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海珠区“一测”作文评卷总结与质量分析
[ 2015/9/15 15:39:00 | By: 瓜哥 ]
 

海珠区“一测”作文评卷总结与质量分析

 

【整体情况】

均分40.62,基本符合我区学生实际。

【存在问题】

先说审题。有人说审题是考阅读能力,不应该出现在写作能力考查中,此话当然有道理。于是我们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包括关键词主题词提醒等来降低审题难度,降低写作门槛,避免过去那种审题决定成败、输在起跑线上的悲剧。但无论怎么说,考场作文总会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话题来写,否则评卷就会因过于宽泛而缺乏可供操作的尺度,从而失去其评价意义。

本次作文延续了近年来大家都乐于采用的作文形式,给材料型,在陈述材料后再提示一句,“对此,大家议论纷纷,或赞成或反对”。结合本则材料,很显然,对不文明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大家都会嗤之以鼻,深恶痛绝,对此应该不存在什么不同意见吧,有不同态度的只能是针对有关部门欲制定相关措施(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法规),或者对下发指导意见以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或者针对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所以作文的焦点不可能针对材料提及的不文明现象,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那是表错了情,只能归为符合或基本符合题意,这纯属审题能力而非表达技巧的责任。可见,即使是当今的新材料作文,审题也不可不慎。可惜的是,这种思维浅表化的问题在本次写作中非常突出,必须引起老师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我们评卷时手下留情了。

说得再细一点,只要认真审读材料,就会发现,其实这个指导意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针对出行中的不文明行为,尤其是严重影响国家民族形象的行为,由于它不构成犯罪,无法绳之以法,顶多是个公共道德缺失的问题,连个人民内部矛盾都算不上,是否应该以“黑名单”形式略施薄惩,不再给这类人提供相关公共服务,这一种矛盾的实质是法与德的界线问题。另一个是对严重违法犯罪、甚至危害公共安全者,既然已经界定为违法犯罪了,毫无疑问,他们应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当然在中国特色里,有部分人总是例外,比如急性短暂性精神失常,只是这是题外话——那么,指导意见的核心就是“鼓励”(这种中国特色的用词的含义,你懂的)不再为其提供航空出行服务,哪怕他下次就是一奉公守法的良民。这种争论的含义说轻点就是如何看待昔日过错,说得重一点,就涉及到有色眼睛和群体歧视这样的敏感话题,严重到关乎政治正确,当然只能暗示而无法明说,比如当今欧美一直纠结于穆斯林与恐怖主义极端势力的分野,又何尝不是一种类似的焦虑。也许话题扯得有点远,但我以为,没有对材料的严谨思考,作文恐怕只能泛泛而谈,浮光掠影,因为高中生作文的核心还是思想认识的深度,而不是什么写作技巧。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当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从评卷的总体情况看,写后一点的相对较少,且不少同学的理解本就错误,建立黑名单,是为了避免此人以后故态复萌,而不是说此次就拒绝提供服务,这样表述得分肯定不理想;写“文明”这个话题的比较多,如“拒绝不文明的上帝”,“美德,才是尊重的前提”等,很正常,观点浅近,生活实例不少,易于发挥,说明大家都很明事理。

说到这里,有个问题比较普遍,提出来供大家思考。很多同学都提到了一个问题,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为何今天国民素质如此低下?不能够简单地说孩子们以偏概全,观点偏激,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成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应该承认,这是一个好问题,但怎么说呢,抛开是否离题不论,在一篇考场作文里谈论这样一个很严肃很重大的问题,不说能力有无,光是时间与篇幅都够呛。作文,不就是个得分吗,何苦一定要为难自己。建议提醒学生避开这种思维难题,专走阳关大道。

②关于观点如何展开。我的主张就八个字:就事论事,若即若离。

所谓就事论事,就是紧扣材料,针对“指导意见”是否恰当发话。我们印发的几篇高分样文就给大家提供了范例,连拓展都注意适度,紧扣同一题材同一属性同一中心,绝不撇开。

顺便说一下,我们鼓励合理质疑,比如对不文明行为的界定,谁是主体,是否随意任性等,但坚决反对学生抬杠,说什么航空公司也有不对,才导致旅客动粗,说什么这样治标不治本,他们照样在其他地方撒泼,或下次变本加厉,说什么其他人难道就更文明吗,说什么法律法规不能包办一切,也要靠人来灵活执行等。读书本就是培养人讲逻辑,重理性,千万不要这样胡搅蛮缠,搞得跟“义和团”“文革红卫兵”似的。还有偷换概念:你不是说要处罚不文明行为吗?那带小孩出游,小孩违规了,是不是大人就该禁?

