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老人与海》教学后记
[ 2018/5/8 15:31:00 | By: 瓜哥 ]
 

《老人与海》教学后记

 

这是一节同题异构课。进入高二,似乎所有的文本都成了考题,跟犯了职业病似的,很长很长的文本,在我的眼里都只剩下了几道考试题。我心里其实很警觉,这种做法很危险,会让学生对语文学科越来越失去兴趣,所以这堂课上我尝试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文本,将考试题暂时抛在一边。

从小说阅读的基本步骤看,当然先关注情节,把长文读短,也是小说教学的基本要求。小说共写了五次与鲨鱼的搏斗,这个不难发现,但我以为还应该鼓励学生深入一步——你喜欢哪一次?为什么?这是本节课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这一问题设计,与考题无关,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兴趣,个性化阅读与表达。课堂上,同学们的确能各抒己见,使得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发言中,同学们能就人物言行与性格形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我针对同学们早读不积极的问题鼓励大家放声朗读,体会不同的语气语速的不同效果。在不断“刺激”下,同学们慢慢对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坚韧勇敢和倔强、不服输的精神,对他的心疼、乐观和无意义的抗争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于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那句话“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在同学们的反复提及中印象逐渐深刻,小说主题自然凸显。接下来老师介绍海明威小说的特色与美国民族特性包括西方冒险文化就顺理成章了。

从教学艺术的角度看,由一个问题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串起一节课,是很难得的境界。这样做,既能带出全文内容的学习,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又给足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碰撞的空间,使得学生细化学习过程,训练自己的思维,又在情感上得到体验满足。只是这样的设计很难得。

另外,由于始终是一个人的舞台,且这个人在经历了三天两夜的搏斗后早已精疲力竭,为了避免精神萎靡,他只好不停地一个人说话,且不少是废话,无意义的喃喃自语,我们还要能在快速阅读中敏锐地区别,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这种鉴别技巧也是阅读能力的一部分。在课文的分析中,不少同学也提出了质疑和讨论,其实就是没有立足于小说情节的这一背景。

教学设计中,我还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提醒大家注意比较鉴别五次详略差异,探讨其写作优劣。但由于放手让同学们朗读发言讨论,揭示主题时下课时间已到,只好简单带过了。至于小说“电报式”语言,同学们没有注意,说明两个班的学生现阶段都还没有能力欣赏,我也只好不讲了,尽管我本人非常欣赏这种直白冷隽的语言。

可能是开放日,两个班尤其是二班同学的表现都让我非常满意。课后反省,我觉得还是自己把姿态放得比较低,把教学任务简化再简化,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才有了一节内容丰富、气氛融洽的课。

 
 
  • 标签:教学 反思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