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的内心也可以质朴而实在
李璐
有人曾说过:“宁可坐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微笑。”这句话当即成了这个时代最风靡的名言之一。这句话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响应,恐怕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里,宝马这类含金量无比的奢侈品,是当下现实中最现实的需要,是对明天及未来自己是否有信心能依旧笑下去的物质安慰和保证。
然而,在宝马成为大多数人的物质追求时,有少数人则选择了另一道风景线。据报道,重庆万州的张女士每周开宝马下乡教书,月收入2000元,连油钱都不够,但她认为“快乐最重要”,丈夫龚先生由最初的反对到现在转为理解,还捐资20万元建设农村小学。龚先生说,给妻子买宝马,只是担心山路难行,无关炫富。
仔细想想,“下乡支教”这种活儿真不好干,它需要你付出无限的耐心和毅力,每天在鸡鸣前就摸黑起床,崎岖的山路,摇摇欲坠的教室,最惨的尤其是碰上水资源短缺,吃了上顿没下顿等等。这份工作说实在的,能坚持下来的支教者不多,就算自愿付出,也似乎能被读出无声息的不甘来。这份工作,在社会上本来就不被看重,而无奈悲哀的叹息声也越来越多,有支教者的,也有小小心灵的。
在现实社会里,为金钱多名利为生计的人海中,张女士的这种“甘愿付出,目的为快乐”,毫无疑问就成了热闹的话题,很多人质疑这又是一种宝马式的作秀,可我并不这么认为。
就拿前些日子发生的“父子当街斗气,豪车互撞”来说,同样拥有昂贵的座驾,别人拿来当作为他人奉献的辅助工具,而骄躁愚蠢的人则只当作是可以挥霍的玩具;当“富豪海选征婚”时,各色美女都只冲着奥迪宝马眨眼睛。同是富人,可人家却愿意把宝马当作有意义的工具,把20万当作有价值的善心,这里面的大小差异,恐怕已经不言而喻了。
“将支教单纯当做快乐之源,而完全不求回报,不在乎外界评判,对于一个追求内心富足的人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了。”
说到底,张女士与那些身处社会底层、月收入仅仅勉强维持生活的普通人相比,也只不过多出了那一辆宝马而已,谦和实在的笑容是同样美丽的。
我想说,外表躯壳人人都有,或软或硬,或光鲜或窘迫,但真正能够立足于这丛林社会的,让人心服口服的,还是富足的内在。
像张女士这样,拥有了金钱宝马,还能兼有一颗质朴高尚的内心的人,实在不多。关于“作秀”的质疑,其实正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价值观出了问题,我们不相信人可以这样高尚高贵,说得更彻底一点,富人应该更有能力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穷人,这是西方社会的常识。连这一点都不相信,除了暴露我们的无知与低俗,我想不出其他的词来定义今天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我想,这空气中繁扰纷乱的声音实在太多,与其纠结于这当事人才真正知晓的问题,倒不如就相信了这是一份真切的朴实,一份简单而高尚的追求。因为它已经确实存在着,那我们也就应该有理由有意识地去思考它,学习它。
不管外表宝马与否,只要内心是富足的,时刻知道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实在的事情,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