所谓若即若离,就是要求既结合材料,又有适度拓展。没有拓展,写作不可能有真正的深度与思考力度,学会追问是写作的必备技巧。但有拓展却没有结合材料,抛开具体材料谈文明讲素质论规则议顾客权利,易流于空洞乏力。比如有不少学生关注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享受权利必须同时承担一定的义务,不愿不能遵守文明规则,当然就不配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有钱也无法任性,但评卷中发现有相当多的例文几乎就是在照搬哲学书上的相关论述,将一篇作文写成了政治论述题。

评卷中,发现不少前后脱节的文章,前面大谈规则重要,后面却大谈文明素养;本该论法规之不可行,却大谈不文明的危害;谈指导意见过于严苛,却大谈生活中粗口伤人……连基本的观点与论述一致都无法做到,让人为他们担忧。评卷时也发现了大量思路不畅的作文,每一段都自成一体,从出行到生活细节,从火锅新闻到明星真人秀,从游客到导游空姐,从他人到学生自己……全篇零散的情况很普遍。也许单个段落看没有问题,抓住材料,围绕观点,但全文看则晕头转向。说明写作时完全随意,想到哪就是哪,完全没有思路与逻辑的意识。这是今后写作训练时要高度注意的。此时,我反倒怀念起当年的并列式作文了,最少可以模仿那种结构,写拒绝不文明,从他人从旅社从国家的层面来写,这种思路展开也不错呀。现在不提倡写并列式了,很多人就不知道如何展开,光会举例了。

事例如何选择。理不够,事例凑,这是中学生作文常见的套路,无可厚非。但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注事件本质,避免议论走样,或者不知不觉中扩大了题材范围。比如一号文,它的优势其实就在于举例既新鲜又紧扣话题“文明出行”,这样就避免了观点流于空泛,看得出学生的思维严谨而清晰。推荐两个例子:前不久,广东公布了一批终身禁驾者,都是多次违规危及他人者;95,重庆游客在泰国机场蛮不讲理,大闹候机厅。

而评卷中发现了大量不伦不类的例子,比如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举商鞅立木为信,强调规则的神圣,很明显置材料于不顾,变成了正确的废话。尤其是事例必须准确,不能失真。比如将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说成加拿大,就太遗憾了;说美国枪支泛滥是无法无天,就更不当了,按美国法律,公民是可以合法持枪的。集会现场满地垃圾,是缺乏素质,而老人倒地不扶,恐怕就意味深长,不能简单地指责素质不高了;写日本与新加坡国民素质高,却不知道这是为了反衬国人出行的不雅。讲阅兵,赞国威,但这个与文明素养有何关系?讲规则重要,不知道叙利亚难民违反了哪一条,关出游什么事,更不明白那个可怜的三岁小男孩又如何触动了考生的神经!

顺便说一下,借用照抄试卷上的阅读材料作例子是写作的大忌!

例子的问题实质上是思想的问题,思维混乱的问题。比如港人抵制水货客,这是一个商业问题,抵制大陆客,才有可能是个文明素养不到位以致引人反感的问题,两者不是一回事。

④关于辩证思维。会展开辩证思维当然好,这是成熟与理性的象征,但不能自相矛盾,自打耳光。反面补充不等于唱反调,不能既强调顾客是上帝,又大讲顾客要知礼守法。这里暴露学生不会表达、不懂怎样说才是辩证的问题,请老师们多指导语言表达技巧。

⑤开头和结尾,无疑是评卷老师最关注的。所以有经验的老师总会在指导写作时狠下功夫。开头引用材料当然可行,但必须有技巧,要言不烦,大段引述,一抄就100多字,笼而统之,肯定让阅卷老师非常扫兴。

【备考建议】

由于刚转型,不知评卷要求会有什么变化,只能结合往年备考经验谈以下几点:

很抓审题,训练思维。这是评卷场一贯的主张,张玉金教授也特别指出了这一点,理解准确观点鲜明的作文总是优先受到青睐。这一点大家可向九十七中老师学习,他们一直坚持通过时评阅读训练学生认真审题,抓材料积累与分析,注重方法与落实,试评时抽查发现该校学生普遍在理解题意与分析条理上表现较好。

写作中强调以材料为基点,不可轻易抛开。能就事论事当然最好,即使没有事实陈述,也要紧扣核心词,内容主旨,挖掘生活素材。在看其他省市作文时,我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他们似乎不太注重对材料的运用,而只强调理解题意,但我们毕竟在广东省参加高考,评价标准也是广东制定的,所以现阶段还是强调学生要本分老实,少些形式上的“创新”。

打好基础,从练好段开始,尤其是议论关键段,主旨揭示段,写作用意段等,然后再考虑整体篇章。要让段像段,一段围绕一个话题,阐述一个中心;让篇像篇,或总分或递进或对比,起承转合,结构完整。让评卷老师有好印象,认可你的写作基本能力,得从小处着手。

抓语言积累与活用,这是我们能借鉴的最现成的亮点。其实同学们平时的语言积累不少,还不包括那些背诵篇章,如果只用于默写太可惜了,应该鼓励大家平时多用于作文,增添文采和语言表现力。

本届开始,改用全国卷,评分标准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发展等级的权重。本次评卷将发展等级与基础等级挂钩,只是我们的一种尝试,不一定是定论。新的评价标准对考场作文写作究竟有何影响,目前难下定论,但我以为,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引导同学们认真研读发展等级中的十几个点,尽早发现自己在写作表达上的优势。一般说来,只要有两三个突出点,就会给评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一定要说,我们好多的字,卷面太差了,严重影响老师评分的心情,还是希望老师们指导学生平时写作时务必书写规范,宁可慢一点,不是要练书法,而是为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相信对得分总会有帮助的。

 
 
  • 标签:作文 评卷 总结 分析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