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问题策略教学之第一课“酬赠诗”
[ 2014/2/13 15:06:00 | By: 瓜哥 ]
 

问题策略教学之第一课“酬赠诗”

第一首

1.《节妇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2.“事夫”的“事”是什么意思?

3.诗中的主人公是喜爱其夫还是赠珠人?

4.张籍为何在诗中以妾自称?

5.女方是何身份?

6.作者知道这样会令对方难堪,为什么还要赠诗?

7.“缠绵意”是什么意思?

8.为什么明知妾有夫而君而仍赠双明珠?“我”在拒绝之后还要悔恨相识已晚?

9.“红罗襦”有什么用意?

10.“妾家”两句有何用意?

11.最后一句是否与题目相悖?

12.为什么先系后还?

13.明明是寄给男人的,为什么要以女性的口吻来写?

(问题虽多,但言不及义的也不少,且字词理解的问题多,离真正的欣赏还比较远,说明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还达不到要求。如何抓住一个关键问题导入是重点,所以问题焦点的设计相当重要。)

 

第二首

1.“念君怜我”的“怜”是什么意思?

2.诗人说“不梦君”,那会梦谁呢?

3.在得知好友梦见自己后,诗人为什么要说“唯梦闲人不梦君”?

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5.诗人究竟对白居易有何感情?

 

第三首

1.这两首诗中的张籍是同一个人吗?

2.为何是拜“舅姑”而不是父母?

3.问夫婿“画眉深浅”有什么目的?

4.为什么拜前要化妆?

5.“停红烛”是什么意思?

6.写这首诗意义何在?

7.诗题和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

8.“画眉深浅入时无”与举子见考官的内心波动是否一致?

9.为何古人喜欢借女子之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很遗憾,学生一直没注意到这个问题:诗句的词序与口语不同,比如前两句应为“待晓,停昨夜洞房红烛,堂前拜舅姑”。这里首先是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问题,2-2-1-22-2-2-1,要让诗歌读起来像诗;其次是诗歌语言的跳跃性问题,即会省略很多无关紧要的细节,或有意留下空白,供读者想象。这也充分说明学生对诗歌的解读还停留在读通读懂上,对诗歌形式上的美还缺乏深入的体会。)

(关于“双关”,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深入思考这种修辞产生的条件,即情境的创设与铺垫。必须提醒学生关注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即要求学生在有价值处作进一步的思考。)

 

第四首

1.为何用“散”向峰头,有什么意义?

2.“望故乡”,为什么不直接回去?

3.本诗用了哪些手法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4.为什么要化身无数?

5.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何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应该说还是比较用心的,因为诗歌主题很明显,而他还能进一步思考,诗人在表达情感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用意?)

 

第一次试验性上课,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上课讨论发言还很踊跃,已经很难得了。在我汇总所有问题后,同学们还能积极思考,提出每首诗理解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得也比较准,说明了同学们其实还是具备一定的理解欣赏能力的。由于课时有限,我只能集中解答,没有再交给学生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我还是不放心学生,怕他们得不出正确结论,浪费宝贵时间。唉,老了,要真正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难啊!

 

 
 
  • 标签:诗歌 教学 问题 探讨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