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激我理趣》编后记
[ 2020/7/16 9:58:00 | By: 瓜哥 ]
 

编后记

 

说来话长,编这本书最初的冲动,来自2018年全国卷I作文题,题目就省略了。

完全可以想象,学生们在读到这则作文材料时,一定百感交集,一定无比虔诚,一定欢欣鼓舞,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比幸福的国度,有一个无限光明的未来,赶紧奋笔疾书,赶紧拥抱明天吧。监考时,我看着学生慎重中都掩饰不住的兴奋表情,真想对命题专家树个大拇哥儿,题出得太好了,让学生完全没有障碍地进入到了写作,不,是自嗨的状态中!

可是,像我这种有丰富生活经历、太多历史包袱的老家伙,看到这种题时,只会有一丝似曾相识的熟悉,和更多的诧异。我和考场上的学生同样大的时候,也曾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振臂高呼,全然忘了自己正饿着肚子,正衣衫褴褛,正安于祖祖辈辈的命运。记得当年大街小巷都在传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欢歌笑语处处尽光辉……”瞧,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呵呵,年轻时,我们谁不曾做过这样的梦,中国梦,因此,当领袖们充满自信、铿锵有力地为我们描绘美好生活时,有几个人能够冷眼旁观,不为所动?再说了,这道作文题已经有进步了,至少知道再宏伟的蓝图也要一层层铺垫,一步步完成,特意罗列了一系列成就,哪怕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呃,其实我已经小心回避了“滑坡谬误”这个敏感词。

长大后,读了一点书,才知道古人早就为我们描绘过这样的社会,名曰“大同”,近一点的就数心灵鸡汤大师梁启超,文章嘛,大家都会背的,《少年中国说》。西方也有一个叫莫尔的家伙,写了一本叫做《乌托邦》的书,甚至为此丢了性命,更早还有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写过《理想国》……至于更出名更有影响的更深远的,那就不提了。看来,在渴望更美好的生活、超越无聊庸常的现实这一梦想追求上,人类是相通的,别无二致,只不过在我们这里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时不时就要发作一下。

年纪越大,越体会到文化传统对我们每个人深入骨髓的影响,就越敏感于“认知管理”这个词的可怕。所谓认知管理,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指用精心设计的一套方法操纵大众的信念和情感,除了传播营销和虚构捏造外,认知管理还利用恐惧、愤怒、歪曲以及欺骗,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包括有意识地创造烈士,伪造威胁,树立假想敌,欺骗媒体……只要能够影响大众的信念和行为,尤其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那么一切手段都是合理的,目的就是一切!尤其是对我们这样一个有悠久专制历史和深厚官本位文化的国度,听话,顺从,早已化为我们的遗传密码。质疑,哪怕仅仅是寻求真相,通常没有好下场。犹太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哲人说,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好了,我们终于生活在一个允许自由思考的时代了!

而读书,或者说受教育,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分辨哪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假,哪些人真诚哪些人在胡说八道,甚至别有用心,哪些是可以兑现的诺言哪些是画饼充饥。一句话,读书是为了开启心智,而不是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爱因斯坦就说过,教育,就是把学校里学过的知识忘得干干净净之后剩下的东西。看似很玄虚,其实不难,以我几十年读书的体会,所谓教育,就是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及价值观之外,还得掌握一套严谨周密、并且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即康德所说的“批判的武器”,可能也包括“武器的批判”。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纷至沓来的消息,你得分辨信息真假,对事物之间的关联和目标达成的条件有敏锐的感知和清晰的判断。一句话,你长了脑袋,就不能让别人在你的脑海自由放牧,你得自己去听去看,自己来思考和判断,自己来表达,你得有理性,懂思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才是人类最神圣的事业,因为我们需要帮助每个学生摆脱成见,告诉他们洗脑的可怕,独立思考,鄙视一切的想当然和人云亦云,拒绝冲动与鲁莽。

这一切,就是批判性思维。

亦师亦友的飞鹏兄多年前送我一本书,美国学者彼得法乔恩的《批判性思维》,并意味深长地告诉我,思考使你永远年轻。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读书体会告诉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缺乏的教育之魂。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如同其他场合的多次交流聆听一样,他又给我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后来,陆续有人也和我讲起这个概念,但我都止于个人读书之乐,没有想过如何教给学生。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惊觉,没有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没有对这些信息的敏感和慎重,没有质疑与审慎的分析解读,只会毫无戒备地接纳,毫无鉴别地吸收,那么学生不会拥有真正的知识,也就没有资格拥抱新的生活,而只能一代代重复,周而复始。

于是,我怀着朝圣一般的感受重读这本书。毫不夸张地说,我读过不下十遍,笔记都写了一大本,经常为寻找合适的框架结构而辗转反侧。最后,我还是选定了美国“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手册”中设计的经典提问,作为本书的主要架构,再补充一点个人的感悟和解读,于是就成了这么个样子。需要声明的是,剪报永远是零碎的,同一篇文章,可以体现很多方面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能力本就是互通互动的,不能简单机械地对应,以为某一篇只能体现一个特点。如果大家通过阅读能有启发与领悟,能开阔视野与胸襟,能反省自己的成长与当下的生活,则本书就功德圆满了。当然,如果能“面刺寡人之过”,有读书心得指正一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一定真诚地奉上清茶一杯。

最后,感谢一路成长过来中附中所有同仁对我的提点和帮助,我的点滴进步都是大家的包容与鼓励。

 

                                               

 
 
  • 标签:读书 感悟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