄冰,容不得半点懈怠,最后“过劳死”,这“快”就有点悲剧色彩了。
近来动车事故成了舆论焦点,都认为是“快”惹的祸,其实火车提速是必需的,以前进京火车“特快”也要十二、三个小时,如今只要五小时,时间就是金钱,重要着呢,只是高铁建设不是越快越好,安全才是第一。老温同志又在现场作骚,但这话倒真不假,愿各级领导少点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少点心高气傲的浮躁,则国之幸,民之福。
从《扬鞭催马运粮忙》的笛声到“马儿啊!你慢些走”的歌声,一快一慢余音绕梁。可现在被“快”搞得神经兮兮,翻车的、塌桥的、倒楼的……是否该反思、整顿、追究下,为了社会稳定,为了统筹有序,更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慢几步又何妨?
现在应大力提倡一张一弛的快工作、慢生活。这点老外比咱明白,存了些钱就不工作了,出国周游世界。学会生活,享受生活,凡事看得豁达点,生活就是享受,慢节奏的生活有益健康,何乐而不为。
有看官会讲,谁不知享受生活,无奈慢下来就会衣食不周或仕途渺芒。所以政府就应在提高国民劳动保障和生活质量上多点关心和措施,使百姓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快速的工作节奏,悠然的生活享受,这也是幸福的基础,文明社会的标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