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富豪校友”都是怎样发家致富的?
我们的富豪们,除了有零星的名字为人所知外,其奋斗历程很难为人知晓。与富豪们最常走动的是政府官员,而与官员的关系成为决定其财富增长速度的关键性因素。如果一个社会的富豪只会招来“羡慕、嫉妒、恨”,而不能成为青年励志的榜样,那么我们只能说,这些富豪们“病”了。
根据校友会网发布的《2012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30多年来,清华大学造就84名亿万富豪校友,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元。在杰出人才中,1952年(含)以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政学商界杰出人才最多,有456人。其次是清华大学,有292人,名列第二。(5月17日《北京晚报》)
每一名亿万富豪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其个人财富迅速增长意味着这个商业帝国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就意味着有更多人直接或间接地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获得就业机会和个人收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富绝不是个坏东西,亿万富豪多一些也绝非坏事。但是,人们怎样看待这些亿万富豪,以及这些亿万富豪们在这个社会里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其意义却有很大的不同。
亿万富豪在任何一个经济体都可以产生,但是,相对于国外的比尔·盖茨、乔布斯、巴菲特、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等人来说,我们的亿万富豪们缺少的不是财富,而是奋斗过程的励志性。或者说,外国的亿万富豪们都有一个相对透明、清晰的自我奋斗历程,而且这样的奋斗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复制的——不是结果可以复制,而是过程可以复制——所以,这些亿万富豪不仅成了受人尊敬的对象,更成了青年人竞相效仿的楷模。而经济的活力和整体社会财富的创造,也在这种效仿中得以不断提升。
反观我们的富豪们,除了有零星的名字为人所知外,其奋斗历程很难为人知晓。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在公众的眼里,与他们最常走动的是政府官员,而与官员的关系成为决定其财富增长速度的关键性因素。而这些,并不具有励志性,也不可能被复制。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行为不会对青年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他们的影响下,一部分青年人醉心于人际关系,而非科学创造;而另一部分青年人则自暴自弃,失去努力奋斗的信心。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社会活力的丧失。
这份排行榜并非只对各校的亿万富豪进行了排名,而是同时列出了各校培养出的“政界英才”、“两院院士”、“社科学家”等的数量。但是,纵观各媒体对这份排行榜的报道,着墨最多的,仍然是各校“亿万富豪”的数量和他们的财富数额。市场化的媒体的报道倾向是在迎合受众的口味,所以,这种倾向性,反映出的不仅是媒体的关注点、兴趣点所在,更是公众的兴趣和关注所在。
没有创业故事的人,不能叫企业家。不仅仅是富豪,在“我们这儿”,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很神秘的,就像日月神教里面的教主。只有偷来的东西,才不敢见阳光,换言之,不敢见阳光的财富、人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关注金钱没有错,但如果一个社会的多数人都只关注金钱,那么我们只能说,这个社会病了;关注富豪也没有错,但如果一个社会的富豪只会招来“羡慕、嫉妒、恨”,而不能成为青年励志的榜样,那么我们只能说,这些富豪们“病”了。在这种“大家都有病”的状态下,社会的活力、经济的发展,都难免要蒙上一层阴影。
大学富豪榜与“钱学森之问”
……
清华、北大乃我泱泱大国的最高学府,他们所培养的杰出人才本该是教育的主导方向,可是当我们满眼只见“政学商界杰出人才最多”的排行榜,尤其是清华大学30多年来苦心造就84名亿万富豪校友时,不禁感叹“钱学森之问”的答案终于找到了。
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当今中国教育存在着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突出问题,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最终令清华、北大成为“富豪播种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大学本身,应该敢于勇于和善于向壁垒森严的所谓学校级别、校长职位、教授待遇等行政化色彩较浓的官本位宣战,要有一种甘于寂寞从教、安于潜心育才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同时,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该对培养富豪保持戒心,更不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令人忧心的是,我们有些大学甚至沦为了财富的教书匠和富豪的总后台。清华和北大在造就富豪上确实占据了优势,但这个优势的背后又是什么?
依仗自身无形资产,教授取得项目,被聘请的机会相当多;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他们的学生的机会也相当多;他们的关系网相当庞大而且高端;政界商界更是热衷于到清华北大拿文凭、攀关系,使得这两所学校的教授和学生在政商界的路子比其他学校的要多得多。甚至有的教授展开发财策略,谁帮我投资,我就在研究生招收上给他一个或几个名额……试问,如此办学,最终他们的政界商界“杰出人才”岂有不多之理,但这何尝又不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戏谑式注解?
耶鲁大学前校长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是这样嘲笑中国大学的:“它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并竟然引以为傲,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笑话。”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
……
我不知道这清华、北大各自培养和造就的80多名亿万富豪校友,是不是货真假实的正牌学生,不过,现在高校尤其是名校类似于MBA或者EMBA这样的培训班很多,大家都知道,这种培训班学费很高,但是上课时间很短,如果是富豪上了这样的培训班,而说自己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那么认定清华、北大就是“亿万富豪摇篮”,彼此都会有一种沽名钓誉的感觉。
其实,活跃在政治界、经济界、科技界、教育界等领域的清华、北大校友比比皆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母校成为“亿万富豪摇篮”时,是不是自己显得有点尴尬,清华、北大的众多校友们要不要放下案头的事业去赚钱,为明年母校在"亿万富豪榜"上继续夺冠而拼搏呢?其实,我认为富豪也不是大学能够培养得了的,几个校友的发迹就冠以大学是富豪的摇篮,确实有点过分。
大学,作为育人的摇篮,公共精神、创造品质的发源地,仅仅培养富豪是不够的,更应该将教育危机感、民族竞争意识、精神承担放在第一位。因为优秀人才的关键点和亮点更在于在技术和行业领域开疆拓土、自成一家。所以,大学更应该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通过教育模式、课堂模式、考试模式的改革等,激活学生的创造性品格,栽培他们独立不凡、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成为“创造中国”、“创意中国”的中坚力量。
社会需要富豪,但更需要创造型人才;需要富翁,但更需要独立公民和精神领袖。富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速成,而创造型人才和独立公民却不能速成,需要借助于大学的厚德氛围和大师的导引,才能得到循序提升。大学若都陷入了“富豪崇拜症”中,缺乏改革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品质异化、角色错位、方向偏差,创造性人才从何而来呢?
