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如何培养我们的阅读敏感 
[ 2017/11/27 20:58:00 | By: 瓜哥 ]
 

如何培养我们的阅读敏感

《后赤壁赋》细读示例

 

第一段,夜游赤壁前之乐。本段主旨不难找出,有“顾而乐之”之语,但有两点需注意。一是写景句“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苏轼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连这种秋冬之交的肃杀之景,他也能透过明月的独特视角发现其美,这确实是一个极善于生活的人。二是理解苏轼之“叹”,有良辰有美景,为何还要叹?原来,苏轼只是为了引出后面的佳肴,还有妻子收藏好久的美酒,人生就是应该这样充满惊喜的。所谓的“叹”,只是一种顿挫法,使这种快乐更显难得。这种写作技巧值得学习。

第二段无疑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既然怀抱快乐的心情夜游赤壁,为何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忽然由乐转悲?“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对这一句的赏析决定了文本阅读的走向。苏轼不可能不知道他的老师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山高月小,水落而石出者”,两句分别对应秋冬之景,而苏轼全用来描绘此时的赤壁,只是少了一个“而”字,而表意效果完全不同了。请大家反复朗读体会,比较两句之间的差别,和写作者的心境的差异。欧阳修描绘的滁州之景选取四季典型物象,以审美的眼光为文,是一个地方官物阜民丰、安居乐业的政绩和满足意,而苏轼写的景则给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寒夜空阔,江水凄清,怪石嶙峋,孤单寂寥,可谓字字直扎人心。“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其实就是对上一句写景的总结,是我们思考的方向。所谓“不可复识”,当是与《前赤壁赋》相呼应,既与三个月前烟波浩渺、万顷之茫然对应,也与当时畅快淋漓、羽化登仙的快乐心情对应。读文本时,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苏轼写此文时的时代背景,当时北宋败于西夏,60万大军全军覆没,国势从此不可收拾,但这不应该影响我们对语言的感觉,即苏轼走笔至此时沉重痛苦的心情,包括朗读时的低沉缓慢凝重,当在感受之中。阅读时不可不特别注意这种情绪转折变化处,它们往往决定文脉的走向。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全文以四字句为主,唯有此处出现了三字句,并且画面动感十足,几个动词充满力量感,应该读得急促高亢,与四字句的从容纡徐、稳重典雅完全不同。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苏轼这一怪异举动的背后是什么?要知道,写于同一时期的《赤壁怀古》,即使豪迈如他,也曾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写于更早一些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他也说:“鬓微霜,又何妨。”在生活水平并不高的那个年代,四十六七岁的人,称老夫作老态都属正常,忽作此举怎能没有深意? 作者有意识地表现出与其年龄心智不相符的举动,其健与豪,表现出属于青壮年的朝气活力与澎湃激情,只能作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即暗示,或曰补偿心理,作者渴望有一番作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所事事,消磨岁月。为什么我们平时强调放声朗读,其实就是希望大家能在抑扬顿挫间发现语气的差异,节奏的变化,感受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

所谓文脉一以贯之,只有准确把握了前几句的心理变化轨迹,才能准确理解下一句中苏轼之“啸”。苏轼为何突然“划然长啸”,并且有意识地夸大其效果,“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在准确把握了前两层的大意后,我们才可以推导出此时苏轼的心路历程。压抑太多,苦闷既久,苏轼确实需要长啸一抒其愤了。一个曾满怀报国激情的人,此时却被流放黄州,无力挣脱现实束缚;高洁情怀,鸿鹄之志,却被小人之乌有罪名罗织,困于泥淖。虽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纵有“会挽雕弓如满月”的才情,渴望“西北望,射天狼”,却只能待罪黄州,躬耕东坡,艰难度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怎不郁闷?我之悲苦,非风起水涌、天地动容不得呼应。读至此,我们才能感知,前文苏轼之乐固然真实,但内心的孤独苦闷才更深切更浓烈,甚至连他自己都被惊吓住了,“悄然而悲,肃然而恐”。所谓阅读,就是要这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呼吸和心跳,感受他的情绪波动,唯有化身为作者,才能读出文字背后更深沉的力量。只有这样的细读,才能真正体会文字的魅力,这可不是速食化时代能够解决的。苏轼评价杜甫,说他“未尝一饭而忘君”,其实苏轼又何尝不是如此,永远凝视着这片土地,永远铭记着君子自强不息的人生理想。这才是鲜活真实的苏轼,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苏轼。

而结尾一段孤鹤的意象,确是神来之笔,非苏轼难为。我们常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梦醒了之后无路可走。如何化解苦闷?在《前赤壁赋》里,苏轼借佛家刹那与永恒、变与不变的禅理,是非成败轰轰烈烈又如何,终将转头空无,化解了现实的矛盾,而达到心理平衡,方能“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在本文里,苏轼则借凌空一鹤,转而向道家寻求解脱,因为鹤与道士密切关联。苏子化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鹤即道士,道士即鹤,我们又何尝不可以理解为苏轼就是那只横空飞来的鹤,挣脱了现实的枷锁和束缚,自由翱翔于天地间,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之境。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甚至略有一丝怅然。神人妙悟,一至于斯。

里尔克说,我只怕我对不起自己承受的苦难。苦难的宗教意义大概就在于对人的精神情感意志的锤炼,使人对苦乐荣辱乃至生死作终极意义的思考。文革后才流传的所谓朦胧诗,还有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顾准巴金等人其实都是这一意义上的,苏轼也是,从一帆风顺突转至困厄潦倒,经过一番精神磨砺后,他才终于成熟,文字才有了更沉甸甸的分量。

 
 
  • 标签:文本 细读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