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猪肉在飞
这是一个好玩的段子。
师徒四人正在赶路,忽然间黄沙漫天,许多妖怪从天而降,上前捉了猪八戒,转身就跑。八戒大叫:“你们抓错了,下边那个白白嫩嫩的才是唐僧!抓我老猪干啥啊?”妖怪口水横流:“猪肉价格这么高,眼前吃顿猪肉倒是要紧!”
八戒恐怕没想到,没多长时间,自己身价倍涨,都超过师傅了。
今年以来,我等工薪阶层最深刻的体会是:胀(涨)痛。放眼望去,猪肉领衔的日用品基本都涨价了,涨得让人心痛。而口袋里的银子,依然少得让人心碎。
前几日,在北京工作的表弟到我家吃饭,见锅里炖着老家传统的海带排骨汤,禁不住叹道:“大哥,不错呀,你们家还能吃得起排骨呀!我现在每天只能吃一小块五花肉解解馋!”表弟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来京,目前在一家通讯公司跑业务,月收入3000多元,每月刨去1200元房租、300元通讯费、200元交通费、100元水电费,剩下的1200元就是伙食费和零花钱。按照目前的猪肉价格肋排一斤24.9元,他基本只能在五花肉和棒骨前流连,而不敢妄想排骨、里脊肉这些精华部分了。
说起来没劲,这人真没出息,非要吃肉,易子而食也要吃肉。而猪肉在中国人的饮食传统中,是比较重要的。早在孔子时代,弟子给老师的学费是“束修数条”,束修就是咸猪肉。夫子有教无类,广收门徒,固然没有今日某些民办学校那样盆满钵满,但也不是无偿劳动,“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夫子的时代都是什么生活水平我不知道,只是在朱熹看来,“束修,其至薄者”,意思是这“十条腊肉”不算什么厚礼。但如果朱熹生活在现代,看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7月CPI同比上涨6.5%,猪肉价格涨56.7%,很多专家都说人民的生活水平由猪肉决定,都要看猪的脸色行事,他可能会惊呼:妈呀!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原来猪肉都快成奢侈品了,这要送人都可算厚礼啦!
曾经,“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却永永远远跟不上飞涨的房价”,我也认了,好歹一生就一次“机会”当房奴,可这日用品一涨价,可真有点扛不住了,猪肉涨价了,行,我改吃鸡蛋吧,可鸡蛋也涨价了,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3.6%,算了,我吃蔬菜,可蔬菜也涨价了,鲜菜价格上涨7.6%,天哪,难道要让我们每天举家食粥,顺便饮点风露? 要知道,“垂餧饮清露”那可是蝉的专利,俗人岂能与焉?
中国社会科学院8月3日发布的报告称,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自2000年以来,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一直维持在7%以上。像我这样的“被中产阶层”,每次买猪肉时都要在排骨和腔骨间踌躇,况且那些贫困人群呢,他们怕是真要把吃肉当成过年了。看来,那句俗话都要改成:“我吃不起猪肉,难道还没有看见猪在跑吗?”
学者秋风曾经说过,中国的高房价正在毁灭年轻人的想象力。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而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俗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个可以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结果,民族的创造活力与创新精神只能虚化为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
如果说高房价摧毁的是年轻人幸福的话,而现在,以猪肉为代表的日用品的狂涨价,则摧毁了所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安宁之美。每个人必须为了生活斤斤计较、精打细算,每天生活在“剃刀边缘”,幸福成为一种传说。当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国民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而回到家里要掂量买不买肉、买排骨还是腔骨时,那么说他们的幸福指数在上升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对于老百姓来说,幸福与“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无关,幸福与“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无关,幸福就是,我不用为孩子上幼儿园而去连夜排队;幸福就是,我坐火车能安全抵达终点;幸福就是每天想买里脊就买里脊,想买排骨就买排骨,不用看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