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收上来之后
放假三天后,今天早上收作业,我真的很好奇孩子们对我讲的审题思路呈现写作法理解了没有,我甚至有点迫不及待了。但等到科代收上寥寥几本、粗略看完了之后,我失望了,没有一个人按我说的方法去写,一个人都没有!大家只记得我讲过的结论,然后自由发挥,完全不理会材料本身在说什么。平时如何写,现在还是如何,没有任何改变。我甚至悲观地预言,考场上该离题的照样会离题。
我彻底无语了,不,我感到了深深的挫败和茫然,从教30年后,我竟然不知道怎么去教了。
以前我很有自信,我自信我教给孩子们的东西是好的,即使我的态度方式他们不能完全接受,但至少我讲的内容应该是好的,是对他们的学习有用的,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益的,但,现在,一种很深的怀疑涌上心头,我,真的能和眼前的孩子们对话吗?我讲的东西他们会认同吗?
我是真的看不懂眼前的学生了。他们太有想法了,我根本改变不了;或者说,他们太懒了,根本不愿意改变。难得如此认真地准备后,辛辛苦苦罗嗦一节课后,我收获一片空白。按说我们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但为什么还是让我感受鸡同鸭讲的无奈?
科代对我说,老师,你能不能等我们写完了之后再讲?不然的话,就局限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只能写你讲的。我知道,你们更看重自己的想法,更愿意按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写作,而不理会这种写作是否有效,这是你们的思维惯性,所以你们才这么反感老师的提醒和指导,可是,自我,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呀,问题还在于,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按我讲的主题在写呀;再说了,写作本就是一种训练,思维方法的训练,写作模式的训练,而任何技能都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形成啊,还不说其中的反复和纠错,怎么能够听一听就算呢;更何况,我讲的都是考场作文的应试技巧,要求大家关注思维的严谨和周密,不允许跳跃和随意“出轨”,不允许简单粗暴,结论武断,联系现实生活,关注写作意图的实现,拒绝抽象苍白的空谈,是极有用的应试手段啊,为什么写作时大家根本就不注意呢?
面对这十多本作业,我,我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