这些年来,人们对大学“富豪排行榜”的排名已经很疲劳了,过分宣扬大学富豪排行榜,极力暗示大学与财富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认为只要考上清华北大等这样的名校就可能成为富翁。这会无意中加重了学生对真实志趣的弃守和对金钱的崇拜。况且,在我们这个十多亿人的大国里,亿万富豪毕竟是少数,清华、北大也有那么多的学生在“亿万富豪摇篮”学习和生活过,我不知道“亿万富豪”这个称谓会不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这有待于历史检验和证明。不过,我没有看到过哈佛、剑桥等世界名校宣扬培养了多少亿万富豪,反倒看到它们为世界培养出了众多的科学家和社会精英。而这才应是要想成为世界名校的中国大学所需努力的方向。
大学富豪榜其实也正常
……
造榜时代,几乎没有哪一种排行榜可以逃脱被嘲讽的命运,所谓的富豪校友排名,当然也在其列。归结起来,所谓的讥讽与不认同大致可归于两点。一是,大学富豪并不能与大学魅力画上等号,大学在出了这么多的亿万富豪校友外,还出了多少个大师级校友呢?二是,正如某些论者所指出的,我们的高校有这么多的亿万富豪校友,可校友的捐赠率又有多少呢?两者的答案都不免令人黯然,也把大学富豪校友排名置于一地的口水中。
大学当然不能只培养富豪,问题是:大学培养出大量亿万富豪就是一种失败吗?就算是在美国,它们的顶尖学府也常常以培养出多少名总统为荣。总统和亿万富豪其实都是一样的成功者。更进一步说:无法造就富豪的大学就一定是好大学吗?它至少在学生的财富意识培养上存在着缺陷。
还有一种逻辑:大学是排斥功利的。大学固然是需要一些精神的,它也需要将自身魅力与内在力衍化为更高尚和无形的东西,可富豪并不就等于功利。在一个竞争加剧和人口红利的年代,只要财富来路正当,富豪角色其实更代表着为国家缴纳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以及成为慈善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我们不能如鲁迅先生所说,看到胳膊就想到大腿,看到富豪就简单地联想到铜臭,想到它与大学的不兼容。
所以,那些附加于大学富豪校友排名上的纷扰争议,其实更是一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冲突。大学应该具有一种不与世俗苟同的气质,应该以培养令人尊敬的学者、科学家等为最大荣耀,这是公众对于大学的心理预期,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大学丑闻屡出,当“富豪校友”这种充满着世俗成功学气息的排行榜出来时,公众的不满与戏谑便借此而发。
其实,对于大学富豪校友排名,真正需要厘清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去制作一张富豪校友排名?而在观察它时,公众的判断和视野又为何出现了偏差?不得不说,隐藏其后的,恰恰是最需要深思的。
为什么只有富豪榜?
一个客观公正的排行榜,有利于给人们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有助于公众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也是评价大学的一个视角,不过,搞一个捐赠排行榜,更能体现一个大学的内在品质与成色。
在美国大学排行榜中,尤其重视校友捐赠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自1983年开始,每年对美国大学进行一次排名。其中,校友捐赠排名和平均校友捐赠率是重要评价指标,因为校友捐赠率越高,表明这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越高。哈佛是目前世界上接受校友捐赠最多的大学,大约拥有300亿美元捐赠的资产。
此外,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的张磊,高调宣称向耶鲁大学捐赠888.8888万美元,称耶鲁大学改变了其一生。可见,校友捐赠榜要比校友造富榜更能体现内涵,不仅能表明学校能培养出创造财富的学生,同时也有利于大学拓展财源,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让更多的人受益。
北大、清华在大学富豪榜名列前茅并不奇怪,不要说是富豪,就是政府官员和院士学者,相信两校也是名列前茅。两所大学凝聚了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可以掐尖招收考生,不出几个富豪还真说不过去。那么公众为何并不认同,恐怕是因为北大清华在别的榜单成绩没那么好看了。比如2010年西班牙教育部高等学术研究委员会公布最新 “全球大学排行榜”,北大就跌出前100名之外,即使在亚洲,也和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有不小的差距。
大学盛产富豪不是坏事,但大学显然还有更重要的职责。让人遗憾的是,北大和清华的精神气质,在当下有消退和日渐羸弱的危险。当富豪校友独占鳌头时,两校却并未盛产出一流的,让人尊敬的大师与学者;和世界一流的大学相比,北大和清华的富豪校友并不落下风,但在学术自治制度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方面,显然还不能让人满意。如果两校在这些指标上也同样突出,相信人们便不会对大学造富排行榜充满嘲讽。