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崔梦然老师亮相课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名篇,中学教材经典入选篇目。我自己非常喜欢,上多几次后,几乎都可以背下来了,但,以我的经验,对涉世未深的高一学生来说,此文文字理解的难度,情感的复杂,思想的深邃还是他们阅读的最大障碍。毕竟,周树人是中学生“三怕”之一。因此,每次听这一课,我都特别关注老师教学的切入角度。这次,崔老师选择的切入角度是“说与不说、写与不写中蕴含的复杂情感”,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心中一喜。
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找出哪些地方是作者不想说不想写,并思考背后的原因,即作者的情感,哪些地方表达作者要说要写,他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思考……也许我还可以再加上一句:还有那些没有明说要或不要、想或不想的段落或章节,它们究竟是什么性质,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或情感。听课时我一直在思考,用这个问题可以串联起全文吗,可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吗?我对照课文,认真思索了好一会儿,是的,可以!因此,我非常佩服崔老师的大气,高屋建瓴,不愧是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
当然,以我浅见,这篇课文内容非常丰富,并且极为复杂,一个课时是绝对不成的,即使想讲清一个方面,也恐非易事,比如内容先后的处理,详略的处理,重难点的突破与拓展,这些都非常考验语文老师的阅读理解水平和驾驭课堂引导学生的能力。我相信我还会有机会尝试的。
当然,年轻老师常犯的错误就是高估学生,着眼点没有立足于学情,比如本节课,缺少带学生朗读,任学生自由朗读吟咏,放学生思考讨论争辩,学生没有活动,当然情绪调动不起来,一直被老师拖着走,少数同学非常勉强地跟着走,课堂一直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说比不说还要困难得多,这种人生体验,不说涉世未深的高中生,就是风华正茂的年轻老师,怕也难有切身体验吧。教学起点很高,着眼于文化对社会对政治的作用,让我这种孤陋寡闻的老同志大受启发,但课堂上曲高和寡,应者寥寥,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茫然。
借用一句话,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没有什么,失败也是一笔财富,比成功更丰厚的财富,只要老师认识到了立足学生学情的重要性,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激发学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一定会赢得学生的认同和喜爱。崔老师资质非常好,假以时日,肯定会成为附中优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