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传
《太史公书》通古今之变,记载了上下4000年人事物,凡百三十篇,诚一宏著也。而内设《乐书》专章,且放在“八书”第二,暗合“六艺”之序,足见音乐在司马迁心里的地位何其重也。
邓丽君者,中华民国人也。民国四十二年公历1953年生于台湾,八十四年因呼吸道疾病卒于泰国,享年四十有二。以今日之医学条件与人寿标准,属英年早逝者也。一生以舞台为中心,以歌声为媒介,把美丽、美貌、美妙全部留在人间,更留在人们的心田。
“陆台异党”割治六十载,民众生活与习俗天壤之别。毛崩邓掌权,门户渐开,故邓君歌声由磁带悄然入陆,大陆遂大闻其声,或歌爱情或言故乡,如邻家小女依呀宛然。其始也,毛左们斥曰靡靡之音、黄色小调,诬邓君为特务,然其声禁而不绝,大陆之良善者日益喜其歌声,邓君终以其柔声婉曲与清丽平和影响大陆流行乐风,其独特之发声技巧竟成一时之正统。流语曰,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可谓一言得其全也。
然由吾观之,邓君不是歌手而是音乐语言大师,不是大师而是菩萨。听其歌曲,宛如仙乐;听歌词发音,味美纯正。一位原乡人,遥望佳人在水一方,讲述一段小城故事,音乐通古今,达人心,确乎“鸢飞戾天者,睹人息心;经纶事务者,闻声忘返”。其盛也,朱唇轻启,无论操汉语、日语、英文、港台俗语者,无不心悦诚服、肃然起敬。
听邓君歌曲三十年,幸甚至哉。邓君歌声宛如春风化雨,滋润了陆人之心灵荒原,唤醒久被摧残之人伦亲情,去乖张躁戾之气,非精诚至善者孰能为之?虽西归一十六载,然其歌声永不过时。且有甚者曰邓君从未过世,其人永在心田。盖以今日观之,邓君以其善良之心、真诚之情、美丽歌声温暖陆人,德化时政,君德可谓大矣。沐浴膏泽而歌咏勤劳,非大德孰能如斯!
司马迁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传曰:天尊地卑,君臣定矣。高卑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扬,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物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治定功成,礼乐乃兴。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
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明。邓丽君与司马迁乃隔世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