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是一样的课堂内容,同样的学生和同样的老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说:“谁愿意来讲解这道题目?”讲台下,可怜兮兮的两只小手,在怯生生地立着。然后,我从口袋掏出一袋饼干,又问了一遍:“谁愿意来讲解这道题目,这包饼干就奖给谁”接着,讲台下竟然骚动了起来,连平时不爱举手的几个女孩也参与起来,竟然举着手,站立起来,让我能更快看到她们。最后,有两个男生,竟然不管我最后的指派,冲到了讲台上。最后,其中一个很好讲完了这道题,然后很知足地笑着走下了讲台。
这样的场面,让我想来都偷笑。饼干是我在“1号店”买的,因为他们推荐,我也觉得好吃,奶味很浓。但是,一点也不贵。提问的还是那个问题,还是这波孩子,也还是我这位老师。前后,没有任何变化。这帮家伙,就因为一包饼干,就“打”起来了?!我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他们已经初二了,是小大人了。
然而,细想起来。即便是到了初三,也是孩子。孩子就是喜欢游戏,喜欢不安分,喜欢有趣的事情。即使,是那么小的一包饼干,也能激起内心“玩”的欲望。我想,他们并不是觊觎我的那包饼干,而是觉得这么多人去争取饼干,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是一个游戏,所以大家就都参与进来了。这让我又想到了,之前课堂上弄“撕名牌”答题的形式。其实,哪有什么名牌,只是仿造“跑男”,然后让答对的同学,说出想“灭”掉的同学的名字,便算撕了他的名牌。结果,这帮小大人在课堂上玩的不亦乐乎,连平时上课很不积极的同学也参与其中,回答问题。这不禁让我思考:形式真的这么重要吗?
于是,许多“喷子”必然会说,形式是无关于内容的,是弄虚作假,应该追求本质。想起08年奥运会一件有趣的事情,原本按照惯例夺得一枚金牌,要升一次国旗,奏一遍国歌。前几届,即使分秒贵如金的《新闻联播》,也必须每一块金牌升一次国旗奏一次国歌。好在前几届,咱们只有一次一天拿了六块金牌的情况。于是,新闻联播也没有太为难。
但是到了08年,最多一天拿了8块金牌,每天都有金牌,如果按照老规矩办,恐怕新闻联播要改成颁奖仪式重播了。于是,后来不管一天多少金牌,几块金牌在画面上合并,升一次国旗奏一遍国歌就全部展示完毕。升国旗奏国歌,本只是一个形式,为什么国人如何执着?因为形式的背后,体现了本质,这块奖牌是属于中国的,这份荣誉是属于中国的。听着国歌,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更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
所以,形式很重要。有时,它是内容的外衣,能让内容更快显露。但是,如上面的例子一样,形式不可以喧宾夺主,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方法,不仅效果不好,还会让人觉得厌烦。所以,形式上要合情合理,才能更好为内容服务。
回到我们讲的课堂上来,偶尔的游戏的课堂形式变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活力,有益于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如果只依靠形式的活泼,来带动学生,则是喧宾夺主。课堂看似热闹,学生的实际收获甚少,就脱离了课堂的内容,单独存在的形式则是毫无意义的。
既然,我们的学生是孩子,不妨让课堂上多些童真童趣。让他们在课堂上,偶尔玩上一玩,那样或许就有更多爱学习的学生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