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文言虚词研究
[ 2012/1/3 16:46:00 | By: zhanbaoshengli ]
 

文言虚词研究——詹保胜.ppt

文言虚词研究
2012-01-03-zbs
一、把握词性,辩别用法。
即根据某一虚词在不同词性下的用法差异来掌握虚词用法的方法。
“以”与 “因”两个虚词均主要有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如何在句中区别呢?
经验总结:后跟代词或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是介词;后跟动词或句子,是连词。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以勇气闻于诸候。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7、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上述七个例句中,1、2、5、6皆为连词,其中1、5、6后跟动词,可直接确定,而2后加句子,如把“以其”作为介宾结构看,可承前省略主语,成为“(晋候秦伯)无礼于晋”。于事理不通,故“其”作“无礼”主语,构成句子。
3、4、7后皆加名词(名词短语),故都为介词。
高考真题
(福建卷05)第6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中B项为:
既览必发以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北京卷02年)第9题,选出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其中D项为:
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两例都可根据“以”后词的词性直接排除。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我欲因之梦吴越。
4、因拔刀斫前奏案。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上述五个例句中,1、2、3为介词,4、5为连词,皆据其后词的词性判定。
另“之”、“者”“且”也可使用此法判定。
“之”前如为动词,多做代词;“之”前如为名词,多做助词。
高考真题
(天津卷05)选出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其中B项为:
死伤者少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惠
由前边词的词性直接排除此项。
“者”前如为动词和形容词,“者”多要翻译,“者”前为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者”不需要翻译。(请举例)
“且”前后的词如词性一致,则为连词;词性不一致,为副词。(请举例)
二、把握位置,辩别用法
即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关系辨别用法。
“乎”在古汉语中,作介词和语气助词,“也”仅作语气助词,在“用法”上似无发挥空间,只能从“意义”角度挖掘,其完不然。下面我试从新的角度谈记忆方法。

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嗟乎!燕雀安知鸣鸣之志哉!
3、等死,死国可乎?
4、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7、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上例中,3、4为句末语气词,与其余五句用法不同。1、2、5、6、7都为句中语气词,其中1、6为词尾(“乎”前为形容词),5、7为介词(“乎”前为动词)。2句为感叹词。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何可胜道也哉!
3、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6、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7、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上述八个例句中,8用于句中,与其余用在句末的七句自然不同,“1——7句”都是句末语气词,可根据句末标点判断。
2、6、7”表感叹;5表疑问; 1、4表判断(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3表陈述(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动词)
 三、把握关系,辨别用法
“与”在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下“意义”相同,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齐与楚从亲。
5、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嬉。
6、买五人之  而函之,卒与尸合。
上述句中1、2、3、6为介词,4、5为连词。
经验总结:一、“与”前有状语(主要为副词),直接确定其为介词,且屡试不爽;二、连词连接的成分前后顺序可以调换,而介词不能。(自己总结)
高考真题
(重庆卷05)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中C项为:
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
介词(前有副词)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介词(省略主语)
四、把握后缀,辨别用法
即后缀不同所产生的用法差异。
“所”的复音虚词“所以”有两种用法:一表原因,译为“……的缘故,……的原因”;二表手段、方式,译为“用来……的根据(方法等)”。
在做选择题或翻译中,如何确定“所以”是上述两种用法的哪一种呢?我的经验是:
“所以十者”,往往译为“……的缘故(原因)”,反之,则多译为“用来……的根据(方法)”。

1、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5、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以上五句的“所以”都译为“……的原因”。
又如“其”用于句首或句中,句末加语气词,就为副词。表语气。
他山之石
一、前后同则同
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性或短语的属性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现在我举例说明之。
请比较下列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A 者①求者肩背相望      ②惟有饮者留其名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者”的前面分别是“求”和“饮”,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就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者”的用法是相同的。如果你据些判定不放心,也可以再看看“者”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者”的后面是 “肩背相望”和“留其名”这两个动词属性的短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①②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B于③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虚词“于”的前面分别是“隐”和“追”,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也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于”的用法是相同的。同样,如果你据些判定不放心,也可以再看看“于”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于”的后面是 “九里山”和“宇下”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③④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就某种程度而言,只要虚词前后相应的词或短语的属性相同,其用法是一般来说是相同的。据此,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就没有必要知道这两个虚词的具体用法。当然,如果你的虚词语法知识掌握得很好,你完全可以将各个虚词的用法写出来加以比较,这是最好不过的了。譬如A组当中的两个“者”字都是表示“……的人”,就完全可知其用法是相同的。
二、前后异则异
如果在解题过程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性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了。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请考生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
例如:于  ⑤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于”的前面分别是动词“礼”和形容词“贤”,其词性不相同,而虚词“于”的后面是“其嫂”和“弟子”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据此,我们该如何判定其用法是否相同呢?此时,考生就要联想到⑥“师不必贤于弟子”是教材上的句子,这一“于”是属于一词多义,在这里解释为“比”,而⑤“若季子不礼于其嫂”若解释为“比”就句意不通了。因此,可以确定⑤⑥两句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不相同的。

例如:以
⑦以阿附魏忠贤论诚旦
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这一组虚词“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据此,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以”的后面是动词“阿附”和名词属性短语“大中丞抚吴者”,其属性不一致。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⑦⑧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不相同的。
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用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略句,即遇到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略现象时,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后才来判定,不能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它。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是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不能按上述方法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性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性为判定依据。譬如:
E 以⑨竟绐以他事辞去     ⑩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这一组虚词“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据此,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以”的后面分别是 “他事”和 “小”。这两个词从表面上看来其属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名词性短语,一个是形容词,但实质上一致的,因为“小”词在这一句中活用了的,即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⑨⑩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小结与提醒
以上多种方法对虚词识记和用法的辨别作了分类剖析,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同中求异,举一反之,真正把握虚词的用法,以期提高学生复习效果。
这种避虚就实法的做法只是用来解答高考文言虚词试题的一种偏方,不是一剂能治百病的良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考生如果在考场上要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谨慎。
参见《备考指南》P106
还有八大方法
1、观位置,2、分虚实,
3、辩词类,4、察语气,
5、看关系,6、别古今,
7、代入检,8、品语境。
自己看看
找点试题练一练!
谢谢大家!

 
 
  • 标签:文言 虚词 技巧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